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5 09:40 浏览量:11124 来源:农民日报
新载体焕发新动能
——从“农合品牌”到“农合小镇”的长治探索
本报记者 马玉
一头对接市场,一头衔接农户,农民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面对日益注重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溢价的市场,以及农业类型既多又分散、主体既多又弱小的现状,品牌化无疑成了农民合作社发展升级的新要求。
为促进农民合作经济升级发展,山西省长治市连续两年举办农合发展博览周,政府来背书推出了“长治神谷”农合区域公用品牌和“农合小镇”发展规划。一改企业卖货的独角戏,农民合作社成为主角。
长治市农经局局长丁向东说,从区域品牌到特色小镇,既是对长治农合资源的挖掘重塑,也是建立高度市场化的合作经济模式,推进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最终不仅实现农产品走出太行山,让好产品对接高端市场,也走出农产品的高效供给之路,让土产品卖上“黄金价”。
重新审视,从“三最”到多元化长治地处晋东南,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加上丰富的水资源,让这里成为以小米为主的杂粮、马铃薯、核桃、中药材等作物的优势种植区。
农民合作社在这里孕育壮大,引领着长治农业的发展。1950年,李顺达在平顺县西沟村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农民合作社。改革开放的市场大潮中,合作社覆盖了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技术服务等传统产业和旅游、资产收益、扶贫等新兴特色产业。
目前,全市合作社达到11277家,其中国家级48家,省级238家,入社农户达14.6万人,居山西第一,吸纳贫困户1.7万户。
起步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种类最广,农民合作社讲述出的“三最”成为长治农业的名片。
改革开放后,政策上的不遗余力、资金扶持的不断档,营造了合作社发展的有利环境,也引导了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态势。
如今,合作社组织培育出了不少叫得响的农特产品。黄土地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黎侯虎民间手工艺品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沁县沃丰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的黑杂粮被誉为“沁州黑”,与“沁州黄”小米、“沁州绿”蔬菜并列。
合作社的种类也从单一农产品发展为旅游、造林、资产股份等新产业。壶关县集店乡东岭村结合历史文化和当地区域风光组建凤凰山庄旅游合作社,打造出窑洞特色酒店、松海栈道等乡村休闲旅游景区。武乡县梅丽造林合作社吸纳贫困户为社员,承担林业生态建设,把利润折股量化给贫困社员。
不仅如此,合作社的主体也从单一走向联合。武乡县同辉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整合6家杂粮种植加工合作社,统一商标、包装和销售,延伸加工链条的同时使销售价格提高不少,产品议价力得以提升。
品牌定义,打造“长治神谷”区域品牌
说起农合品牌,有两件事让丁向东不得不提。
一件事是,去年年初,她带着十几家农民合作社进京卖货。撮合和担保下,合作社的小米仅以每斤七块五的价格售出,与其它品牌小米同质不同价,令她惋惜不已。
另一件事是,远在深圳的朋友答应了帮她向当地市场销售长治的农特产品,可是在听过产品没有统一的商标、品牌后,即便她再打包票,对方还是婉言拒绝。
政府帮农民卖货的提振乏力、朋友的友情拒绝让丁向东意识到了两个问题,一是政府领着农民找市场不如品牌领着产品走市场,二是一个合作社一个品牌,多而小,农产品陷入了内部竞争、自相伤害。
“打造一个全域化、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公用品牌是长治农合乃至长治农业的迫切需要。”丁向东解释说,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下,单一的合作社、企业甚至产业,突围做大做强靠一己之力很难,目前看得见的模式是,由政府背书,整合品牌,打造统一的价值符号,进而为农产品附加值加码,最终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争得价格优势。
去年开始,长治市聘请浙江大学品牌研究团队,就农合区域品牌命名、定位、理念等进行策划设计。随即,“长治神谷”区域品牌、“太行神农谷上党聚宝盆”品牌口号成形并发布。
“神谷既讲述了长治的历史神话,也融合了长治的地域特点,还包含有农业谷物之意,将文化、农业、品牌融为一体。”丁向东说。
随着“长治神谷”公用品牌的打造,长治实行“母子品牌”运作,带动辖域内各子品牌发展,实现子品牌产品溢价,结束单打独斗、价格内战、无序竞争的现状。
同时,公用品牌将严格子品牌准入,倒逼农业企业和合作社标准化,倒逼农产品溯源监管。目前,长治仅将这一品牌授权20家农合社使用。
重塑动能,“农合小镇”载起合作经济
在农合博览周上,长治市特意推出了特色“农合小镇”的打造计划,在这里将汇集生产服务、商贸流通、文化展示、创业孵化、休闲观光、教育培训、会议会展等功能于一体。
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在长治看来,品牌让农合、农业有了对接市场的能力,实现农产品走出去,而“农合小镇”是搭建起农民与市场对接的平台,让农产品持续走下去、并且走得更远。
“在‘农合小镇’里,市场、政府、农业主体、金融、人才、科技等各方资源和要素将集聚一起,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农业发展、农产品销售的创新机制和合力。”丁向东说。
目前,一个博览馆和两个特色农合品牌馆已经建成,搭起了“农合小镇”的“领子”和“袖子”。品牌馆将展出精选国内外及长治市农民合作社生产的小米、醋、酒、中药材等特色产品,以展促销,成为长治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博览馆主要讲述长治农合的历史文化,用文化为农合品牌背书,增加品牌的价值认同。
“农合小镇”还将完善公共服务区块,用以接待、咨询、管理、电商、综合服务、会议培训等;以各类农民合作社和联合社为主体的总部集聚区,便于统一提供服务、统一营销和统一管理;以新农人创业、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引进和培育为主要功能的创业孵化区,从土地、资金、政策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休闲观光区将服务于小镇生产经营和生活居住主体,兼顾外来游客。
丁向东介绍说,以多元化服务为内容,以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为主体,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运营机制,“农合小镇”将成为现代农合产业发展和服务集聚区,构建起产、供、销、游、学、研等一体化的合作经济新模式。农产品流通基地、农合发展创新孵化高地、金融信用合作阵地……“农合小镇”的价值将逐步显现。(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