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头条 > 正文

焦伟侠指出当下的竞争是体系化的竞争系统性的竞争 川酒宣传五大建议

2025-02-21 11:18   浏览量:25477     来源:中国食品网

  焦伟侠:当下的竞争是体系化的竞争、 系统性的竞争

  焦伟侠提出川酒宣传工作五个方面具体建议

  2月14日,由四川省酒业协会牵总,会同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四川省酿酒协会组织召开的第三届川酒宣传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筹备工作联席会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会议参会各方达成了战略共识,川酒宣传优秀新闻作品评选工作由四川省酒业协会、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四川省酿酒协会共同为主办单位,每年持续举办,评选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流通协会。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酒业协会副会长焦伟侠出席会议,他表示,当下酒类行业的竞争是体系化的竞争、系统性的竞争。

  焦伟侠认为,无论是产业挖掘出的产业文化,还是市场模式、引领模式等,它是一整套的体系在竞争,如果单个去做肯定做不出结果。以茅台为例,茅台掌握着产业的话语权,抢占了战略制高点,同时在虚拟的资本市场,茅台也有它的最高点,如果拿川酒任何一个企业去竞争肯定竞争不过。

  焦伟侠表示:“目前川酒的销量还可以,产量也不错,但我们的利润和产业附加值并不高,为什么?就是我们的体系是割裂的、文化也是割裂的。但酱酒那边不一样,他们就像猫一样,当然也存在野猫,但无论是家猫也好,野猫也罢,人家是猫之间的竞争,但我们这边种类较多,一旦其中有一个出现问题,那整个川酒也就出现问题。”

  现在来看,成立四川省酒业协会时机正好,可以把六朵金花合力去变成一簇大花,川酒企业就是花瓣,一起合力就能开出最漂亮的花朵。

  与此同时,焦伟侠对川酒宣传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具体操作,即强意识、多载体、宽视野、大通量、可持续,坚持川酒宣传工作不动摇,走出川酒宣传独特道路,奏响川酒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1

  强意识

  四川是中国白酒最重要的产区,无论是酿造历史还是产业文化都底蕴悠久、博大精深,其内涵丰富、个性突出,如今正以独特的魅力引领着中国白酒的发展潮流。

  另一方面,中国白酒已经到了真正意义上规模化、体系化竞争阶段,过去企业的竞争也由单独的企业竞争转变为知名优质产区价值的整体竞争,于川酒而言,打造一个大的产区概念将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川酒产业的共同发展。

  同时,川酒未来发展向“产区化、品牌化、品质化”转型的趋势已是必然,加强川酒品牌宣传意识,提升川酒产区及产区浓香型白酒的影响力是川酒产区适应白酒行业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是第一方面,要有宣传意识和宣传责任感。

  2

  多载体

  川酒宣传不仅仅要在媒介上下功夫,同时还可考虑嫁接到各个产业,如影视、广告、歌曲、电影等,拿最近非常火的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如果当时川酒企业考虑到和该电影合作,或者是在电影里嵌入一点白酒元素,那结果或许就不一样。

  利用现在的媒介宣传可以将白酒的品牌价值传播给更多消费者的有效途径。但现在的宣传手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媒介上了,各行各业、各个具有传播的手段都可以作为载体去宣传,与消费者互动,了解他们的反馈,改善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川酒的知名度。

  3

  宽视野

  川酒宣传要打开视野,关键在于多元化、高端化和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品牌推广。既要做细做深文化主题,要以文化为魂提升各界消费者对川酒的认同度。

  同时,也要放开视野,借助高端媒体平台、参与全国性品牌推广活动以及加大产区宣传力度等多方面的努力去提升川酒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川酒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4

  大通量

  现在的经济时代是流量时代,谁有流量谁就有经济,谁就有效益,要想法设法使川酒的宣传获得大通面,从宣传媒介来看,要发动一切可发动的能量,搞好大通量的宣传。

  5

  可持续

  任何东西都要有坚持,有时候确实困难,但是恰恰困难的时候就是拐点,顶上去就会继续发展了,顶不上去就落后,这个叫可持续。

  川酒的宣传也是一样,白酒如今正处于调整阶段,但恰恰是这个时候,川酒宣传更要注重可持续,需要从多维度创新、品牌整体打造与长期战略规划三个方面入手,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川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内容摘自第三届川酒宣传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筹备工作联席会上的讲话)

  焦伟侠: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四川省酒业协会副会长

  文章来源:长江酒道

分享到:

上一篇:郎酒贴近市场快速应变 三大品牌事业部采取准公司制运行
下一篇:“赤水黄金笋”、“赤水红托竹荪”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现场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