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4 16:03 浏览量:17139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记者 顾雨霏
白酒行业监管趋于严格、葡萄酒市场出现恢复性增长、啤酒市场开启新一轮大洗牌……回眸2021年,逐渐摆脱了疫情影响的中国酒业不断演变,机会和挑战并存。为探寻酒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酒业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本报立足2021年中国酒业的关键事件,分品类进行梳理回顾。
标准化进程加速
2021年,白酒标准化建设迎来重要节点。2021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白酒工业术语》《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重新对白酒的定义进行了规范。新国标明确白酒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将调香白酒从白酒分类中剔除,明确其属于配制酒;明确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不得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这是继1994年第一次发布、2008年第一次修订后,《白酒工业术语》迎来的第二次重大修订。
标准细化更新,相关规定也在完善。2021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白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提出,生产年份酒的企业应建立年份酒质量安全标准,年份酒标签应如实标注所使用各种基酒的真实年份和比例;白酒标签不得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
“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没有现代化的标准体系,就无法实现新时期酒业的长久繁荣”,已成酒业共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酿酒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白酒标准体系建设在政府引导、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三重推动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奠基阶段、从有到优的发展阶段以及现阶段全力推进的从优到精的高质阶段。标准逐步明晰,监管一再收紧,秩序走向正轨,虽然有中小企业或将面临“阵痛”,但长远来看,这将打破行业长期以来泥沙俱下的局面,为行业创造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环境,为企业稳步发展和创新升级提供重要抓手,引领行业行稳致远、永续发展。
酱酒市场回归理性
2021年,酱酒仍是绝对的主角。在茅台的引领下,酱酒军团的阵容呈几何式发展,“染酱”成为一种新时尚。2021年3月,修正集团宣布旗下修正酒业“杀”进茅台镇;4月28日,海南椰岛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椰岛酒业拟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糊涂酒业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计划未来5年内投资50亿元;4月30日,烟草企业五叶神集团同仁怀市签订投资协议,加入酱酒赛道,正式启动厚工坊酒业年产5000吨酱香型白酒生产项目;5月19日,融创携手环球佳酿豪掷100亿元,4年规划产能4万吨……
转折发生在2021年8月下旬。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白酒市场秩序监管座谈会,主要针对资本围猎酱酒以及茅台酒价格高涨如何控制的问题进行讨论。据报道,监管部门对资本围猎白酒的措辞十分严厉,这给滚烫的市场泼了一盆冷水。2021年10月举办的第105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经销商对酱酒的热情明显降温,“冷静”“理性”成秋季糖酒会期间常出现的词语。2021年10月15日,众兴菌业公告称,收购贵州茅台镇圣窖酒业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事宜终止;10月20日,吉宏股份也公告称,收购贵州钓台贡酒业不低于70%股权事宜终止。
市场波动,“酱酒热降温”的说法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降温并不等于遇冷,只是回归理性的表现,不会影响行业本身良性的发展。目前来看,酱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已经开局,行业将快速进入到品牌竞争阶段,中小品牌突围难、劣质酱酒逐渐出局会是大趋势,有足够优质酒的中大型品牌则会享受更多行业红利,专注提品质、强品牌,这是酱酒企业谋求自身品类突围和市场突围的必经之路。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酱酒热潮下,不少新兴酱酒品牌盲目扩产,大量投机主义者涌入酱酒市场,酱酒行业需警惕品质危机以及不稳定的供求关系。
“涨价潮”贯穿全年
“涨价”是2021年白酒行业的另一个高频词,从年初到年末,白酒企业上演了一场提价“接力赛”。
2021年年初,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剑南春、水井坊等多家酒企发布涨价通知,古井贡酒甚至对旗下20多个系列的产品价格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上调。年中,今世缘、西凤和金沙酒等酒企上调产品价格。下半年以来,涨价范围更广,大量次高端名酒企业参与到涨价的浪潮中。年底旺季来临之前,2021年的“涨价潮”达到了顶峰,五粮液、顺鑫农业、珍酒等10余家酒企官宣提价。
2021年,白酒涨价呈现出范围广、频次高和幅度大的特征。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酒类消费正在向头部名酒企业集中,这些企业拥有更大的渠道议价权。而名酒企业调价具有一定的联动效应,一家名酒企业上调价格,其他名酒企业往往紧随其后,借涨价抢占价格带和维护自身品牌价值。区域性酒企的调价中,主要是对高端或次高端系列产品进行价格上调,这类白酒的调价动机与头部酒企的核心产品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头部名酒核心产品受众更广,品牌价值更高,因此市场更容易为其涨价“买单”。而区域性酒企对其高端或次高端产品进行调价,效果如何、能否成功,还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投融资势头不减
中国资本市场从未如此因白酒而“躁动”。中恒集团、吉宏控股、众兴菌业、中锐股份、来伊份……2021年,宣布或被传出“饮酒”的上市公司达数十家之多。
有跨界投资,也有圈内并购。自2021年1月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45.3亿元拍下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70%股权,复星系白酒版图再扩大后,2021年的酒业并购大戏不断:3月,修正药业旗下修正酒业与茅台镇酒企洽谈,并先后考察了华商酒业、神龙酒业、宋代官窖等;8月,华润啤酒正式“接手”景芝;9月,古井贡酒收购贵州仁怀茅台镇珍藏酒业有限公司60%股份;11月,贵州醇持续了近4个月、声势浩大的并购案正式落幕,贵州醇完成了对蔺郎酒业、贵州青酒的收购。
2020年,白酒行业资本涌动;2021年,投融资热度不减。疫情影响下,资本市场一度低迷,而白酒行业因其抗风险能力较强、利润较高等优势,成为资本方加大产业布局、提升收购方业绩以及区域资源整合的重要筹码。不过,资本运作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可锦上添花也可带来伤害。一方面,并购后的整合是首要难题,企业要考虑是否能够承受住产能扩大带来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在监管层面强调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不当套利的大背景下,酒业与资本的结合如何达成双赢,而非一方的短期逐利,需要谨慎思考和操作。
老酒市场日趋规范
2021年,火热的老酒市场迎来了“定海神针”。2021年11月,由中国酒业协会制定的T/CBJ2202-2019《陈年白酒鉴定规范》和其他111项团体标准,被列入2021年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并进行了公示。该标准在陈年白酒定义、陈年白酒鉴定基本条件、申请、鉴定与监管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为专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了依据。
迈入“十四五”,中国酒业进入了产业转型和品质升级的加速期,陈年白酒已经成为卓越品质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收藏老酒、品味老酒、研究老酒,“存新酒喝老酒”正在成为新的酒类消费时尚。与此同时,以假乱真等行业乱象也开始出现。团标的发布将助力行业正本清源,有效促进酒类交易的诚信规范,推动老酒鉴定、收藏、交易的阳光化、规范化,促进老酒品类在酒类消费市场和收藏市场中实现更大发展。
头部企业换帅
白酒龙头企业的“掌舵者”变更,历来为业内关注。
2021年8月30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相关文件,推荐丁雄军为贵州茅台董事、董事长人选,建议高卫东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
比茅台动作更早,洋河股份2月23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张联东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
清香型白酒龙头山西汾酒同样发布了换帅消息。2021年12月19日,山西汾酒发布公告称,因到龄退休,李秋喜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袁清茂出任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山西汾酒党委书记。
正所谓“换人如换刀”,换帅改变的是企业的头脑与思维,相比于局部性、事务性的调整,更换决策者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而头部酒企换帅,不仅会对当事酒企产生深层次的变化和影响,也将影响全行业的走向,甚至触动行业格局。此外,茅、洋、汾的三位新帅均为“空降兵”,人事更迭的背后还折射出了当地政府对酒业发展规划、酒企如何更好推动地方经济的全新思考。
申遗获得政府支持
白酒申遗的脚步从未停下,2021年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2021年6月,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发布消息,为推动中国白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该发展中心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酒业协会等以及五粮液、古井贡酒、李渡、汾酒、茅台、泸州老窖、洋河7家名酒企业组成了中国白酒联合申遗筹备会,并达成《中国白酒联合申遗共识》,将尽快建立工作机制,开展具体申遗工作。
2021年8月,工信部网站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834号建议的答复》称,工信部赞同推动中国白酒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酿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酒文化遗产是中国酿酒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传统酿酒技艺和老作坊等白酒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传承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工业的典型代表,白酒工业是集物质、精神、制度于一体的活态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白酒如能申遗成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白酒参与世界酒类市场的竞争。近年来,国内多家知名酒企负责人在各种场合为白酒申遗摇旗呐喊。如今,得到工信部的支持,无疑是重大利好。至此,白酒申遗不再是酿造企业的“孤军作战”,而是获得了国家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定调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一整套与之相配套的工作开展。正如中国酒业协会所呼吁,“白酒申遗不是任何一个企业的责任,也不是哪一个品牌的义务。为此,我们必须拧成一股绳,协会牵头,企业同心,团结才有力量,才能让世人了解白酒精妙绝伦的酿造技艺,也让更多的人看到行业为申遗做出的努力与决心。”
产区概念热度提升
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白酒主产区地方政府开始在一系列规划中释放出对产区概念的重视,旨在增强产区白酒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2021年2月,贵州省发改委发布的《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以“百亿产值、千亿市值”为目标,培植提升习酒、国台、金沙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9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贵州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按照该规划,贵州省正计划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两千亿级产业集群,酱香白酒产业集群也在其中;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贵州省扩大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显示,该省将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要求,加快形成酱香白酒产业集聚区。
除了贵州仁怀产区谋划“集中资源办大事以外”,作为浓香型白酒主要产区的四川省宜宾市也于2021年3月印发了《宜宾市白酒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了产业集聚战略,谋划对空间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引导企业入园集群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山西汾阳市也在谋求以规划助推发展,以汾酒为龙头的白酒产业,形成集白酒生产、基地种植、饲料养殖、包装彩印、仓储物流、酒文旅融合、现代服务和平台销售为一体的绿色循环开发区。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白酒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产区概念的热度迅速提升,各产区对白酒消费市场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2021年,白酒主产区地方政府集中资源推动产区发展,全力打造上下游全产业链,吸引更多配套企业进入,吸纳类型更丰富的行业人才,争取更广泛的投资,一系列动作足以证明其对产区概念的重视。未来,产区发展将不再是单个品牌与企业的发展,产区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品牌的竞争,一个更规范、更具有号召力的白酒产区,才能在业内拥有话语权。
低度白酒备受青睐
2021年“天猫酒水双11”期间,低度酒购买人数增长超过50%,包括低度白酒在内的低度酒成为2021年当之无愧的热门品类。
事实上,低度白酒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已得到众多酒企的重视。目前,A股各类酒类上市公司超过30家,接近半数都或多或少在低度白酒领域有布局。此外,不少本身并没有酒类业务的上市公司也在探索低度白酒业务。有机构提出,2021年,低度白酒风口已至,目前市场距达到饱和仍有较长发展时间,低度白酒对年轻群体不断渗透,行业将长期保持较高速的增长。
低度白酒的涉猎人群更广,潜在市场规模较大,能够满足当代女性和年轻消费群体对于酒类饮品时尚、多元、利口、个性化等多重诉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加之工信部近日发布《公开征求对<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提出“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国外消费群体发展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白酒产品”,低度白酒迎来了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利好。未来,更多酒企或将进入这一赛道,在此情况下,低度白酒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并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