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4 16:51 浏览量:24669 来源:中国食品报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地处北纬40度黄金奶源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呼和浩特市“中国乳都”的亮丽名片。
6月1日世界牛奶日,记者走进了“中国乳都”,见证了这里的乳业从种植、育种、养殖、生产、科研等全产业链,正在兴起创新之风。
在种植端,草业被称为“乳业第一车间”。初夏,敕勒川生态绿廊生机勃勃,这里的近万亩紫花苜蓿草将迎来今年第一茬收割。“它们不仅是奶牛的优质口粮,还有着强大的固碳能力。”伊利集团副总裁韩飞说,伊利还通过提高奶牛饲料转化率,在保障奶牛营养需求的同时,降低奶牛的甲烷排放,做到从源头减碳。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全面实施饲草研究与优质饲草种植攻关,开展优质苜蓿、青贮、本地化粗饲料等应用推广。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局长高涵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145万亩饲草料基地,牧草综合自给率达到80%。
在育种端,实现奶牛种源自强。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发挥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服务、良种奶牛等方面优势,持续开展国内家畜繁育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前,当地已建成2个国家级奶牛核心育种场、1个种公牛站、16个奶牛扩繁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性控冻精生产基地。
在养殖和生产端,过往由于缺乏前沿技术,对奶牛的管理仅凭饲养员的双腿和双眼,养殖场效能低、利润薄。如今,依托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智能化、数字化设备已在呼和浩特市各大乳企得到应用,为奶牛打造了舒适、安全、健康的养殖环境,提升了原奶品质和单产水平。
在伊利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1.2万头奶牛住上了“大别墅”。成群的奶牛借助饲喂机器品尝营养午餐,水足饭饱后头枕水袋躺在床垫上休憩。在蜂蜜香气的吸引下,一头头奶牛走向无人挤奶机,在那里机械臂灵敏地进行消毒、套杯、挤奶,新鲜牛奶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143个,奶产量突破200万吨,生鲜乳主要质量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涵说。
在科研端,以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平台,有力支撑了全市乳业高质量发展。该中心自2022年获批以来,已集聚10余名院士和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围绕奶牛育种等内容,累计研发出98项技术成果。其中一项成果的应用,使得高产奶牛性别控制胚胎生产技术实现了更新迭代,胚胎牛年单产达到14吨牛奶,提高了50%。“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努力把呼和浩特市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乳制品研发生产基地。”高涵说。
目前,呼和浩特市拥有产业集聚度和活力一流的乳业全产业链,不仅培育出伊利、蒙牛两大千亿级乳品加工企业,更汇聚了193家规模以上乳制品相关企业,2023年当地乳业全产业链营收达2560亿元。
(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青海乌兰驼乳产业闯出发展新路
下一篇:《绵羊生乳》团标本月25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