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 11:44 浏览量:12350 来源:农民日报
走进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榆家粱煤矿43101薄煤层智能综采工作面,伴随着巡检机器人来回穿梭行进,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存飞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实现自主智能割煤的“秘密武器”,三维激光扫描巡检机器人。该机器人通过智能摄像头、惯性导航系统、三维激光扫描装置,可以替代煤机司机的眼、耳、皮肤,实时监测和准确记录工作面煤层地质变化和煤机、支架的运行轨迹,通过对比工作面各项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自主制定未来10刀煤的割煤策略,从而实现自主智能割煤。
这是国家能源集团的“无人化采煤”现场。事实上,该集团的煤炭开采先后经历了从机械化示范,自动化、数字化迭代,到如今的智能化几个阶段。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家能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火力发电公司、风力发电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发言人张玉新告诉记者,国家能源集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有三个目标,即力争到2022年,战略性重组整合、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三项试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智能化建设作为一流示范企业的核心和标配,又尤为引人注目。
据国家能源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到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将实现煤矿智能化技术及建设100%覆盖,采煤工作面100%实现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00%实现智能化,选煤厂100%实现智能化,固定岗位100%实现无人值守,建成10个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5个露天煤矿实现无人驾驶。
需要智能的还有风电场的值守。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风电场的日常运维都是一件大工程。且不说风电场多建设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岭”,单单动辄相隔数百米的风机,几十米高需要人力攀爬检查的塔筒,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花费几十万元进行更换维修的风机组件,就让风电行业的精益化发展成为不小的难题。
那么,在“荒郊野岭”的风力发电场,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吗?答案是可以的。比如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安徽龙湖风电场,作为“数字化智能化融合”的标杆,已完成智能生产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使得风电机组无线网络无死角覆盖,智能安全帽、智能五防锁、智能机器人、智能监视、声像采集全面部署。
国家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些年来,集团下大力气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取得了多项阶段性成果。包括,神东、准能建设的智慧矿山体系,首创亿吨级矿井群协同智能管控新模式和一体化平台;国电宿迁电厂、南宁电厂、廊坊电厂构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131”智慧模式;龙源电力建成并推广风电区域集控管理模式,实现风电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测,有效实现风电场的减人、少人;黄骅港综合采用集团统一设备管理模块和水规院专业管控系统,支持国内最大2.1亿吨吞吐,已经实现吞吐量和人均效能双超;包神铁路集团朔黄铁路智能驾驶重载列车正式开行,并在全球首次将LTE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重载铁路,为两万吨列车安全、稳定、可视化视频调度提供无线宽带通信平台;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智能化生产、安全和消防系统的集成使用,等等。
在国家能源集团“十四五”规划中,数字化转型首次单独作为一个章节“创新驱动工程”列入,国家能源集团将继续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促进能源生产方式转变,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