2025-04-15 09:23 浏览量:13182 来源:中国食品网
文/国酒研究所、酒庄头条
随着年轻消费者走上时代舞台,酒饮行业掀起“低度微醺、健康悦己”风潮。酒业调整期下,以精酿啤酒、预调酒、果酒、米酒、苏打酒等为代表的“新式酒饮”持续扩容,成为酒企转型谋增量的重要方向。
从流量红利到产业深耕,新酒饮赛道历经大浪淘沙,留下创新产品体验、深耕供应链、精准捕捉情绪价值的真正“玩家”,将无限可能注入未来的万亿空间。
低度微醺 酒业加速转型
“现在的市场是年轻人的,但他们基本都不爱喝高度白酒……”这样的感慨在白酒圈时常听到。在存量竞争、内卷加剧阶段,新消费人群、新场景、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不断推动酒类行业朝着年轻化、大众化、低度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酒业革新升级的重要讯号。
2022年初,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在酿酒方面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国外消费群体,发展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白酒产品”,一度引发热议。
在此背景下,口味多样、包装精美、低度健康的新酒饮走向台前,承载着“轻松饮酒,快乐生活”的消费诉求和“微醺、惬意”的酒文化符号,掀起一股悦己性酒饮热潮。果酒、气泡酒、梅子酒、米酒、预调酒等多种品类发展方兴未艾,都力求与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兴趣、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契合。
数据显示,中国18-30岁的潜在酒饮人群达4.9亿,这一群体贡献了超4000亿元的酒饮市场规模,而新酒饮在其消费选择中占比超过了70%。在新酒饮用户结构中,18-26岁的消费者占比达到41%,成为新酒饮消费的主力军之一,而年龄低于40岁的消费者更是占据了76.4%。
后浪研究所《2024年轻人喝酒报告》显示,啤酒、果酒、鸡尾酒位列消费前三,占比均超40%,而白酒仅占31.8%。年轻群体的消费偏好与选择,正深刻影响着酒饮市场的格局走向。
2023年,全球新酒饮市场规模突破6341.7亿元,并且增长势头不减,预计到2025年将攀升至7400亿元,成为酒饮赛道增长最快的领域。2020-2024年,中国新酒饮市场规模从200亿元飙升至5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若保持这一增速,预计2025年将突破740亿元,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向万亿级迈进。
在业内看来,新酒饮虽然才火不久,在发展历史、话语度等方面都比不上传统白酒,但优势明显,在消费需求与产业基建双重驱动下的爆发式增长是必然的,它就像一座蕴藏着无限潜力的“金矿”,值得充分挖掘。
近五年,相比于白酒、葡萄酒、啤酒产量或销量的颓势,精酿啤酒以25%的年复合增速三年翻倍,果酒产量五年增长746%。在市场格局加速洗牌的过程中,新酒饮不仅展现出“替代者”姿态,更是“启示者”。
对于白酒行业而言,高度酒会带来一定的身体负担和社交压力,“降度”已然成为热词,低度化、年轻化有望成为持续结构性调整中新的增长点和机会点。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提到,理性、健康的饮酒态度和饮酒行为决定了未来消费者的选择,更低的酒精度、更好的风味,理应是酒业发展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表示,如何拥抱年轻消费者,打破固有消费圈层,探索品牌年轻化之路,成为当下白酒企业探索的一项课题。
果酒作为新酒饮风口的引领者,成为无国界的新蓝海,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果酒市场销售额在150亿-180亿元,2024年,纯水果酿酒在200亿-240亿元。同时加速创新,呈现口味上果味富集化、饮用场景多样化、包装潮流化、价格理性化、购买便捷化和品牌形象化等特点,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探索空间。
百家争鸣 打响酒饮革命
随着由年轻时代主导的酒饮革命悄然拉开帷幕,新酒饮这支“潜力股”被越来越多的资本和企业看中。这场博弈,不仅有传统头部白酒、饮料巨头、互联网企业的入局,还有众多新兴品牌的参与,引领与推动行业的厚积薄发。
老品牌“沉稳蓄力”、新品牌“活力四射”,它们在风味创新、技术壁垒、产品升级、场景打造、品牌营销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构建着新酒饮的竞争格局。
在2025年成都春糖上,新酒饮无疑是焦点。茅台举办“中国新酒饮产业对话暨悠蜜|UMEET新品招商鉴赏会”,茅台生态农业公司旗下新酒饮品牌“悠蜜”更是连推了12款新品,并将每一款产品的设计、口感、调性等与其适配的生活场景进行成套发布,包括umeet膳食纤维蓝莓复合果汁、umeet蓝莓刺梨汁、悠蜜蓝莓酒(轻酿)半甜型及半干型等。
锚定蓝莓产业主赛道的“悠蜜”,确立“悦己+利她”双轮驱动理念,深度洞悉年轻群体和女性消费者的喜好,围绕“低度、健康、时尚”三大关键词,让“悠蜜”品牌成为年轻人社交生活的“新宠”。
已形成“优质白酒+国际烈酒+新酒饮”产业多元化生态的邛崃,精心打造三大酒品类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觅山青梅酒、蟲鑫蜂蜜酒、南门精酿、成都精酿等丰富多样的新势力,精准把握Z世代“轻饮”潮流。
张裕发布了新品长尾猫干白,包含C59半干白葡萄酒、C39半甜白葡萄酒两款产品。首个面向年轻人、只做干白的品牌,定位年轻时尚消费群体,主打“高性价比、低卡低酒精、清新健康”理念,张裕希望能打造下一个10亿级大单品。
洋河股份举办“自在微醺 轻松无界——洋河微分子·2025中国酒业新消费主题沙龙”。“微分子”酒以“低度轻负担、环保新主张”为主张,通过科技创新将传统酒分子拆解成更小的微分子,使人体更容易分解,酒精度在33.8度;黄酒头部企业古越龙山发布了14款新品,涵盖文创酒、果露酒、工艺花雕酒等多种类型。
在养生领域,古井贡酒结合亳州“中华药都”的中医药文化,推出人参灵芝草本酵素原液、欣肝保倍等副线产品;深耕保健酒领域的劲牌公司携其“参茸劲酒”亮相;“南酒北参”深度融合的福桃三根人参酒,以“亲民+养生”的定位崭露头角。
同时,不少新酒饮品牌还通过瞄准大众酒价格带,切入居家自饮、闺蜜聚会、户外露营等个性化、多元化场景,加强互动体验,通过社区梯媒等贴近生活,与时尚品牌、文化IP开展跨界合作等方式,增强品牌的吸引力和认同度。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新酒饮赛道的重要玩家,瓶子星球集团见证了新酒饮从萌芽到规模化增长的发展周期。2024年,瓶子星球集团实现营收有机增长16%,其中梅见、果立方等低度新酒饮业务增长30%,新推出的20度新魂烧酒上市3个月即突破单月百万销售额。梅见更是成为青梅酒赛道首个跨年销售额超10亿的品牌。
2025年,瓶子星球集团从产品创新到生态共建,以“品质+场景+规模”三重驱动,引领中国酒饮从“面子消费”转向“里子体验”的重要转折。
可以看到,无论威士忌等烈酒,还是各类低度果酒,新酒饮正在向场景休闲化、消费悦己化、品类多元化和品牌时尚化方向演进,让年轻消费群体从被动饮酒到主动饮酒的放松愉悦。以需求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这也是整个酒业发展的底层逻辑。
着眼长期 深耕万亿空间
对于任何行业,昙花一现的惊艳或许是恰逢其时,但要做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并非易事。新酒饮赛道看似热闹,但呈现出“冰火两重天”格局,行业已从“流量红利期”步入“产业深耕期”。
有业内人士分析,新酒饮市场存在门槛较低、同质化严重等情况,早期创业多依赖“贴牌+线上营销”的轻资产模式,重营销轻渠道,品牌良莠不齐。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超11.5万家企业涌入赛道,但70%注册资本不足百万,2022年后融资数量腰斩,2024年仅存不足5起,在行业洗牌后,大量网红品牌因渠道管理混乱、供应链薄弱而被淘汰。
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蓝海“百家争鸣”,暂未出现拥有绝对优势的酒企。当资本热潮退去,唯有深耕供应链、创新产品体验、精准捕捉情绪价值的玩家,才能率先占得先机,从而赢得这场代际更迭的消费革命胜利。
坚守品质,技术壁垒。品质永远是酒品的第一要义,严把质量关,瓶子星球旗下的梅见等案例证明,成功者需兼具酿造工艺优势与供应链掌控力。
品类融合,产品创新。持续探索“白酒+果味”“精酿+茶饮”等跨界创新,根据消费需求不断优化口感、味道以及酒精度。包装上增强设计感和仪式感,打造个性化标签。
渠道为王,营销C化。采用“用户导向化+供应智能化+渠道场景化+流通线上线下结合”模式,通过便利店、烟酒店、商超等零售终端快速铺货,覆盖餐饮、酒楼等即饮场景,聚焦体验、文化、健康、环保等隐性需求,增强互动感和认同感。
低度化是未来国际酒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中国新酒饮有望复制日本果酒、韩国米酒的成功路径,打开海外市场,传递中国酒魅力。
在探索者、创新者、深耕者的共同托举下,新酒饮的万亿未来正在徐徐展开,进一步探寻酒饮作为大众消费品的真正价值,为美好生活彰显微醺态度,也让中国酒类市场更加充满生命力。
新酒饮,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