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农牧 > 正文

河南商城小茶叶托起山村致富梦

2021-05-06 10:14   浏览量:10276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茶香氤氲,客来客往。春茶上市以来,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苏仙石乡邓楼村家家户户忙着采茶、制茶,前来买茶的客户络绎不绝;走进村子,立于道路两旁的一排排楼房、停在门前的各类轿车,显示着这里村民的富足。

  此情此景,很难让人将邓楼村与曾经国家级重点贫困村的身份联系在一起。1100多人口的邓楼村,山多地少,仅有248亩田,人均2分田,所产粮食只能解决全村人一个月的口粮。那么,邓楼村又是如何找到致富秘籍,从“穷得叮当响”变成“富裕明星村”呢?

  该村名为“邓楼茶坊”的个人制茶厂,年产干茶7000余斤,年营业额达100多万元,茶厂负责人邓继生是邓楼村贫富转变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年轻的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上山打过柴换粮食,后来就摸索着种茶换钱。”1990年,邓继生承包了63亩的村集体茶园,自己炒茶卖,家里的生活条件渐渐有了改善。

  看准了种茶是条路,邓继生成了村里全力发展茶产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1998年邓楼村开始大力发展茶产业,2002年该村又结合国家“退耕还茶”政策,鼓励村民改耕地为茶园,调整产业结构。虽然每亩可以补贴200多元,村里还出义务工,但田少、饿怕了的村民大多不愿意。在此期间,邓继生虽不再承包村集体茶园,却自主发展了十多亩茶园,加上收购村民家茶叶鲜叶,每年可以增加几千元的收入。

  “村里和邓继生一样头一批发展茶产业的都先富起来了,公路沿线两旁的楼房都是那批人盖起来的。”邓楼村党支部书记易先海指着村党群服务中心所在的街道说,当时村里的茶园由原来的不足500亩发展到了2000多亩,4年后见了效益,一亩可收入4000—5000元,是种粮食的几十倍。

  “十一五”期间,邓楼村迎来了第二次茶产业发展的机会,当时该县提出在中南部山区建成50万亩茶叶基地的远景产业发展规划,在政策支持上,提出农户自己整好地,县里提供茶籽、茶苗,邓楼村村民几乎“一呼百应”,都积极投入茶产业的发展,像邓继生这样的种茶大户更是铆足了劲,通过承包等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茶园,全村茶园面积以每年1千—2千亩的速度递增。

  “到目前,全村茶园面积有8000多亩,村里光靠茶叶一年挣个100万元以上和能达50万元的各有两三户,几万、十几万元的比比皆是。”易先海介绍,邓楼村是商城高山茶的核心产区之一,环境好茶质高,现在全村大大小小60多家茶厂引进机器炒茶,产量有保障,价格公道,干茶十分畅销,茶叶让全村脱了贫、致了富,因为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该村已3次被县里授予“红旗村”荣誉称号。

  茶叶虽值钱,但春茶只有一季,其他时间村民如何增收?产业结构单一,如何让绿茶飘香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经过多方调研,易先海和村“两委”一班人敲定发展生态旅游。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筑巢引凤”,邓楼村吸引来投资。2015年,投资1.6亿元开发仙石谷景区,建设集竹排漂流、休闲度假、攀岩探险、生态采摘、农耕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目前,一期工程已投资9000余万元。今年开启二期工程,预计投资6000万元。

  “邓楼村生态旅游景区建成后,将有更多人走进邓楼村,了解当地茶叶,促进茶产业发展,同时带动村民通过务工、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实现增收。”苏仙石乡副乡长章家锋表示,走好茶旅融合、农旅融合的路子,邓楼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分享到:

上一篇:三家茶企接连申请IPO 茶业或将迎来头部企业发展期
下一篇:黑茶中非挥发性成分研究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