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13:21 浏览量:15279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中国是茶的故乡,古时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千百年来,种茶、制茶、饮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生活习俗。四川省攀枝花市产茶历史悠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主要茶树品种有云南大叶茶、福鼎大白茶、福选9号及部分四川中小叶群体种等。该市茶叶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盐边县国胜乡、红宝乡、共和乡、惠民乡、箐河乡、永兴镇等地。为了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四川省攀枝花市采取了夯实产业基础、推进品牌建设等措施,助力茶叶产业的品牌化发展。
夯实产业基础
按照农业标准化要求,制定发布《无公害国胜茶综合标准体系》,先后投入300万余元实施无公害国胜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推动茶产业传统技术推广向标准推广全面提升、分散生产向规模生产全面转变,建立科研单位、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新模式,在自然条件相似片区建立科技示范点,大力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和良机“六良”配套,着力推广茶园低改、茶园间(套)作、种养循环等农业循环发展模式。目前,全市发展茶园1.2万余亩,年产茶叶100余吨,形成了攀枝花绿茶、攀枝花红茶和攀枝花黑茶三大系列。
推进品牌建设
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培育“国圣”“二滩云雾”“百灵山”“择木龙”等10余个企业注册商标,开展“国胜茶”品牌高端策划论证,提升品牌内涵,提高品牌对产业的渗透度,盐边国胜茶取得国家地理保护标识认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在巴黎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成都西部博览会、昆明农交会等国内外会展活动中大展风采,先后在“峨眉杯”“华茗杯”等评比中斩获金奖,“国胜茶”入围2016年品牌价值榜,品牌估值达5.31亿元。
挖掘文化内涵
抢抓茶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制定《攀枝花市茶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规划》,充分挖掘茶叶产业基地自然资源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积极拓展茶业功能,延伸产业链。与成都、雅安、甘孜、阿坝、凉山等6个市(州)33个县(市、区)成立“茶马古道”文旅发展联盟,共同建立“茶马古道”文旅品牌服务标准体系、区域间旅游市场互惠机制、资源共享平台与共享机制。将茶文化与本地民俗文化、康养文化和旅游文化相结合,融入茶神祭祀、新茶采摘、茶歌对唱、茶艺表演、“笮茶八味”茶文化展示等,举办中国·盐边采茶节、国胜茶研讨交流发展论坛峰会、“戴上眼镜游盐边”VR全景体验等活动,推进茶业与健康养生、休闲娱乐、教育文化等深度融合,带动地方文化、旅游各项事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