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5 10:15 浏览量:12122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9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公众营养与健康促进论坛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荷兰皇家菲仕兰联合发布了《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人奶商指数刚刚及格,正确喝奶的知识和行为双双不达标。奶商指数是指正确认识和食用乳制品的能力,是反映健康意识的重要指标之一。此项调查于2018年初启动,通过行业研究、专家研讨等形式确定了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覆盖全国20个城市,共回收有效样本4136个。
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发布《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调查报告》
我国乳制品产品结构需要调整 要从“喝奶”向“吃奶”转变
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此报告中有关乳制品消费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如何用更新颖的模式让国人爱喝奶,企业应如何开发出更加细分化、多元化的优质乳制品等多个话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表示,此次所做的调查项目是践行健康国策的具体体现,发现了百姓在日常膳食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国人喝奶还存在着喝奶不够、种类不够的‘两不够’现象。”
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宋昆冈在致辞中谈到,此次奶商指数报告是一份充分反映了国人喝奶状况的专业调查报告。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日常管理乳制品加工和消费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人均牛奶消费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现在的乳制品产品结构主要是满足老百姓喝奶的需求,在“吃奶”的方面,比如干酪、奶油的消费量还很少。要从“喝奶”向“吃奶”转变。
意识高、知识少、行为差 国人奶商指数勉强及格
该报告结果显示,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得分仅为60.6分,勉强合格,指标总体水平不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意识水平高,知识和行为水平低”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决定奶商指数的三个维度中,喝奶意识得分82.5分,达到了良好水平,但喝奶知识(53.4分)和喝奶行为得分(48.6分)双双不及格。
该报告指出,虽然,中国老百姓在健康意识中对喝奶有所认识,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公众不知道如何正确食用乳制品;另一方面,未形成生活习惯。宋昆冈说:“科学的乳制品消费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只有加强科普教育,才能改变这种现状。报告反映了中国人乳制品摄入的现状及相关困惑和问题,是进一步推动乳制品科普宣传的新起点。”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吴秋林对此也持相同观念。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表示,近年来,中国人人均乳制品消费没有大的变化。相比来看,国人人均乳制品年消费量40公斤,而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平均为300公斤,差距较大。怎样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促进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的提升,是今后菲仕兰继续努力的方向。
量不足、种类少、奶龄短 国人喝奶面临的三大软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人每天应摄入300克牛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报告显示,仅有43.1%的被调查者知道每天的喝奶量要达到300克,而真正能够达标的人仅有22.5%。
根据调查显示的比例推算,甚至有超过5000万人与牛奶“绝缘”喝不习惯、不喜欢牛奶的口感和味道,是这些人群从来不喝牛奶的主因。调查还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只有婴幼儿和老人才需要喝奶补充相关营养;仅有4成国人认为一生都要喝奶;奶龄短,“奶龄比”低至7%(奶龄比指喝奶年数与年龄之比值)。
对乳制品的营养和种类缺乏认知 公众喝奶动力不足
报告显示,能把乳制品认全的被调查者不足1/4。绝大多数人食用的乳制品结构单一,日常只喝牛奶和酸奶,经常食用其他乳制品的人不足20%。
“长期喝奶习惯差,是导致骨质疏松的罪魁祸首,并增加慢性病罹患风险。”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陈伟教授表示:“应该让公众全面认识喝奶的益处,从而激发喝奶行为。事实上,乳制品除补钙之外,还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控制体重、帮助长高等方面益处明显。”但他提醒,含乳饮料不能代替奶。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于仁文也表示,可以选一些无乳糖牛奶,或者乳糖分解过的酸奶。
如何提高国人的奶商指数?在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健康和市场监管事业部总经理姜健健看来,要有新科普。“科普确实到了一个需要转变的时代”,要创新科普形式,用更加吸晴的科普,培养百姓的消费习惯。科普创新,要注重形式变革,产品要创新,不能仅强调营养,还要提升口感。此外,还要对乳制品的包装设计进行美学革命。
未来发展还需从两方面着手 创新科普通路、开发时尚乳品
加大科普传播,成为参与此次活动的专家们的共同心声。王陇德表示,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很多是在幼儿时期形成,妈妈能让孩子从小形成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媒体应向年轻妈妈传播家庭喝奶知识。同时,倡导国人要提高健康素养,应从自身做起。
宋昆冈表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乳制品消费的距离,需要从改变产品结构等方面入手。企业应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多元化产品,市场上近年上市的诸如零乳糖等差异化产品就是有益的尝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丰富产品种类,鼓励并支持乳制品企业研发更加多元化的产品,让更多消费者获益。
杨国超分享了企业在创新乳制品方面的经验。“抓住潮行为,做好潮食品。”抓住潮行为,如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家DIY做蛋糕、咖啡,对此推出了可以在蛋糕上写字的“喷射奶油”乳制品。“企业要用心做好产品,用润物细无声的科普方式,让喝奶意识渗入到更多消费人群的潮行为中。”
本报记者 王薇(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