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3 10:04 浏览量:29011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纵深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渔业产业。围绕促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息烽县立足水域条件,瞄准市场需求,突出示范引领,强化设施投入,紧盯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三化水平。围绕“全域无网箱 全域生态鱼”的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布局生态渔业产业,采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村集体+农户”模式,重点推进现代设施渔业及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探索出生态渔业(设施渔业)“六举措”工作法,2020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1020吨,成为全省设施渔业发展重点县,贵阳市1000吨水产品养殖基地县。
高位推动强产业。为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制定了息烽县委、县政府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制度。明确1名县级领导分别领衔推进生态畜牧(渔业)、中药材、刺梨、蔬菜及水果等产业发展。其中,生态畜牧(渔业)由县人民政府1名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牵头领衔推进。选派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技术干部成立生态渔业技术服务小组(专班),全面推进生态渔业发展。
顶层设计谋发展。编印《息烽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息烽县2020年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方案》《息烽县2021年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方案》。通过顶层设计推动全县生态渔业扩面、提质、增效,实现高效益、高品质与高质量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设施渔业及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全县生态渔业全产业链发展。2021年,息烽县水产品产量预计1600吨,2025年预计产量5000吨。
招商安商引主体。遵循“走出去、引进来、稳得住、能发展”的工作路径,加大生态渔业企业招商力度、频度和精准度。把招商安商引主体作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2018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涉农招商活动30余次,引进有实力的投资主体12家。在安商方面,加强对接协调,在企业入驻、手续办理、规划设计、土地流转、利益联结、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让落户息烽的生态渔业企业享受“保姆式”服务。
规模引领促增量。贵州水之源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西山镇建成60余亩生态渔养殖基地,年可上市商品鱼600吨。息烽江盛源公司在鹿窝镇建成120亩池塘异位池循环水养殖基地,年上市商品鱼300吨。完成贵阳农垦集团和息烽盛塘公司在小寨坝和流长镇建成两个池塘工程化循环养殖示范基地,年上市商品鱼210吨。引进湖南种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两亿元建设生态渔业产业园项目。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在九庄镇“贡米”基地发展稻田养鱼200余亩,在永靖镇建设稻鱼示范点110余亩,在西山、小寨坝镇打造小龙虾养殖示范点150亩,带动养殖规模达400余亩。与省生态渔业公司合作在构皮滩水库息烽水域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1000亩,带动全县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3000余亩。
技术支撑提效益。组建县级生态渔业专家服务团队,邀请省、市业务部门技术骨干及贵州大学、贵州省水科所等教授专家进行授课及指导,2019年以来完成技术培训30余次。在不触碰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的前提下,从项目选址、项目备案、规划设计、土地流转、矛盾纠纷等全面协助,确保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按照管理及养殖技术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引导具有较强实力的经营实体外聘管理及养殖技术人员。
利益联结助增收。由政府牵头与落地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各方利益分配,待项目盈利后按比例从项目收益中提取资金,由村集体采取“六权共享”模式分配给建档立卡户。如西山镇生态渔业项目,每年可提取资金3万元,由村集体采取“六权共享”模式进行分红,惠及全村建档立卡户。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入股生态渔业(设施渔业)项目,采取“保底分红”+“二次分红”模式,进行利益分配。如鹿窝镇将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入股生态渔业项目,企业每年向鹿窝镇保底分红8.45万元,由镇、村两级按照“二次分红”模式联结全镇建档立卡户,稳定增加建档立卡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