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综合 > 正文

沿着“润盐古道” 盐源苹果远销东南亚

2018-08-10 15:07   浏览量:23882     来源:华西都市报

  

挂满枝头的盐源苹果。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刁明康 杨力 李强 摄影报道

  “进出马帮,络绎于途。”

  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用人背马驮的方式,将古定笮(今盐源县)出产的食盐,沿着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润盐古道”,运往西昌、雅安、云南。

  几十年前,盐源食盐已大量出口到了东南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通的发展,盐源食盐在近年来逐渐走向没落,盐厂也于六年前停产。

  然而,盐源并没有因为这一种经济行业的萧条而停下发展的脚步。经过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种植业和旅游业撑起了全县的经济——盐源苹果,目前便沿着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又一次带着古定笮县的标志,卖到了东南亚,年产值超过15亿元。

  千年盐城

  以盐兴城到外购食盐

  盐源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呈现“小盆地”的地形,在其地下存在较丰富的卤水层,可提炼盐。历史上,盐源因盐而兴,也因盐引来战乱。

  “在中国古代,盐铁产地历来是必争之地。”7月31日清晨,郭廷华再次踏在这条曾经马帮商旅往来的润盐古道上,作为盐源县历史研究者,这条路的前世今生早已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

  “润盐古道是南丝路上十分重要的一段。”他说,从西汉开始,盐源因盐铁资源丰富,成为朝廷的重要把控之地,“繁盛时期,熙熙攘攘的马帮、背夫将这里产的盐运往各处;战乱时期,这里又成为政权的必争之地,金戈铁马。”

  “1954年,这里建立了盐源盐厂。”55岁的该厂退休职工代学明说,那时候的制盐方式比较传统,一年产量只有几百吨。但随着技术的改进,在上世纪80年代以及2000年初期,盐厂的产盐迎来了黄金时期,“年产量最高可达2万吨,300多名职工在这里工作,每天都有货车一早就排队在工厂门口等着运盐,全国不少地方都能吃到盐源产的食盐,甚至一路远销到东南亚等地。”

  然而,在经历了几次重组、设备引进等过程后,该厂终因资金链断裂等因素,从2014年底开始停产。至此,曾经辉煌一时的产盐大县,也需要从外地购进食盐了。

  “很多本地人,还是习惯我们产的食盐。”代学明说,不管是作为盐源人,还是作为一名职工,“其实都还是希望这个盐厂,有一天能再次恢复生产。”

  华丽转身

  农户种苹果尝到甜头

  就在盐源的产盐黄金时期,当地的早期“万元户”廖召文等人已经开始尝试种苹果了。

  “苹果来到盐源,如鱼得水。”他说,早一批种植的人发现盐源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苹果的生长,“盐源苹果的香、脆、甜特点,很快便受到市场的欢迎,我也从1987年在双河乡承包了300多亩土地来种苹果。”

  “产量最高时能达到200多万斤,看到有赚头,很多农民也开始尝试种了。”循着南丝路的轨迹,当地的苹果也一路往南,进入云南、贵州、广西等市场。

  “我们的苹果要比陕西等地提前一个月左右成熟。”廖召文比划着说,就这一个月的差距,让当地苹果有了快速抢占市场的机会,“加上后来的品种改良等,让盐源苹果的招牌迅速打响,最远可以通过汽车运输远销到缅甸、越南等地。”

  如今72岁的廖召文,仍和家人做着苹果生意。“现在的运输方式和下单模式也更加方便了。”一边说着,他从兜里掏出手机,熟练地打开微信界面,“除了实体店铺外,我们很多果农都开了自己的网店,现在物流运输又快捷,北上广的订单几天就送到了。”

  对于未来的盐源苹果发展,廖召文认为前景不错,但还需进一步挖掘市场。“最近我们又打开了成都市场。”他说,通过宣传、参展等,越来越多的市场在接受、喜欢盐源苹果,“相信以后的苹果生意,还会做得更大、更好,也希望通过苹果产业,让更多人的生活水平提高。”

  盐城振兴

  盐源苹果远销东南亚

  盐源县农牧局副局长宋枢平告诉记者,盐源苹果初种于上世纪50年代末。

  当时老百姓并不是很接受,到上世纪70年代,种植规模依然不大。

  “上世纪80年代,为了鼓励老百姓发展水果经济,盐源县政府下发硬性文件,要求机关干部带头承包土地种苹果,老百姓种苹果,政府大量发放补贴。直到此时,盐源苹果种植规模才逐渐扩大。”

  “现在,盐源苹果的种植规模已经达到了40万亩,种植户有1.6万户,每年能出产50万吨,年产值达到15亿元。”宋枢平介绍,目前,盐源苹果经过多次科学引种、改种和嫁接技术的革新,已实现从栽种到收成只需要4年的目标,“大大降低了栽种成本和管理成本,一亩成年果树的纯收入超过一万元。”

  随着交通的发展,盐源苹果的销售也逐渐从国内市场发展到国外市场,再次沿着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卖到了东南亚。

  “现在,盐源苹果有一半都出口到了东南亚市场。大量来自云南的老板,用大型货车到盐源装车,然后通过盐源运往西昌、攀枝花并抵达昆明,最后一部分前往西双版纳出境,一部分前往瑞丽进入缅甸。”

  宋枢平说,目前盐源县仍然在进一步扩大苹果种植规模,预计两三年后,盐源苹果的种植面积能达到7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

  读/史

  润盐古道

  南丝路上的盐铁运输通道

  川滇地区的商道自古繁荣,商道自古又与川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说起历史上四川的产盐地区,盐源不可不提。

  一句“以盐兴城,因盐祸乱”的话,也形象地描述了历史上盐源的处境。因为盐的存在,这里商贾云集,十分繁荣。也是因为盐的存在,这里成了各方势力觊觎的地方。

  此外,在历史上,要把盐源的盐、铁等资源运输出去,主要还是依靠陆路。因此,南丝路上最重要的一条支路——“润盐古道”,也因此而生。

  据史书上记载,从秦汉时期,朝廷就十分重视管理这里的盐铁生意,通过设郡设城,修路设驿站等方式来加强管理。

  这条古商道,作为川盐入滇的西线古道,其最主要路线是从西昌经盐源、宁蒗到丽江,涉及范围包括今四川盐源、西昌、冕宁、德昌、攀枝花、木里,以及云南宁蒗、永胜、华坪、丽江等地。

  在古时候,马帮、背夫们出门时要带足口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将这里的食盐从盐源背出,通过穿越山水的古道长途跋涉,运往四面八方。虽然这条古道相比其它线路更安全,但为了防抢、防盗等,运盐者们还是常选择结队行走,相互照应。

  到如今,这条古道早已没落,昔日的车马声已不见,但在西昌至盐源的绿马堡古驿道的悬崖上,“润盐古道”的四个红色大字仍然醒目可见。而在与其相距不远的地方,便是一条宽阔的水泥公路,来自成都、重庆、雅安、西昌、昆明、大理、腾冲等全国多地的车流往来不断,如南丝路一样承载着运输、交流的使命。 (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

 
分享到:

上一篇:南部将建2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
下一篇:成都市消协提示:外卖订餐应主动问是现炒还是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