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6 15:08 浏览量:26107 来源:中国食品报
本报记者 袁国凤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63.69分提升至80.61分,整整提升了17分。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由第35位提升至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近日举办的2022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上如是表示。
加强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申长雨表示,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建设全面加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按照中央部署,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现了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等集中统一管理。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司法体制改革,最高人民法院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法庭,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纵深推进,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参与完成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章节谈判并做好生效实施等,有力服务了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最高人民法院立足新发展阶段,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量、审判效率和司法公信力,着力优化创新创造创业法治环境,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表示,2013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247.9万件,审结239.6万件。其中,2021年一审案件受理数量将近60万,较上一年增幅达23.5%。最高人民法院始终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种源种业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妥善审理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高新技术案件。
贺小荣介绍,全方位司法保护体系进一步健全,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党中央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反不正当竞争法司法解释,及时回应新领域、新业态的司法需求,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专业化审判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面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三年试点完成,充分发挥集中管辖全国范围内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上诉案件优势,审理一大批涉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案件。我国已成为审理专利案件最多的国家,也是审理周期最短的国家之一。
“检察机关主要围绕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宫鸣表示,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协调配合,确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检察机关依法办理了一大批案件,形成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强大震慑。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7800余人,同比上升9.2%;提起公诉1.4万余人,同比上升15.4%。今年1—3月,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700余人。聚焦重点领域,大力配合农业农村部、海关等部门开展打击侵权假冒犯罪专项行动,与公安部、国家版权局等部门联合挂牌督办60余件重大侵权盗版案件。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检察机关开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一体解决刑事责任追究和民事责任承担,有利于减少当事人诉累,缩短诉讼周期,提高维权效率。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做实企业合规推动社会治理和全面落实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制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北京在全球科技城市集群榜单中排名全球第三。截至2021年底,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5件。”北京市副市长殷勇表示,北京从优化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打造知识产权多元保护格局、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等4方面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推进各项工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
“需要我们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快的行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各项工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申长雨表示,要共同推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要与时俱进地完善已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要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区块链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更好适应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发展需要;要加强传统知识、民间文艺、遗传资源等我国优势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制定。
“共同推动知识产权的平衡保护,特别是这些年不断出现的专利非正常申请、商标恶意抢注囤积、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和‘碰瓷式’维权等问题,我们要共同打击和规制这种行为,构建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申长雨补充道,还要共同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及国内外知识产权平等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务。”贺小荣表示,最高法将着力加强对创新的保护,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注重科技激励,依法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及创新主体合法权益。着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健全完善反垄断裁判规则,加强平台经济、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司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服务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完善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全面总结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三年试点工作情况,巩固深化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运行成果,推动该机制进一步改革完善。着力推动健全知识产权全链条协调保护格局,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协同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强化协同治理效果。推动知识产权诉讼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对于恶意诉讼等案件的规制力度。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自觉融入国家创新发展大局,系统整合知识产权检察职能,探索完善检察履职方式,建立健全检察体制机制,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质效。”宫鸣表示,一方面,积极融入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加强与中央宣传部、全国“双打办”、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共同推进专项行动,形成保护合力。另一方面,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2020年11月,最高检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集中统一行使知识产权检察职能,北京、天津、陕西等22个省级检察院积极跟进,开展知识产权检察集中统一履职,以机构专门化、队伍专业化、职能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带动知识产权检察履职能力快速提升。检察机关将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依法能动履职,强化综合保护,推进诉源治理,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保障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但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巩固优势、开拓创新,推动首都知识产权工作提质增效。”殷勇表示,北京市将对标国际一流,扎实推动纲要和规划落实,做好局市会商议定事项任务分解,高质量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任务落地和“两区”知识产权全环节改革,对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研究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优化行政司法衔接机制,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友好的营商环境,为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上一篇:中国饮料行业践行低碳制造树起标杆
下一篇:上海全面加强疫情期间食安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