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综合 > 正文

科学问题非专业解读公众生恐慌行业遭误伤

2018-10-25 10:03   浏览量:13306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上个月,为应对网络流传的各种咖啡谣言,帮助公众科学合理选择咖啡,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等五家机构联合发布《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此事件折射出面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时,非专业人士容易在解读中出现偏差。近年来,随着公众科学素养不断提高及对健康的关注,与食品相关的科学研究一经报道,总是能引发快速传播。然而在传播过程中,因为一些非专业的解读引发误解甚至误伤行业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食业专家与科普作者呼吁,专业知识需要专业科普,食品评价应注意信息的客观传递。

微信图片_20181025092239

  咖啡谣言伤害产业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介绍,发布共识主要是由于各种有关咖啡与健康的谣言已经给部分消费者造成顾虑,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咖啡行业的正常发展。尤其是今年3月,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加州裁决星巴克必须在产品上贴上癌症警告标签。之后,该判决被部分人解读为“咖啡致癌”并在微博和朋友圈刷屏,引发部分网民产生恐慌情绪,抵制咖啡摄入。尽管国内食品学、营养学人士很快发出专业解读,但依然不能缓解公众焦虑,星巴克股价也为此暴跌。

  阮光锋认为,该事件体现出非专业人士在专业问题上的解读偏差。在食品、营养等专业人士看来,丙烯酰胺的致癌性早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尽管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把丙烯酰胺列入致癌名单,但由于丙烯酰胺在食物中含量并不高,而人体通过食物摄入到体内的量更是微乎其微,迄今为止还没找到它和人类癌症的明确联系,美国癌症学会认为“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癌症类型的风险增加是明确和摄入丙烯酰胺相关的”。美国加州政府裁定卖咖啡的星巴克公司必须在其销售的饮品上标注“可能致癌”这一要求本身没错,只不过这容易让大家忽视含量的问题。

  “抛开剂量谈毒性”是对科学问题出现解读偏差的经典“套路”之一。对此,阮光锋认为,关于食品与健康,公众应当具备两个基本理念:首先,食品不是药品,食品就是给人们提供身体机能活动所需的营养,并不是药品,也没有特殊治病功效,不能迷信;其次,食品安全并非零风险,是否有害要看剂量。任何食物中都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可能存在有害物质,但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要看剂量——即食物中含量有多少和能吃多少。

  阮光锋强调,要把这两点对食品的最基本认识刻在公众的印象中,反复说、重复说,让公众形成印象,这也是目前科普传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未来,向公众科普“客观评价食物健康性”还需要从基础教育做起,逐渐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具备理性思维能力。

  解读偏差并非个案

  由非专业解读造成的“误伤”和恐慌不在少数,除了“剂量”,公众对新出现的特定条件下的实验结论和概率等的理解也容易出现偏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院副教授、食品专家范志红在其10月23日发表的《膳食纤维会致癌?菊粉和高纤维食品还能吃吗?》一文中,就《Cell》提出的“长期摄入大量菊粉、果胶、低聚果糖之类的益生元成分会引起实验鼠肝癌”进行解读时认为,此案例中实验小鼠特殊(一种特殊的基因敲除实验动物模型,容易出现菌群紊乱问题)、饮食模式特殊(在营养不平衡的高脂饮食状态下大量、长期摄入人工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因此“实验结果不能直接往人身上套”。范志红解释,“科学研究证据里面,也可能有很多漏洞。”例如研究者往往只专注于自己想得到的指标,其他不关心的指标则被忽略;大部分干预都是短期的,短期对某些指标有效,不等于长期对健康长寿有益;不同的受试者/动物,效果可能有很大差别。如果公众不能正确、客观地理解实验背景和结论的条件性,就很容易产生解读偏差。

  食品工程博士、食业科普专家云无心在其撰写的《癌症发病率为什么越来越高,那些“防癌食物”有用吗》中提到,科学领域说的“致癌”和“防癌”,跟广大公众心中所想的“致癌”“防癌”相去甚远。例如“致癌”,许多人理解是“吃了这种食物就会得癌症”,而它的真正含义是“长期吃会增加得癌症的可能性”。这个“增加的可能性”的大小,又跟食用量密切相关。比如“加工红肉制品”,被列入了“1级致癌物”,表示“致癌性”证据确凿。但这并不是说“吃了加工红肉就会得癌症”,而是指:每天都吃50克以上的加工红肉(比如火腿、培根、香肠、腊肉等),得大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8%——这个18%并不是得大肠癌的可能性,而是“因为吃加工红肉增加而增加的风险”。对于一个完全不吃加工红肉的人,一辈子得大肠癌的几率约为2%,增加18%的风险意味着几率变为2.36%。在科学概念上,这就是“致癌”。而公众喜欢的“防癌”也不是说吃了抗癌的食物就不得癌症,而是说得癌症的风险降低,比如“某种癌症的风险降低20%”,具体含义可能是“得癌症的可能性”从1.5%降低到1.2%。

  专业人士要勇敢发声

  除了因为误读导致的理解偏差以外,一部分居心叵测的恶意造谣、传谣让食品安全领域成为谣言“重灾区”。阮光锋介绍,总体来看,最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的网络监管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从国家层面,原食药总局、现市场总局一直在对一些谣言进行澄清解读(风险解析)。民间第三方机构也越来越多,比如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国科协、松鼠会等,还有一些多方联合成立的辟谣平台,比如北京网信办等八个部委联合成立的北京互联网辟谣平台、中国食品辟谣联盟等。此外,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科学人士和科学爱好者开始参与到科普和辟谣中来,对于公众提高科学素养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面对食品谣言屡禁不止的现状,阮光锋认为,目前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仍有提升空间。比如部分专家不愿跟公众够沟通或缺乏沟通技巧;企业普遍为了逐利夸大营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不信任、易恐慌。未来,专家应该多走出实验室跟公众、媒体沟通,把科学的信息表达出来;企业应该加强社会责任心,避免为了逐利而忽悠公众、恶意营销;消费者应该学会理性思维,掌握健康饮食的基本理念,对谣言具备更多更强的识别能力。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在此前的采访中则表示,反击谣言需要多管齐下,首先是具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专业人士要勇敢地站出来讲公道话。自媒体意见领袖专业解读要快,不能等谣言发酵;此后官方机构及时跟进,一锤定音。辟谣实际上也是一次很好的科普机会,平时没人关心科学问题,谣言造成恐慌,公众就希望多了解一些事实真相。(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

  本报记者 罗晨

分享到:

上一篇:兰陵酒业七十周年活动完美收官
下一篇:天润乳业前三季度业绩双增,全国营销战略效果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