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4 15:50 浏览量:28851 来源:中国食品报
近日,付龙云驱车近5小时,从山东济南赶到了360公里之外的招远市。当天,在2023年度豌豆蛋白、粉丝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研讨会上,作为长期服务该市的科技特派员,他与同行们分享了团队的新技术、新成果。
招远是龙口粉丝的发源地和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正因为此,中国农学会授予招远“中国粉丝之都”称号。近年来,当地引入现代工艺,不仅将淀粉加工成粉丝,还提取原料中的蛋白生产高价值蛋白粉,粉丝、蛋白粉并重,形成了“提取淀粉—粉丝加工—分离蛋白—提取膳食纤维”的产业链条。
这一产业链看似完美无缺,然而,科技特派员、招远粉丝产业链“链长”李彦深入调研上述链条之后,发现了问题:当地粉丝原料依赖进口,深加工创新能力不足,废弃物利用不够。
作为“链长”,她聚合山东省农科院内外科研力量,与当地粉丝加工龙头企业、行业主管部门一道,组成跨单位、跨专业、跨领域的“粉丝科特派团队”,从前端种植到中端加工,再到末端处理,沿着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科技特派员组团介入,“垃圾”变成了“宝贝”
放在之前,让烟台双塔食品有限公司当家人杨君敏最头疼的一件事是废弃物利用。在他看来,粉丝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废弃物。处理废弃物成了一大难题。
李彦表示:“粉丝废弃物产生量大、成分复杂、易腐败变质,且缺乏高效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在科技特派员身份之外,李彦是山东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团队首席专家。在她的团队里,科技特派员、博士付龙云研发了去除粉丝加工废弃物恶臭气味的复合除臭剂,同时,采用“酶解—微生物发酵复合消化技术”处理高浓度粉丝加工有机废水;科技特派员、博士井永苹研发了粉丝废水全量还田技术及典型农作物精准水肥管理技术……
在3年时间里,这支科特派团队以粉丝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通过创新研发粉丝废弃物好氧发酵技术,将堆肥发酵产物变成了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与企业原有的传统技术相比,成本可降低约100元/吨。此举不但消除了臭味来源,还丰富了产品类型。
他们研发的粉丝废水全量还田技术为招远农业发展补充了珍贵的水资源,并持续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元素。复合除臭剂的研发使用,可在气浮工艺、烘干产品中有效降低臭气产生量,在中试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氨气、硫化氢等臭味物质的产生量均降低95%以上,解决了困扰周边民众的臭气散发问题。
2020年8月以来,无论是李彦,还是付龙云、井永苹,这些科技特派员全脱产或半脱产,全身心投入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难题中,直至为问题找到答案。
付龙云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真正地深入企业生产,才能深刻了解到行业存在的真问题,找到科研与生产的结合点,才能精准施策,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片面。”
沿着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粉丝链条“变长了,升值了”
豌豆是制作龙口粉丝的传统原料之一。科技特派员、山东省农产品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同成调研后发现了问题:传统豌豆及粉丝加工工艺原料利用率低下、高端产品匮乏、产业链条不完善。
针对上述痛点,他和同事李延琪开发了豌豆基低GI(即低升糖指数)食品,创新豌豆功能低聚糖提取技术,增加高端产品附加值,由此,粉丝链条“变长了,升值了”。
面对粉丝加工企业的原料——豌豆依赖进口的现实,来自山东省种质资源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们出手了。
他们筛选出适合本地化种植的豌豆品种并进行系列栽培试验,摸清农艺措施、水肥运用等关键节点,形成适合当地特点的豌豆栽培技术,保障了供应链安全。
无论是李彦团队,农产品研究所的徐同成、李延琪,还是来自种质资源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们,他们都来自山东省农科院,多学科、多专业、跨领域地为粉丝产业服务。
在李彦看来,完整粉丝加工产业链的打造,除了要包含前端种植、中端加工、末端处理,还应涵盖特色品牌打造、文化旅游传播、绿色有机理念宣传等第三产业的培育工作。
这正是科技特派员、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招远指挥部指挥长王祥峰的研究领域。他主持山东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基于豆类深加工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项目,并统筹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烟台循环农业产业服务团创新力量,以粉丝加工产业链为主线,以县域经济为单元,研究探索高效生态农业融合发展路径,构建县域循环农业模型,总结特色模式经验,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参考借鉴。
科技特派员的努力,招远农业的主管部门看在眼中。
“粉丝产业链向农业不同领域的多维度延伸非常必要。”招远市副市长李杰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支撑,特别是离不开产学研有机结合。如今,科技特派员的介入为招远粉丝产业链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