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农牧 > 正文

由绿转金 粮仓丰盈 科技助力各地秋粮稳产又增收

2024-10-21 15:45   浏览量:26642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秋粮占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产量常年占总产量的75%,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今年我国秋粮面积继续增加,从南到北,水稻、玉米等秋收作物由“绿”转“金”,各地接好夏粮丰收“接力棒”。科技装备、先进种植技术以及贴心助农服务,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加丰盈。

农业科技进步显著

  夯实“大国粮仓”的根基,农业科技装备是支撑。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在耕、种、管、收四个环节,做到了智能化农机和新农技、新农艺相结合。

  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众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大田里,数台现代化收割机驰骋,扬起阵阵尘土,轰隆声中一排排玉米被快速压倒完成脱粒。今年汛期,辽宁省铁岭市多地迎来强降雨天气,部分农田受涝。铁岭市从8月16日起,开启针对玉米、水稻、大豆的“一喷多促”作业,喷施面积超过200万亩。在昌图县,一台台植保无人机依次升空,按照预设路线在玉米田上方匀速飞行,将白色的雾化药剂均匀地喷洒在玉米叶面上,为万亩玉米披上“防护衣”。

  “植保无人机作业走得直,使用成本也低于人工。”昌图县众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文说,得益于植保无人机作业,种植的3000多亩玉米病虫害风险大大降低,目前好的地块玉米亩产能达到1800斤。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三门镇月形村,工作人员将收割机连上云平台,随即操作平板电脑选择地块,点击开始,收割机开入稻田内,开展自主作业。在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系统加持下,各类农机便能在田间行走自如,按照规划路径有序作业,误差控制在2.5厘米以内。无人收割机作业时,高度精准的操作可将农机对稻苗的碾压率由40%降至12%左右,大大提高再生稻发芽率和产量。

  在山东省邹平市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里,智能农机大显身手。收割、转弯调头、卸粮,无人驾驶籽粒收割机来回穿梭,按照既定路线进行无人收获作业,顷刻间,颗颗饱满的玉米粒便从卸粮筒装入运粮车,干净利落。“不同于以往的普通农机,这台无人驾驶收割机依托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北斗卫星系统,可以实现精准定位,行驶路径更直、轨迹偏差更小,保证每一行玉米都能准确入仓,减少收获籽粒的破碎率和压倒率,实现提质减损。”潍柴雷沃拖拉机研究院智能驾驶首席工程师王辉介绍。

全力奋进提单产

  眼下,在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长岭镇赤湖村,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组织机械开镰收割,广袤的田野上一派忙碌的秋收景象。“我种植了700多亩水稻,湿谷亩产达到了1500斤左右,较上年亩均增产了50余公斤。”望着一辆辆堆满了稻谷的运粮车,种粮户邬星求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赤湖村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对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金山镇的海兰稻果香家庭农场负责人罗中海来说,今年秋收意义重大。就在不久前的一次测产中,他种植的水稻实现最高亩产801.4公斤,创下罗江区水稻高产新纪录。“今年我种了2500亩水稻,相比去年亩产提高了约10%。”罗中海说。

  单产提升,是今年四川粮食生产的关键词。在耕地面积提升空间有限的背景下,四川将目光聚焦到单产水平提升上,提出重点挖掘单位地块产量潜力,充盈“天府粮仓”。去年,四川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35公斤,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高于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但和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刘基敏说,四川水稻平均亩产比江苏低60公斤左右,单产水平仍有明显提升空间。

  今年四川将提升单产水平列为全省粮食生产首要任务,同时首次启动“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推动115个县(市、区)建设1000个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集中连片粮油千亩高产片,力争全省粮食单产再提高3公斤。

  建设行动效果如何?秋粮生产表现亮眼。“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要求各地通过科技支撑,优化匹配资源要素,转变管理方式,助力产量提升。在新品种新技术护航下,尽管今年秋粮先后经历连续降雨和高温极端天气,但表现依然优异。其中,在泸州市泸县潮河镇五谷寺村,200亩百亩超高产攻关片中稻平均亩产782.21公斤,超过目标产量30多公斤;在自贡市荣县双石镇黄家村,玉米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589.2公斤,较去年高出30多公斤。

助农秋收“零距离”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截至10月上旬,全省累计收获秋作物10819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2.5%,其中秋粮收获717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4%。除沿黄水稻、晚茬红薯、倒茬蔬菜外,河南秋收工作基本结束。

  为确保“三秋”期间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到位,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河南省2024年“三秋”工作方案》,成立综合工作、气象服务、交通保畅、农机工作、农资打假5个工作组,统筹农业农村、气象、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石化石油等部门力量,全力保障“三秋”生产顺利进行。

  针对今年“三秋”叠加国庆假期集中出行因素,河南交通部门对8个易缓行路段、4个重点枢纽、10个大流量收费站预置应急力量,动态设置保通驻点285处,投入驻点人员1894人,机械装备493台;公安部门对有组织的机收车队采取带道通行、接力护送等措施;气象部门加强“三秋”信息服务工作,利用气象服务平台发布气象、安全提醒、机收指导等信息;全省上下通力合作,为农机调度、秋作物及时收获提供了关键助力。从生产调度情况看,今年全省玉米机收率94.6%、水稻机收率97%、花生机收率83.9%,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黄榆乡王家街村的田间地头,有3个“红马甲”驻村工作队人员格外显眼。他们与农民群众一同收割玉米。据了解,该村村民程守信为脱贫户中的残疾人,劳动能力弱,母亲还体弱多病,每年秋收的时候都是雇人。自从来了驻村工作队,工作队人员已经连续四年帮程守信家收玉米。此次秋收,他们又为程家节省雇人费用约1500元。

  (本报综合整理)

分享到:

上一篇:全面构建健康、营养、可负担的膳食体系新格局
下一篇:广元市开展全市农村经营管理重点工作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