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名酒庄 > 正文

花6万元吃绿瘦 市民称一点没瘦

2018-12-12 16:22   浏览量:10307     来源:金羊网

  近日,市民郑先生向金羊网爆料称,自己添加某瘦身顾问微信,先是花了1280元购买绿瘦产品减肥,由于一直没有效果,又听信了顾问先调理身体,再分解脂肪,最后代谢的说辞,前前后后花了6万余元,体重仍然没有变轻,才惊觉自己可能被骗。律师提醒,骗术防不胜防,消费者要睁大眼睛。
 
  市民听信宣传斥资6万减肥
 
  10月中下旬,郑先生在某网站上看到减肥广告,想起自己的爱人因为肥胖导致血压偏高,郑先生决定试一试。“我添加了广告上的微信号,对方叫做‘瘦身顾问’,一开始问了很多我爱人的基本情况,还向我承诺60天左右就可以瘦下来,我心想着也不贵,就买了。”
 
  郑先生告诉记者,自己通过对方提供的二维码支付了1280元,随后收到了绿瘦荷叶茶、绿瘦裸藻固体饮料、绿瘦碧迪牌秀尔茶等8款产品。“对方一直没和我说是绿瘦的产品,收到货才知道,我也不知道这个牌子被很多人投诉过,所以就直接吃了。”
 
  就这样吃了快一个月,郑先生爱人一点都没瘦,满腹疑虑的郑先生便去询问瘦身顾问,没想到顾问告诉他,他爱人属于顽固性体质,脂肪是多年沉积下来的,不能吃现在的产品了,要换一个高级顾问才能解决。
 
  没过多久,一名胡姓顾问致电郑先生,自称是绿瘦公司的员工,并告诉郑先生已经为其爱人量身定制了可以减轻体重的套餐,价值4500元。“对方和我说新套餐的目的是先调理好身体,改善体质,为下一步做准备,因此对体重不会有太大影响,让我们不要过分关注体重,并让我通过绿瘦微信公众号下单,支付了4500元。”
 
  11月6日,郑先生收到绿瘦果之醇复合葡萄果汁饮品、绿瘦悠纤沛果蔬粉固体饮料等多种产品。大概过了一周,胡姓顾问再次致电郑先生,并告诉他可以进入分解脂肪阶段,价套餐价为28500元。“买了之后,按照他们的方法,我爱人只吃他们的产品,没有吃主食,排便增多,体重的确减轻了。”
 
  郑先生以为吃完产品,疗程就能结束,没想到11月中旬,顾问又给他打电话,“对方说我爱人可以进入代谢阶段了,3.5万元,还说如果不代谢,会出现各种症状,毒素会影响她的身体。”郑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担心不代谢会对爱人的身体有影响,他又四处筹了三万多元。“我和他说我真的没有钱了,这是最后一次,之后也不会再掏钱了,对方也说没问题的。”
 
  然而,满怀期待吃着3.5万元的产品,郑先生爱人的体重不减反增,顾问称出现了异常,要加4万元换新方案,代谢血液脂肪和内脏脂肪。“这个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明明一开始只想花2000多元减肥,现在花了6万多元,却一点变化都没有。”郑先生懊悔地说,“而且我上网查了才发现有那么多和我遭遇一样的受害者,真是太后悔了。”

  顾问话术存夸大功效嫌疑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从2010年起至今,绿瘦减肥产品屡屡被市民集体投诉,称其诱导消费、虚假宣传;也先后因 “夸大保健食品功效”“虚假宣传”“非法添加酚酞、西布曲明等成分”遭到各级食药监部门的警告。
 
  那现在的绿瘦是否还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情况呢?记者登录绿瘦官网、天猫绿瘦旗舰店等发现,绿瘦减肥产品中有两到三种具有保健食品标志,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看到这几种食品获批的保健功能为“减肥”,因此其宣传语有明显的“减肥瘦身燃脂”字样,而其余产品并未宣传功效,如荷叶茶宣传语为清新不油腻,代餐粉为控食饱腹等。
 
  网上宣传看似合规,但与瘦身顾问的对话画风就不同了。“……针对你这个情况以及客户反馈用60天时间帮你减到健康理想一种……全程服务跟进一步到位帮你瘦下来……”瘦身顾问如是告诉郑先生,但郑先生收到的产品中只有一种有保健食品标志,其余只是普通食品。8日,记者以普通市民身份添加了瘦身顾问微信,瘦身顾问明确告诉记者能在30天内减到健康理想体重,并开出与郑先生一样的“药方”。
 
  专家提醒:减肥关键是控制饮食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博士生导师蒋卓勤教授向记者介绍,有保健食品标志的产品的质量和功效是经过验证的,毋需怀疑,“保健品要保护,但不能吹嘘功效。”同时蒋卓勤教授提醒,减肥不能只靠一两个产品。“减肥关键是控制饮食,多运动,市民不能买了减肥套餐就觉得自己可以接着敞开肚皮吃,不运动,这是不对的。”
 
  北京德和衡(广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绍华律师认为,首先要搞清楚郑先生的爱人吃的这些食品是否合格,有没有减肥功效,如果产品本身不合格,或把没有减肥功效的食品当成减肥药品卖,那就涉嫌欺诈,应当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惩罚性赔偿。另外,减肥顾问的手法也很符合惯用的伎俩,先以小额花费为诱饵,慢慢诱导消费者不断投资,本来你想买辆自行车,结果却买了一首游艇。骗术防不胜防,消费者要睁大眼睛。

分享到:

上一篇:新都区人大专题调研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
下一篇:香港食安中心:新鲜猪肉样本含二氧化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