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要闻 > 正文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日趋从容稳健

2019-01-04 12:15   浏览量:21145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记者 王薇)“非洲猪瘟蔓延,猪肉还能吃吗?”“益生菌成了‘无益菌’?”“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鱼标准之争”……2019年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食品科技界专家一起,共同解读2018年12个食品安全热点。

微信图片_20190104093051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分析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特征

  会上,还举办了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防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科普动画竞赛”优秀作品颁奖典礼及“2018大学生食品安全科普创新竞赛”颁奖仪式,中国食品报社社长黄国胜等嘉宾为获奖人员颁奖。此外,本次活动现场,主办方还以微信方式与媒体进行互动,并进行网络直播,以期通过更为广泛的方式传播食品安全科普信息,为公众答疑解惑。

微信图片_201901040930511

大会现场

  据主办方介绍,12个食品安全舆情热点是经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及多家主流媒体的提名、筛选与专家复议,从40多个热点中选出的,基本反映了2018年食品安全舆情的主要关注点。据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已连续8年就每年的食品安全热点召开媒体沟通会,整体上延续以往权威、专业及第三方的特征,通过“科技界共识”的方式,就公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以科学的建议肃清食品安全谣言。

  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白希在致辞中表示,据中国科协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16-69岁)比例达到8.47%,而2005年,这一比例仅为1.6%。“公民科学素质包含什么?即具备基本科学知识、具备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具有科学思维科学思想,同时能够运用科学技术处理社会事务、参与公共事务。”白希说,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要达到10%的目标。而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标准之一就是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0%。自2012年开始举办的食品安全热点解读媒体沟通会,在食品安全舆论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离不开行业组织和科普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未来的科普工作,需要9100万名科技工作者、媒体及全社会共同努力。”白希呼吁。

  反映舆情关注热点

  由危机应对转向风险提示

  沟通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以“警钟需长鸣”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并分析了2018年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的特征。她介绍说,2018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就食品安全舆情的28个热点做了科学解读,其中,以“消费者教育”为特征的风险提示做了19期,整体上延续了由2016年开始的“由危机应对向风险提示”的转变。通过对比2013年、2014年和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的分类可见,对舆情热点的回应由2013年的100%下降到2018年的33.3%,下降了2/3;而针对潜在风险的消费提示,由2013年的无上升到2018年的66.7%。

  2018年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已由最初以危机应对为出发点的舆情热点解读,逐渐加大为“和平时期”以风险预防为特征的消费者教育。孟素荷说:“这是中国对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日趋从容、稳健的标志,这一特征在2018年愈加鲜明”。

  我国食品安全整体趋稳

  四大课题亟待破解

  “中国食品安全整体趋稳,乳业合格率居首,油、肉行业现轻微波动。”孟素荷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上述结论。2018年第三季度相对于2017年及2016年同期的大宗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可以看出,粮、肉、蛋、乳等大宗日常消费品的样品合格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乳制品,其合格率持续在99.5%以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合格率为97.3%,肉制品合格率为97.8%,略低于去年平均水平。

  同时,孟素荷还指出了近期中国食品安全的四大短板:以环境污染为源头的食品原料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中检出非食用物质;保健食品掺假。对比2018年第三季度和2016年及2017年同期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问题逐年降低,说明生产企业的过程控制逐渐到位。但令人担忧的是,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问题在逐年增加,说明破解原料污染问题的复杂性、艰难性与长期性。同时,在2018年第三季度,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占据首位。

  孟素荷表示,近年来,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推动下,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需求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保健食品行业更是快速发展,但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如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等现象仍然存在,掺假造假及夸大宣传成为主要问题。

  网络食品给食品安全带来的新挑战也不容忽视。孟素荷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电商等网络销售渠道快速成长,尽管线上销售仅接近三成,但年度间呈现30%以上的高速增长,对传统的流通结构及消费行为造成巨大冲击,对食品产业链未来的格局及战略产生重要影响。诸多网红食品“有品牌、无工厂”,对产业链安全建设空心化,食品欺诈问题多有发生。产业链安全建设与环保,将成为决定网红食品能走多远的关键制约因素,也将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的新热点。

  此外,“外源性”舆情风险加大。进口食品因基数加大,进口国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一,风险概率提升。我国食品行业对进口食品与原料的开放度加大,产生风险的概率增加。值得关注的是,任何一个境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都会快速波及我国。这亟须我国科技界快速集结,迅速做出科学的回答。

  舆情关注焦点有变

  向各方规范、自律及公平延伸

  “舆情的关注点开始向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设中各方的规范、自律及公平延伸。”孟素荷分析指出,在对2018年舆情关注12个热点问题的汇集和归纳中,一个正在显现的特点是:媒体开始更多关注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这一整体框架下各方的专业、严谨、公正与自律。如辣条“同品不同标”问题,三文鱼团标问题,江苏消保委“酱油”对比实验的争论以及对“职业打假人”问题的反思等。此类热点占到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总数的1/3。

  她进一步分析说,这表明舆情的关注点正从对某个企业产品的安全与否,延伸到中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设中,并进而转向对保护消费者与公平对待所有市场主体的探求。由此,对于政府监管、法规建设、社团组织的职能,在“共治”过程中的科学、专业与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孟素荷认为,食品安全风险永远存在。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治理,已从大规模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安全建设,进入到更完善、细致的法规体系建设及治理源头污染、严打假冒伪劣产品的攻坚期。“随着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食品原材料真实性、食物过敏原及健康声称等问题均会是未来工作的着力点,需警钟长鸣。”她强调。(唐卫 摄)

  权威专家解读2018 年12 大食品安全舆情热点

  热点1

  咖啡真的“致癌”吗?

  解读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 丁钢强教授

  食品中丙烯酰胺来源于美拉德反应的副产物,目前尚缺乏咖啡与人类致癌的相关性证据,国内外也没有国家或组织制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标准。建议应强化针对消费者“剂量—效应关系”的公众科普;同时,食品加工企业应改进生产工艺和条件,减少生产过程中丙烯酰胺的形成。

  热点2

  非洲猪瘟蔓延,猪肉还能吃吗?

  解读专家: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 王守伟教授级高工

  非洲猪瘟非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近百年来没有一例人感染的情况,因此可以说,人类不会感染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也不会对猪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造成影响。同时,患病猪肉也很难流入正规市场,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猪肉及其制品。

  热点3

  辣条“同品不同标”被处罚

  解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 陈君石研究员

  标准不统一,给监督执法带来困难,使行业蒙受损失。国标的出台将会撤底改变辣条“同品不同标”的问题。而辣条行业应贯彻“三减、三健”方针,依托工艺和技术革新,在生产中进一步减油、降盐。

  热点4

  食用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堪比毒药?

  解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孙宝国教授

  亚铁氰化钾是我国允许使用的一种抗结剂,主要是为了防止精制盐结块,在常规烹饪条件下不会产生有毒物质氰化钾。亚铁氰化钾的安全性已被多个国家与国际组织广泛认可,按照相关规定在食用盐中合理添加,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建议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氛围,提升消费者安全用盐的科学素养。

  热点5

  江苏消保委酱油报告引争议

  解读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钟凯博士

  酱油是中国家庭厨房必备调味品,目前市场上存在部分产品虚假宣传和过度营销的问题,应引起重视。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共治,但社会监督应严守科学原则,慎重发布相关信息,对舆论误读也应及时纠偏。社会监督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有益补充,但如果偏离科学轨道,不仅会损害企业合法权益,不利于政府部门的监管,也无益于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热点6

  益生菌成了“无益菌”?

  解读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厉曙光教授

  人类已有千年的益生菌食用史,国内外大量对益生菌与健康相关性及其安全性的研究也获得了丰硕成果,益生菌对人体发挥的功效作用具有菌株和人群特异性,因此,一项显示益生菌制剂无效的实验结果并不代表所有益生菌制剂均对人体无益。众所周知,一个“实验结果”不能等同于学术界公认的“科学结论”。

  热点7

  木耳久泡有毒

  解读专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 李宁研究员

  木耳本身无毒,但如果被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消费者购买后水洗泡发不当,该菌代谢产生的米酵菌酸可导致食物中毒。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主要为消费者食用变质木耳、鲜银耳或者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如谷类发酵制品、薯类制品。椰毒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并不常见,但此类中毒发病急,无特效解毒药物,死亡率可高达40%,病后恢复情况与摄入毒素的量有关。

  热点8

  食用植物调和油鱼目混珠,国家重拳监管

  解读专家: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 王瑞元教授

  针对我国食用植物调和油市场上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如在高价格油脂中掺入低价格油脂、以高价油脂命名、夸大油品的健康功效、用转基因油料生产的食用油标识不显著等问题,国家已出台相应文件,予以有效监管。与此同时,只要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产品,都是安全可靠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热点9

  “酸碱体质”骗局被戳穿

  解读专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马冠生教授

  只有“酸碱平衡”的说法,没有“酸碱体质”的概念;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内体液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酸碱失衡并不容易发生;酸性或碱性食物并不能造成酸性或碱性体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平衡膳食均衡营养,才能促进健康。

  热点10

  三文鱼标准之争

  解读专家: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 潘迎捷教授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中,将“虹鳟列为三文鱼”不合适,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生食虹鳟不一定比生食大西洋鲑(三文鱼)更具风险,这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养殖环境和工艺。虹鳟也是优质鱼,对虹鳟产品品质、品牌的宣传等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热点11

  美国环孢子虫感染事件解读

  解读专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 刘秀梅研究员

  环孢子虫病是由环孢子虫引起,以水样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被环孢子虫污染的生鲜食物或水感染,多发于6—9月,很难直接人传人。建议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加强原料选择及过程控制,灭活和消除食品中可能污染的环孢子虫卵囊,确保生鲜食品和饮用水安全。

  热点12

  “职业打假”列入扫黑除恶名单

  解读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 罗云波教授

  “职业打假”并不能有效提升食品行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以敲诈勒索方式牟取利益的恶意打假属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取缔。(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

分享到:

上一篇:珙县“1.3”地震截至1月4日9时已造成经济损失2313.28万元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成都市新津县非洲猪瘟疫区解除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