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农牧 > 正文

农民挑上“金扁担”,广袤田野澎湃科技动力

2021-05-24 14:39   浏览量:11768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进入机械化主导的新阶段。从山区纵横驰骋的微耕机,到黑土地上轰鸣的无人智能插秧机,新农机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越来越多的机械化设备和人工技能技术在田间地头大展身手,无人机飞防、无人驾驶耕地、物联网监测墒情;黄瓜采摘机器人、智能施药机器人、农田锄草机器人......促进了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成为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农产品增收的新动能。

物联网等现代科技广泛应用

农业生产水平全面提升

  播种机匀速前进,施底肥、播种、铺设滴灌管和地膜等作业一气呵成。眼下,在地处河套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种依托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播种机助力农民种植智能化,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种植基地负责人王文琦说:“这种无人驾驶播种方式精确度高,每千米播种作业偏差不超过2厘米,不会出现过去的重复种、漏种现象,既节省种子又能保质保量播种,每天可完成100多亩耕地的播种任务。”与过去传统播种方式相比,无人驾驶播种方式解决了以往播种不直、行距不匀等问题,可使每亩耕地出苗率提高10%、土地利用率提高10%。“无人驾驶播种深浅一致,可确保种子同时出苗,保苗率高,为秋收高产奠定基础。”乌拉特前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杨永胜说。

  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农机手驾驶插秧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插秧机驶过,一行行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栽插在稻田中。不一会儿工夫,稻田里已是满眼翠绿。连城县农业机械管理站站长罗桂兴说:“目前,全县检修了农机具1900多台,加快了粮食生产的耕、种、防、收烘干全程机械化的目标,力争今年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综合率达到76%。”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小箐镇一处猕猴桃基地近日热闹非凡。据了解,2019年之前,这个规模达千亩的猕猴桃基地,耕地、除草、打药等全靠人工。“一年投入300多万元,人工成本就要占一半。”基地负责人安仕东说,“之前人工除草,晒干的杂草只能烧掉,很难充分利用。有了机械,耕地和除草同时进行,杂草顺带回归土壤,这是最好的肥料。”安仕东还算了笔账:给猕猴桃施肥,纯靠人工一天只能做半亩地,个人工资100元;而用机械一天能做5亩地,一亩地只需120元。

  随着北斗导航、物联网等现代科技的推广运用,各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同时,持续开展土地宜机化改造,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提高购置补贴额测算比例

农机更替实现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规定的重要扶持措施。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392亿元,扶持3800多万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各类农机具4800多万台(套);补贴购置农用植保无人飞机1.3万架和支持安装农用北斗终端2.3万台(套)。

  走进山东省沂南县鑫隆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晓军正忙着检修保养闲置机械。“今年国家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我们这‘吃饭’的家伙什儿又要壮大了。”王晓军高兴地说,从小马力到大马力,从老机器到新技术,王晓军见证了农机一年年的更新换代。“多亏了国家政策扶持,让我们能及时用上新产品。”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台植保无人机,“前段时间小麦一喷三防,无人机派上了大用场。”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下,鑫隆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流转经营面积从最初的160亩增加到如今的近2000亩,同时还为周边农户提供生产托管一条龙服务。“按以往政策,购置农机最高可补贴农机价格的30%。”王晓军说。

  今年,我国出台了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补贴的机具种类范围上,重点增加了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急需以及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和数字化建设的机具品目,明确各省可选择部分高端、复式、智能农机产品,提高补贴额测算比例至35%。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支持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有助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惠及更多的农民群众。

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加大

未来耕地能“读懂”人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科技创新技术被用于多项农业领域。比如,黄瓜采摘机器人有一双“大眼睛”和一支灵活的机械手臂,不仅能自主完成黄瓜的采摘作业,还能自己辨别黄瓜的成熟度,只采摘那些个头大饱满的黄瓜;智能施药机器人能利用自己的“眼睛”获取田间病虫草害信息,及时对重点部位或区域喷洒农药,实现精准喷洒,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更加符合农业绿色生产的要求;农田锄草机器人是基于非结构环境下机器人作业目标视觉感知与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自适应伺服控制技术而问世,实现了自动对行和作物株间锄草作业。

  “经过调研发现,在规模农业较发达地区,智能农机有着可观的潜在需求,不但可以降低高昂的人工费用,还可以进行精准作业,减少农药、化肥等施用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我国农业向智能化升级已经成为可能。未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农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无人化生产将提质、增效、赋能。”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张春龙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认为:“未来耕地将逐步演变成智慧耕地,在耕地上拥有更多的高科技,旱能浇、涝能排、能抵抗自然灾害,同时高效利用水资源等资源。它能‘读懂’人的需求,变得更智慧,如自动浇灌、自动除草、自动收获、自我修复等。”

分享到:

上一篇:绍兴黄酒经典与时尚消费的思考
下一篇:黑龙江肇源农场6万亩水稻插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