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乳饮 > 正文

量多价低 中国奶源供需迎来新周期

2023-04-04 15:08   浏览量:11166     来源:中国食品报

  本报讯(记者 杨晓晶)近日,北京市奶业协会第八届会员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面对人口出生数量下降等趋势,业内人士分析并指出,我国奶源供需将进入新周期。

  据北京市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郑建强介绍,2020年时我国生鲜乳产量已经开始增加,到2022年达到3932万吨;这3年里新建扩建牧场201个,新增奶牛140万头,预计满产将新增产700万吨生鲜乳。

  “未来2—3年内我国奶源供给总量将继续维持2020年开启的数量增长模式。”郑建强据此分析指出,从2019年开始,我国奶源供给进入集团养殖“一体化”模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比例大幅增加,前10名养殖场生鲜乳产量和占比不断提高,2022年时达到934万吨,占比为23.8%。

  与此同时,生鲜乳收购价格进入探底周期走势。“2007年12月、2013年12月、2019年12月、2021年8月的奶价曾在波动中达到高点。从目前奶价看,应该是进入下行通道。GDT全脂奶粉拍卖价格也验证了这一趋势。”郑建强指出,在新周期下,中国奶源仍然将面临很多挑战。

  首先,国内奶源基地区域布局更加“南北不平衡”。据了解,2021年,我国生鲜乳占比中内蒙古最高,为18.3%,黑龙江为13.6%,而南方地区占比非常低,如湖北才为0.3%,但在液态奶产量上湖北占比为4%,而内蒙古和黑龙江地区的液态奶产量平均占比则分别为5.3%和12.3%,“即产奶多的地区未必是液态奶生产量高的地区,并且这种趋势还会加剧。”据郑建强分析,根据统计,2022年,我国各区域新建扩建牧场设计存栏占比为:华北60%、西北20%、东北7%,北方合计87%。“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2—3年内这些地区的鲜奶产量还会越来越多,所以北奶南运是必然的选择。”

  其次,我国奶源供需季节性“剪刀差”将长期存在。事实上,全世界的奶业奶源供需都有周期,但这种周期性过剩并非不可避免。西方发达国家乳制品结构呈多样化,大量原奶会被加工成奶酪,延长乳制品的销售时间,具备较大的季节缓冲能力。例如美国和德国液态奶产量只占乳制品总量的20%左右,其他固体乳制品占比很高,尤其是奶酪,产量折合生鲜乳比例达到50%左右。而我国液态奶产量能达到乳制品总产量的80%左右,乳制品加工缺乏时间弹性。

  未来一段时间,奶源供过于求的情况还将持续。随着我国奶业单产的提升、前两年奶牛存栏量的增加,2023年商品原奶产能最高可能达到每天8.7万吨,如果将生鲜乳需求增速按5%计算,每天仍有4000吨的过剩产量。预期今年4—6月乳企喷粉量将维持高位。

  生鲜乳供过于求,导致了奶价持续下跌。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监测,今年2月奶价为4.02元/千克,环比下降0.12元,同比下降0.2元。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3月第3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99元/千克,比前一周下跌0.5%,同比下跌4.8%。从全球来看,欧盟27国、美国、新西兰等地区的奶价在2022年均见顶回落,预计今年国际奶价呈共振走低的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乳制品消费量增长或将出现拐点。郑建强介绍,2022年,我国人口已经出现了负增长,年人均表观消费量(折合生鲜乳)出现了下降拐点。根据凯度数据,2022年我国液态奶市场规模为1615亿元,同比下降0.6%;电商数据液态奶销售总额270.71亿元,同比下降3.46%。另据一些企业财报显示,液态奶收入均同比下降。

  同时,乳制品进口的“量跌价涨”导致我国奶源发展或将出现新“窗口期”。据介绍,2022年,我国进口乳制品折合生鲜乳的量出现下降,同比下降14.9%,但折合生鲜乳的价格出现上涨。今年1—2月进口量还在延续下降趋势,同比下降29.5%,因此预测全年的乳制品进口量仍将是下降状态。

  由此可见,我国奶业不确定性风险或将加剧。面对人口出生数量下降、奶源供需新周期的到来,北京奶业协会会长、首农食品集团副总经理常毅常毅建议奶业在如下方面进行调整:第一是奶牛养殖需要更加精细化,最大程度地节本增效,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二是奶产业相关企业要回归到生产的本质,注重科技创新,提高产品性价比;第三是乳制品消费要回归牛奶的本质,除功能性乳制品适度高端外,其他乳制品的价格应该更加平民化。

  《中国食品报》(2023年04月04日08版)

分享到:

上一篇:酉道酒业品质出圈 IWSC国际大奖赛再获“双银”
下一篇:加拿大修正酸奶油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