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头条 > 正文

乡村振兴看四川:探寻巴人生态食材 创建巴人生态美食文化之都

2024-08-20 10:30   浏览量:2144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乡村振兴看四川系列报道:

  探寻巴人美食生态食材之源,创建巴人生态美食文化之都。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国发【2024】18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食文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展示宣汉县生态特色产业产品特色,推进“生态食材+美食文化+巴文化”多产业融合发展,丰富“生态美食文化”内涵,提升宣汉生态特色农产品和当地特色餐饮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群众的满意度。

  近日,宣汉县餐饮协会在县商务局的工作指导下,邀请农业科技社领导和美食文化研究专家、四川省旅游学会川菜美食文化专委会主任胡晓远教授、秘书长贾承朋等一行,组成考察组到宣汉县实地调研生态食材和美食文化。

  草饲之美,味之根本

  大成“蜀宣花牛”生态养殖成效显著

  8月14日上午,专家考察组成员,宣汉县商务局局长邹利、副局长石秀丽,宣汉县餐饮协会会长赵小莉、常务副会长彭春和宣汉县相关单位领导同志,一起到宣汉县大成镇“蜀宣花牛”产业养殖基地考察调研。

  宣汉县大成镇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山川秀美,碧水环绕,绿意盎然,这里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成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带动了村民的增收致富。这里孕育着顶级畜牧品--蜀宣花牛。作为中华牛种的璀璨明珠--蜀宣花牛的养殖基地,基地依山傍水,远离尘嚣,清新的空气与纯净的水源为每一头蜀宣花牛提供了最天然的滋养。四季分明的气候,使得牧草生长茂盛,种类繁多,为蜀宣花牛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天然饲料,确保了其肉质的鲜美与营养的均衡。

  调研组一行参观了缘满集团公司的蜀宣花牛种牛场、蜀宣花牛育肥基地、优质牧草种植基地、有机肥加工场地和科研大楼。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详细介绍。该公司2021年4月通过招商引资落地发展,现已出栏肉牛3500余头。占地200余亩,养殖规模5000头,目前是全省农区单体规模最大的牛场,目前存栏近4000余头。自入驻大成镇马滩村以来,先后投资上亿元用于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牧草基地建设等,目前已存栏蜀宣花牛2000余头,采用种养循环,牧草加精料喂养,保证肉牛的品质。建成5000头规模的蜀宣花牛育肥基地和10000亩的牧草种植基地,目前已种植牧草5000多亩。

  产业养殖基地的负责人介绍道:“在蜀宣花牛的养殖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体系,从饲料配比、疾病防控到日常护理,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同时,我们比较注重生态循环,通过粪便处理系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蜀宣花牛养殖基地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牛的生长、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确保每一头牛都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下健康成长。这种科技与传统相结合的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更提升了蜀宣花牛的品质与口碑。在这里,每一头蜀宣花牛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与人类智慧的结晶。

  考察组一行深入养殖区,亲眼见证了从牧草种植到肉奶牛养殖的全过程,深刻体会到“好食材源自好生态”的真谛。蜀宣花牛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更是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

  牛场运营3年,3年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翻翻。也是达州市去年唯一两个村集体经济率先突破100万的村之一,为了增加群众收入,今年要把这个村建成能繁母牛基地村,保底推进“两个3”,既:至少建成三千个平方的圈舍、至少30户群众,实行分散养母牛,集中育肥牛,也可以说是“借鸡下蛋”模式。

  药食同源,健康之道

  龙森中药材产业种植价值大

  随后,考察组一行来到了龙森中药材产业种植基地。 步入种植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郁郁葱葱、井然有序的中药材田。阳光下,各类中药材茁壮成长,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调色盘,色彩斑斓而又和谐共生。一到基地,专家们就穿梭于药田之间,细致观察并认真询问着每一种中药材的生长情况和药用的价值。在巴人美食文化中,食材不仅要美味,更要兼顾健康与养生。中药材与食材的巧妙结合,不仅丰富了菜肴的口感层次,更赋予了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体现了巴人“食疗同源”的生活哲学。

  四川省龙森中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位于四川省宣汉县普光经济开发区方斗食品工业园区。是一家主要从事道地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具备完整中药材产业链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省级林草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拥有国家专利10余项,先后荣获达州市首家国家科技部备案的“星创天地”、四川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企业、四川省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四川省林源培育长期科研基地、达州市科技创新奖、达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多项殊荣。

  在考察过程中,企业负责人杨总详细介绍了药材从种子选育、土壤改良、生态种植到采收加工的全链条质量控制体系,每一环节都凝聚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公司种植面积8万余亩,覆盖宣汉县、万源市、开江县、通川区、达川区36个乡镇53个村,拥有三墩乡大窝村高山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观山乡修缮村千亩林下示范基地、红峰镇桥河村、峰城镇寨扁村和天龙村中药材育苗基地、大成镇、双河、通川区碑庙镇以及开江县梅家乡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基地种植有云木香、厚朴、黄柏、木瓜、玄参等品种,带动种植户10000多户。

  已建成年生产能力6000吨的中药材饮片加工厂,其中生产车间占地面积约20亩,已建设有中药材提取物和饮片车间、膏方丸散车间、配方颗粒车间、中药代煎车间、一体化药食同源生产车间。未来3-5年,公司力争总资产达到3亿元,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创利税3千万元。

  匠心独运,美食传承

  徐鸭子非遗工坊传承美食文化

  考察组一行到了宣汉县久负盛名的徐鸭子非遗工坊。徐鸭子作为宣汉县乃至四川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其背后承载着的是几代人的智慧与汗水,以及对美食艺术不懈追求的执着。在新一代掌门人徐女士的热情接待下,步入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工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诱人的卤香,瞬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关于味道与传承的故事之中。

  总经理徐静是徐鸭子制作技艺的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向考察组一行娓娓道来这项技艺的悠久历史。她介绍道,徐鸭子之所以能够历经多年而不衰,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选材上的严格把关。从鸭子的挑选、腌制、晾晒到最终的卤制,每一步都蕴含着匠人的精心与智慧,确保了每一只徐鸭子都能达到皮脆肉嫩、香味四溢的绝佳口感。

  徐女士还特别强调了“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她告诉我们,在制作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以适应现代人的口味和需求,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生态食材,健康美食的基石

  生态食材才是健康美食的基础,无论是蜀宣花牛的草饲之美,还是龙森中药材产业基地的药食同源,亦或是宣汉徐鸭子的匠心传承,都充分展示了巴人美食文化的魅力与深厚底蕴。只有尊重自然、珍视生态,才能让中国美食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宣汉长期对生态的保护,对大自然的敬畏,宣汉牛、药、果、茶、菌等特色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生态食材特色农产品走向了全国。蜀宣花牛成为全国牛产业的一张响亮名片,宣汉脆李、茶叶、中药材种植加工、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初具规模,乡村振兴依靠特色产业先行发展在宣汉得到生动的实践。

  (农业科技报四川报道)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酒庄需要在个性与共性特色和创新中彰显更大价值
下一篇:四川省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会参与巴塘光彩青少年夏令营开营暨捐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