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5 09:35 浏览量:24142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11月8日,2018年国民营养健康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承办,内蒙古伊利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对营养健康工作以及助力食品创新工作高度重视,并将科技工作的重点向企业与科技的对接上延伸,在破解“卡脖子”问题上发力。本次论坛将目标聚焦营养健康,通过基础研究、实际生产等多个环节的创新,助力食品工业的价值提升与健康转型。
食品人的本业是以追求健康为最高目标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 孟素荷
本次营养健康论坛有两个特点:第一,充分体现企业对科技的需求和关注点;第二,回应了企业需求、解决难度最大、最需要的实际问题,体现科技界与业界“对接”。企业的强大需要强大的科技投入,创新的主战场在企业,但是科技创新不能只凭企业之力。科技界要坚定支持企业创新,并在科企对接中实现提升。
目前,我国食品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有健康内涵的创新产品销量和价值都在上升。但这个市场应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企业要以多元的产品来应对,努力提供更多的、适合国人需要的食品。企业要把科技的根深深地扎到需求中,才会有科技的基因,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聚焦营养健康 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 丁钢强
当前有什么样的营养健康问题?在食品当中有哪些方向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力量呢?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和婴幼儿死亡率都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体重和身高也有干预的空间。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强人群营养整体的监测工作。国民营养计划为产业指出重点发展和加强的方向。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在下降,蛋白质种类从植物性蛋白转变为动物性蛋白,脂肪供能在升高,杂粮、水果、蔬菜、牛奶、水产品的摄入量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食物结构和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我国食品工业应为营养健康事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肠道微生物菌群同人体健康机制关系紧密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江南大学副校长 陈卫
肠道微生物作为当前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在人体肠道中具有信息交流、能量分配以及生理调控的重要作用。其研究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传统分离及显微观察方法,认识了其厌氧特性和重要性;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手段,原位杂交、分子探针、定量PCR等技术应用于肠道微生物;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其研究进入组学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肠道菌群的特殊生理功能及其在发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未来,对肠道菌群的研究将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大样本量的菌群特征分析;肠道菌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胺类;挖掘特定肠道菌的生理功能;肠道菌群个性化调控策略等。
从传统乳制品的丰厚“土壤”中深入研究菌种菌株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和平
我国的传统乳制品历史悠久,没有必要盲目模仿国外,而应该具有自己的创新。我的团队对分离到的一株干酪乳杆菌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围绕该菌发表了110篇论文。关于传统发酵乳的几个问题为创新带来灵感:自然发酵乳中的乳酸菌来源于哪里;自然发酵乳中复杂菌群的群体演化;自然发酵乳中这一生态系统中不同菌种,菌株间的互作关系;自然环境的变化对自然发酵乳这一生态系统的影响等。而关于什么是好酸奶,酸奶菌种菌株还是菌群的认识等问题,也是需要深入研究加以阐释。
大企业担大责任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福泉
百姓对健康的需求就是研究单位和企业发展的方向,对乳业来说也是如此。伊利集团作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始终以提高国民营养健康作为主要发展目标。面向这一目标,伊利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建立营养标准、加强营养供给、普及营养教育、加大营养扶持。伊利集团将其自身发展融入“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公益性科普,被评选为营养教育示范基地。未来,伊利将继续在各位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促进国民营养水平提升,助力健康中国。
功能性营养产品的开发是未来营养工作的方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营养科主任 胡雯
基于疾病谱的改变,对营养有不同的需求,目前精神疾病、糖尿病、肌肉骨骼障碍、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此外,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而大部分老年人身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症。医院内的营养支持需求较大,但得到营养支持的比例只有1/3左右,供给差距巨大。基于营养需求工作的应对之策集中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人才的培养,工作模式的转变,科学研究的积极开展,特别是本土的科学研究,产业的创新,以及科普宣传等。其中,功能农产品及营养功能食品产业的创新,是本土科研的重要部分。
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与检测方法趋于多样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陈颖
乳制品的分类非常复杂,也带来了很多标准、监管、生产、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乳制品安全的因素大致归纳为两类,第一类以化学性为主,第二类以生物性为主。因此,其标准和检测方法也非常多: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2项;检测方法标准49项,其中涉及婴儿食品和乳品的24项,涉及微生物的10项。目前,常用的乳制品掺假检测方法主要有实时荧光PCR、双向电泳、高分辨溶解曲线鉴别、SDS-PAGE鉴别、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鉴别、基于核磁共振的地理标志产品鉴别等。
中老年人营养认知水平亟待提高
伊利集团创新中心博士 孟丽苹
营养知识认知和营养健康认知,与人体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调查人群中,食物种类摄入不平衡,且知晓度不高,多种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钠和脂肪摄入过量,饮奶量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营养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80%以上为一般和较差的水平。对营养知识的掌握与膳食质量具有相关性,掌握程度好的人群,膳食多样性评分更高;与营养知识掌握好的中老年人相比,较差的中老年人不饮奶的概率升高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