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3 11:54 浏览量:12458 来源:广州日报
春暖花开之际,很多市民会把握短短几周花季上山“走春”“行春”“踏春”。疾控专家特别提醒,“行春”之时,不要乱挖乱采野生植物带回家烹煮,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尤其是一种与平常可食用薯类长得很像却具强毒性的野薯——白薯莨。
“人们真的非常容易误将山中有毒白薯莨(大苦薯)当做平日食用的山药或芋头。”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专家周彦说,白薯莨与一般可食用植物如大薯的外观相似,即使专家也难以区别,请市民切勿自行采集食用,避免危害身体健康。
白薯莨,又称野葛薯、大力王、山仆薯和板薯,多年生有刺藤本,长达30米。块茎大小不一,卵形或长卵形,外表褐色,散生须根,断面新鲜时呈白色。掌状复叶,有长叶柄,3小叶,中间叶片较大,两侧叶片较小,偏斜。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热带其他地区也有。
白薯莨根茎含有毒成分薯蓣碱和薯蓣次碱,属于含内酯环的托品类生物碱,服用中毒后出现口舌、喉咙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和心脏停搏,昏迷甚至死亡。
万一误服并出现中毒症状,应及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催吐、洗胃、导泻、输液,内服如蛋清、乳汁、活性炭或通用解毒剂,并对症治疗。
鉴于一般市民难以辨别白薯莨与可食用薯芋类植物,而白薯莨块茎有强毒性,经过专业加工后才可入药,并应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疾控专家建议市民,请勿采摘、加工和食用白薯莨,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白薯莨中毒事件发生。
上一篇:皮肤差,服四物美人汤
下一篇:消化不良,就喝这款健脾开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