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10:54 浏览量:17963 来源:新华社
2020年2月28日,省政府下发通知,全省31个县区达到贫困县脱贫摘帽标准,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天祝位列其中。至此,天祝脱贫摘帽了!
翘首以待的梦想终成现实,孜孜以求的目标已然实现。捷报传来,天祝23万各族儿女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脱贫”曾是个沉重的字眼,曾是天祝儿女许多年的希冀。2013年底天祝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86个(其中深度贫困村2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560户56301人,贫困发生率33.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3个百分点。因而,全国“四省藏区”贫困片区县、国定“三区三州”和省定“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县——这些都曾是属于天祝县的贫困标签。
回首来路,才知道走出了多远;亲历奋斗,才明白付出的意义。
2014年以来,天祝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4336户54616人,退出贫困村86个,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7%,贫困村退出率100%……23万各族儿女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以“滚石上山、敢死拼命”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共赴这场时代大考,在砥砺奋进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脱贫答卷。
成绩从何而来?答案清晰而笃定。
靠的是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保障了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推动了各方履职尽责、全力攻坚;保障工作力量,激励引导了广大干部主动到扶贫一线干事创业;提升能力素质,锻造出了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扶贫干部队伍。
靠的是抓牢产业扶贫根本,夯实增收基础。抓精主导产业,实现了县有产业体系、乡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抓好新兴产业,多渠道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抓实经营主体,带动了1.46万户贫困户稳定增收;抓紧品牌建设,打造出了天祝白牦牛、藜麦、高原绿色(有机)蔬菜、食用菌等一批“优特精”的地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抓强就业扶贫,解决了部分贫困群众增收难题,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
靠的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狠抓政策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改善民生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落脚点,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兜底保障情况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进行“过筛子”排查,摸清短板弱项,全面固强补弱、冲刺清零,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收获沉甸甸,群众笑开颜。
靠的是集中人力财力,凝聚攻坚合力。广大帮扶干部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奋战一线、决战脱贫。与天津市蓟州区心手相牵,真情协作,谱写出了精彩感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新篇章。加强与交通银行互访互学、沟通对接,打造出了“银行搭台、政府助力、企业获利、群众受益”的电商扶贫模式。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脱贫攻坚行动,社会帮扶成效明显。认真落实“两州一县”脱贫攻坚三年方案,整合使用涉农资金,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靠的是坚持精准管理,提升脱贫质量。坚持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落细落实“一户一策”,规范完善档案资料,贫困群众得以真脱贫、脱真贫。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德润万家》引领崇德向善新风尚,自力更生走上脱贫致富康庄道。
靠的是严肃工作纪律,强化作风保障。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以党建引擎激活脱贫攻坚动力。下足“绣花”功夫,咬定目标,不务虚功,在脱贫攻坚一线锤炼过硬工作作风。从严从实整改扶贫领域问题,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真整改推动脱贫攻坚质量大提升。
掘井九仞未及泉,犹为弃井;胜利在望未全功,仍需努力。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征程的起点。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脱贫攻坚工作的嘱托和要求,按照省委提出的“攻坚、巩固、提升、兜底、整改”的总体部署和落实“四个不摘”、做到“五个坚持”的新要求,细之又细抓好“1+35”一揽子工作方案落实,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确保一户不漏、不留死角地高质量清零达标,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我们要坚守初心使命,一手抓贫困人口脱贫、一手抓已脱贫人口巩固提高,加强边缘户、脱贫监测户跟踪监测,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实施精准帮扶,实施一批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提升、边缘户监测户收入及“三保障”巩固提升等脱贫攻坚项目,切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我们要紧盯“票子、房子、管子、孩子、方子、巷子、册子”,深入开展以“回头看、补短板,打基础、奔小康”为主题的“一个也不能少”关爱行动,切实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弱项,奋力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全面胜利。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马牙雪山下、金强河之畔,新的希望正在孕育。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天祝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