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3 17:05 浏览量:10428 来源:中国食品网
中国食品网讯 1月3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过去一年,高新东区大力推进望山见水城市新区建设,成都高新东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强烈。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成都高新区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记者了解到,通过建立民生社会事业南区、西区和东区的联动发展机制,成都高新区东区高标准建设3处社区综合体,培育社会组织2个,开展社区营造项目8个;推动24所学校改造升级,三岔湖小学、幸福小学等投入使用;改造成都高新区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大楼,7家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14家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创建3家AAA级预防接种门诊;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社保服务体系村社覆盖率100%,给群众带来了切实的获得感。
三岔湖等优质小学开学迎新 教育资源品牌辐射东区
在成都高新东区三岔湖环湖路,一座崭新的学校拔地而起,成为高新东区一处新的风景线。这就是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的重要教育配套项目之一——成都高新区三岔湖小学。去年9月,三岔湖小学正式开学迎新。
记者了解到,随着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的加速建设,与之相应的高品质教育发展进程也在高新东区深入推进。据高新实小副校长、三岔湖小学执行校长石美然介绍,新建的三岔湖小学由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高新实小”)领办,又名“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东区”,未来将形成“一校两部(低小部和高小部)、统一管理”的办学格局。
新校区宽阔大气,总占地面积约29250平方米。教学大楼“L”形航站楼式的设计,外观现代感十足。据介绍,教学楼内的规划设计科学,配套设施齐全。除了36间标准教室外,教学楼里还配备了科学实验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专用教室,还有师生食堂、室内体育馆以及可容纳近500人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
为提升高新东区的教育质量,成都高新区创新机制,实行高新南区学校领办,对高新南区和高新东区教育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无缝对接。记者了解到,高新实小选派了优秀管理干部和名优骨干教师,组建强有力的领办团队,实施集团化教学,促进管理资源、教师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辐射引领。
去年,除三岔湖小学外,成都高新区东区还高标准开办了幸福小学、芦葭实验学校;建立三岔学区共同体、石板学区共同体、草池学区共同体和高中发展共同体,实施结对合作、资源整合、联动发展;推进七中空港校区项目实施;为18所学校加建22部钢结构楼梯,硬化6所学校运动场;化解超大班额89个,对17所学校进行提升改造,今年将持续推动现有存量学校进行提升改造。
高标准安置新居点缀美丽乡村 提升生活幸福感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在成都高新区草池镇绛溪社区,崭新的高层住宅安置房楼傲然挺立。去年10月中旬,安置户分房工作顺利完成,3000多名回迁居民分到了心仪的房子。
草池镇绛溪社区占地面积351亩,住宅总建筑面积为162966.92平方米。作为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民生工程,小区建筑美观,满眼的绿色植物让这里更显生机;地面停车位和地下室停车位实现人车分流,消防监控室、物业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记者了解到,草池镇绛溪社区由安置房、公建配套和小区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组成,公建配套设施内容包括安置聚居点建设的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管理用房和社区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居民可就近享受教育、医疗、购物、娱乐等一站式便民服务。
“现在娃娃步行5分钟就能到新开学的幸福小学,我们真的很高兴。”赖富丽是草池镇原瓦厂村2组居民,为了孩子读书,她此前一直住在草池镇上。如今,她家里5人分到了一套106平米的三居室,还用现金在草池镇上买了一套电梯公寓,公寓留给家里两个老人住。她和老公、儿子住进了分到的安置房,“考虑到有的娃娃住在镇上,政府部门还开通了草池镇到学校的公交车,方便娃娃上下学,也方便群众出行。”
去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加快推进空港新城安置房建设步伐,并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开工建设,草池镇平桥、石板凳镇先锋、芦葭镇建安3个安置点首期房建工程均已基本完工,已于10月底前完成分配,促进安置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将进一步提升。
设立农家书屋 倡导全民阅读优化文化环境
每到周末或农闲时刻,位于成都高新东区丹景乡文化站的图书阅览室便热闹起来,附近村民来这里读书看报,了解政策时讯。在丹景乡,除了乡文化站建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办公室和活动展览区外,全乡8个村也设有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藏书均有近千册。
走进位于柏树村的农家书屋,这里环境安静、桌椅整齐、阅读氛围浓厚。书架上,图书种类涵盖农业科技、法律知识、少儿教育等十余种。“图书涵盖的内容特别丰富,想多学点生产技术就可以看农业科技类的书,打发时间可以看各种故事书,空闲的时候不觉得无聊了。”村民李秀英说。
作为乡镇自主实施的民生工程,丹景乡还通过购买中老年保健、家庭保健、青春期健康教育、幸福家庭、人口文化等图书,依托农家书屋打造人口与健康文化书屋,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健康常识。
“我们认真落实农家书屋免费开放制度,图书归类上架供村民借阅,并有专人负责管理。”丹景乡文化站工作人员付新兰介绍,丹景乡将农家书屋与农村党员教育、农业科技培训、农村信息化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并以书屋为阵地,积极开展“全民阅读·书香高新”图书漂流、农业技术经验交流等各种活动,有效促进了文化阵地建设和公共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优化全乡文化环境。
篮球公开赛、趣味运动会、健身操比赛……在让全乡居民共享优质文化服务的同时,丹景乡还加强全民健身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营造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目前,全乡8个村除农家书屋外,还设有乒乓球室、棋牌室等,通过加大全乡体育基础设施和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力度,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2019年,成都高新东区将继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发展。推广利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通过开展“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天府文化进万家”、图书漂流等活动,将文化送到家门口。
高效政务服务 解决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百姓期盼到政府部门办事不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成都高新区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让群众“进一个门、取一个号、跑一个窗、办一件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高质量的政务服务中提升百姓获得感。
2017年4月1日,成都天府空港新城政务服务中心和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同步开启。企业注册登记、劳动保障、社会保险······随着“空港新城-乡镇-村(社)”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和适应高新东区实际的政务服务模式的构建,483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百姓,不出乡镇就能办理各项民生行政事务,解决了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高新东区群众从前需要坐车半小时去中心城镇排队办理的养老验证,现在只要几分钟在村委会就能办理;从前需要花费一天时间办理的养老退休、医疗报销等业务,现在仅仅需要一两个小时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办理。这样的变化仅仅是个开始,未来更多的社保、民生服务重心将会逐步向人民群众靠拢,让群众办事不过龙泉山。
事实上,成都高新区正以建设“审批最简区、效率最高区、服务最优区”为目标,同步推进移动互联+政务服务、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大数据+政务服务、云计算+政务服务、区块链+政务服务5个板块的线上生态圈建设,并以此优化和支撑其线下生态圈,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整体发展。(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