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 10:30 浏览量:26490 来源:中国食品报
本报讯 (记者杜涛)2月25日,以“激发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1贵州茶业科技年会暨茶叶加工技术提升学术交流会在贵州师范学院召开。来自贵州科研院所、贵州高校的8位茶叶专家作茶叶专题报告,报告涉及贵州茶树栽培、贵州古茶树利用、茶叶加工、茶文化等多个方面。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小琴作《贵州早春茶鲜叶香味物质特点及生态调控因子初探》专题报告,张小琴根据不同等级、不同时期茶鲜叶香味物质的差异及特点,提出五日积温、五日温差、空气平均湿度是影响早春茶鲜叶芳香物质形成的主要生态因子。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助理研究员刘忠英作专题报告《贵州绿茶“浓爽味”滋味特征物质筛选及呈味特性研究》,从贵州绿茶主要特征滋味物质单体的呈味阈值、呈味浓度和强度、呈味拟合分析,筛选出主要呈味物质及其特性。
贵州大学、贵州古茶树保护与利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牛素贞作专题报告《贵州两江流域对栽培型古茶树种质资源传播与进化关系的影响》,从贵州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类型和规律介绍了贵州两江流域对栽培型古茶树种质资源传播的影响。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创新团队助理研究员方仕茂作的专题报告《古茶树红茶品质形成研究》,采用靶标组学技术解析了沿河乔木型和灌木型古茶树的鲜叶品质差异,揭示了沿河古茶树红茶加工过程特征代谢物的含量变化。运用电子舌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探究茶汤甜醇滋味形成的物质基础,并讨论了基于特征代谢物质变化判别加工工序的可能。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经济与茶文化研究室负责人胡伊然作专题报告《当代中国茶文化审美嬗变与思考》,从当代中国茶文化的审美转向及审美构成探讨茶文化的美学价值,反思当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贵州大学博士董醇波作专题报告《赵司贡茶根际真菌多样性调查与“菌促茶”应用技术展望》,根据所调查的赵司贡茶根际真菌的组成及多样性,提出多个物种对茶树的生长及代谢物的合成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贵阳学院谢文钢在会上作了《茶树机采品种筛选试验报告》,该报告对新梢芽叶特征、采前芽叶组成、机采产量和机采后芽叶机械组成等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马边绿1号、川茶2号、中茶108和福鼎大白的发芽整齐度、生长势、完整芽叶率、持嫩性、生长势旺盛,适宜机采的结论。
此次茶业科技年会由贵州省茶叶学会、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贵州大学茶学院主办,已经成为贵州茶行业的重要活动,至今已持续举办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