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1 15:10 浏览量:24529 来源:中国食品报
笔者发现,在对涉及保健食品的违法案例报道中,常常有一些说的根本就不是保健食品的事。由此,在一些消费者的心目中形成了“保健食品市场假货盛行”的印象。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首先,国家对保健食品有着最为严格的审批和监管。数据显示,保健食品的国检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其次,市场方面显示,保健食品假货比率极低并且数量在不断下降。再有,企业的诉求显示,卖假货是一个风险最大、档次最低且被行业唾弃的违法行为。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谋求高质量发展才是保健食品行业的大势。
当前阻滞保健食品健康消费的主要障碍不是假货的困扰,而是消费者对产品功能的认知,在很多涉及保健食品的违法案例中,基本情节都是消费者不懂得保健食品、药品、有毒有害食品、非食用物质的区别,才购买了假冒伪劣的保健食品。比起鉴别产品的真假,消费者更加关心的是保健食品有什么用。而这也是造成不少消费者把保健食品当药吃的痛点,不少经营者过度关注营销话术的热点。
必须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知道需要并愿意购买保健食品,也知道认清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但是却不懂得如何正确消费保健食品。这就需要监管者把宣传科普的重点从如何拒绝假货转向如何理解产品的功能。对于消费者而言,明白了保健食品有什么用,明白了保健食品怎么“有用”,也就明白了没有起到应有功能的或者有副作用的产品就是假货,而企业也就无须来澄清自己。
健康中国的蓝图越来越清晰,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保健食品市场越来越繁荣,对于保健食品的宣传已经到了从“知其然”升级到“知其所以然”。“明明白白消费保健食品”这个口号,说的内容大多是保健食品存在的违法行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欺诈案件,通过这些,消费者仍不能明白保健食品有什么用及怎么用。
顺应时代、顺应需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宣传保健食品的真实属性,是监管部门的责任和行业的使命。
(晓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