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要闻 > 正文

三四线城市餐饮的苦乐年华

2019-02-22 14:50   浏览量:25203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关注

  未被房贷透支的“小镇青年”

  “小镇青年”成了各行各业紧盯的对象,也成了提拉内需的神奇力量。

  大家不约而同地觉得,相对于一线城市闭店、裁员的竞争压力,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身上没有高额的房贷,他们可以开着自己喜欢的汽车,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吃饭嗨歌,周末去电影院刷几部电影,年末再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表面上“收入不高”的小镇青年,实际上生活得非常滋润,甚至令不少一线城市疲惫不堪的白领羡慕不已。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餐饮的增长动力会不经意间从一二线城市转移到三四线城市,而主导的人群也渐渐从都市白领转移到小镇青年身上。与其在一线城市争个头破血流,不如到三四线轻松捞金。

  他们的依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一二线城市商业体暴增,餐饮竞争进入白热化;

  2. 一二线城市经济萧条,消费者收紧了腰包,影响餐饮消费;

  3. 三四线城市中产阶级的比例不断增长(麦肯锡数据显示,2022年达到40%),收入不断提高;

  4. 一二线城市的生活正在复制到三四线,消费升级快于城市发展;

  5. 小镇青年生活压力小,有钱又有闲。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案例

  去三四线城市开店,他赔了1500万

  “去三四线城市开店就是个大坑。”彼酷哩烤全鱼创始人田学伟后悔莫及。他说,前几年他的品牌势能在郑州正盛时,他便跑到驻马店、漯河、许昌等地开店,最后却赔了一千多万,“至今还在买单,还有2家店没关掉”。

  真金白银地干过,他才意识到,三四线城市只有租金比一线城市低,其他方面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等成本都是增加的。以前往往看到的是那个市场缺乏什么品类,事实上是没那个人群。

  他认为三四线有两难:第一个,做高端的没这个人群;第二个,做低端的话,老百姓会算账,他有大把的时间在家做。“这一点上,改变当地人们的消费习惯是非常难。”

  总之,他觉得在三四线城市,夫妻店可能会赚钱,正规品牌化运营的话,很难。“租金实际上是个风向标,越高代表着顾客群体越厚重。”田学伟说。

  三四线城市要做起来,难度一点都不比一线城市低。“城市级别越下沉,除了顾客的消费能力下降以外,顾客口味的封闭性更强,消费更加理性,更加追求性价比。”

  所以,三四线城市其实更考验一个餐饮企业的内功,产品开发、成本控制、运营效率、供应链管理这些内功不够的话,下沉是很难把握的。

  调查

  三四线餐饮市场特点面面观

  有人说去三四线是坑,很难做,但有人却赚得盆满钵满,就像海底捞。三四线对于餐饮人到底是蓝海还是陷阱呢?

  三四线餐饮市场的6个明显特征。

  1、房租人工低(相比一线竞争环境宽松)

  这一点对餐饮商家来说毋容置疑是显著优势。就拿海底捞来说,在北上广深招聘一名服务员需提供的保底工资是4300元,而在扬州、常州、宜兴等城市则是3500元。而一般的餐饮品牌开出的工资是2K~3K。

  更重要的是,有的连锁品牌在一线城市的竞争已经饱和,而在低线城市还有大量空白市场。海底捞、麦肯等大牌最近几年的下沉战略就是最好的风向标。

  同样有些原来在三四线城市几乎是空白的品类,也渐显出蓝海商机。除了房租人工等成本比一线城市低,对餐饮来说,三四线市场在环评、食药、工商、食材等方面的要求没有一线城市那么严。

  2、餐饮刚需在不断增长,商场仍是主战场

  尤其对于80、90后的消费主力军来说,聚会的首选项也是下馆子。商场当然还是人流的聚集地,也是餐饮的主战场。这两年,三四线城市的商业体逐渐增多,不少知名品牌随着新商场一起进驻,比如星巴克、海底捞、呷哺呷哺、味千拉面……

  3、“小镇青年”生活节奏慢,快餐不受待见

  在三四线城市,80、90后年轻人仍是主流消费人群。

  相比网传的“有钱有闲”的标签,他们身上最大的特点其实是封闭、慢节奏、喝酒,这也是这类群体对餐饮的基本诉求,他们聚会吃饭主要还是喝酒吃菜,而主打快餐的品牌,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大多没有中午在外就餐的习惯,他都是蹬着自行车回家吃饭了。三线城市的快餐比一线更难做。

  虽然三四线最终都会步一线的后尘,但品类和业态有明显区别,三线以下快餐的容量很小,轻餐和休闲餐会好一点。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四五线城市,几乎没有快餐需求,主要是不同市场不同消费目的决定的。

  4、消费升级需求明显,新茶饮商机较大

  新茶饮风早已刮到了很多三四线小城。

  商场里,迎面走来打扮时髦的姑娘小伙,手里捧着一杯茶饮的情况,在三四线城市已经变得十分普遍。几乎每个饮品店前都有顾客排队,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二十人。当然,排队最多的还是有着更高知名度的品牌。

  另外,在三四线小城里还出现了一些装修精致、目标客群为年轻人的轻餐店,提供咖啡、甜点等,价格均在20~30元,几乎够得上北京小咖啡店的消费水平了。

  种种迹象都折射出“小镇青年”对“小资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消费升级需求的旺盛。他们能够接受品牌带来的溢价,愿意为品牌买单。

  5、餐饮营销整体偏低

  短视频平台,在一线城市被很多品牌玩出了花,但在三四线,却难觅痕迹。

  在三四线城市,除了几个经典的品牌,其他的连公众号都没有,依然只是在门口发发传单。没有抖音、没有网红、没有星座,缺乏跟年轻人有效连接的营销手段。

  事实上,小镇青年和一线都市白领接触到的信息基本都是对等的。抖音、快手的用户大部分也都在三四线。

  对于餐饮商家来说,如果用抖音去攻占空闲时间较多、生活节奏较慢的人群,无疑会实现“精准+低成本”的双赢局面。

  但在三四线小城,大部分本地品牌都没什么品牌意识。靠大众点评找美食根本不靠谱,都没人去写评论,当地就不可能有网红餐厅。

  有餐饮老板提醒说,三四线的品牌营销活动和一线城市差异很大,品牌营销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尽量结合当地习惯。

  6、强势品牌下沉三四线有优势

  随着互联网交互信息的效率提高,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一线和三线城市人们之间的消费差异性已经不大了,需求都是一样的。但在供给方面,二三线相对一线而言,品牌的供给质量还是差很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线品牌下沉有很大的品牌优势。如果品牌本身的势能不够,招商上得不到有利条件,就算进去了也在当地城市激不起波澜。(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239亿元
下一篇:进口植物“蛋”2019 年进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