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4 11:17 浏览量:14282 来源:中国食品网
中国食品网四川讯(黄照 付恩艳)3月底,位于犍为县定文镇得方井村得一片茶园内依然繁忙,茶农正在赶摘最后一批“明前”茶。对于定文镇的茶农来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据悉,全镇2.5万亩茶叶,今年春茶就有望实现产值超15万元,然而这只是犍为县定文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悉,近年来,定文镇紧紧扭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工程,坚持“党建+产业+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万顷茶浪、幸福花乡”产业环线党建示范带,促进基层党建与主导产业有机融合、互促共赢。截至目前,全镇发展茶叶2.5万亩、茉莉花0.3万亩、优质柑橘1.5万亩,呈现产业兴旺的良好态势,呈现出“茶香”、“果香”、“茉莉飘香”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模式。
思想发动,组织推动,党建让产业发展有了“牵头人”
3月是茶叶采摘和交易旺季,在该镇方井村党群服务中心旁的交易市场内,茶农和收购商络绎不绝。
“在春节期间我们就开始上山采摘了,最高的时候每斤能够卖到70元左右,在以前是不可相信的。”方井村一位茶农介绍道,现在产业好了,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回来承包土地,种茶,种茉莉花了,这都多亏政府的引导。
对于“茶农”几年前不可想象的价格其实源于当地茶叶交易市场的建立,定文镇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后,“把“茶花果”作为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广泛宣传动员,凝聚发展共识。该市场建立后不仅让收购商直接在这里“坐等”,也杜绝了压价行为,同时吸引更多的茶商到来竞争更激烈,让百姓茶叶卖的起价格。
同时该镇为积极发展产业,召开镇村组产业发展动员会、现场交流会、院坝问计会和返乡人才座谈会,层层统一思想,吹响产业发展“集结号”。开展“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专项教育,利用农民夜校、田园“微党课”等平台,组织农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和本地产业大户现身说法,讲解当前产业发展形势和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提高党员干部引领和指导产业发展的能力,防止无序盲目发展。
定文镇为确保产业发展任务落实,把“书记抓产业”作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重点任务,实行项目化管理、保姆式服务、积分制考核,建立任务、时限、责任“三张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形成产业发展的“定文速度”。采取镇党委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挂联抓、村党组织书记具体抓、镇村组干部包保抓“四个抓手”,把党建触角延伸到产业发展第一线,逐村逐户强化宣传引导、规划指导和考核督导,确保产业发展任务落实落地。
如今定文镇各产业中就连村民都能知悉发展思路,找到带头人。
队伍联动,示范带动,打造“茉莉花种植示范基地”
犍为县是中国传统的古老茶区之一,种植茉莉花茶已有300多年历史,有 “中国茉莉之乡”“中国茶乡”“中国茉莉茶之都”等称号。定文镇由于土壤和交通等优势,当地政府决定加快发展茉莉花种植产业。
定文镇坚持以服务驱动发展,强化“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建强“先锋队”。将村“两委”成员、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聚在产业链前端,由村党组织牵头,开展集中培训及实地参观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发展产业,通过传帮带提升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二是配齐“指导员”。通过“内选、上请、外聘”等方式,联合技术专干、“田秀才”和“土专家”成立产业发展指导组,建立联村包户和联席会议制度,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辅导等方式传授种植技术和营销知识,将种植户逐步培养成为“行家里手”。三是带活“种植户”。成立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巡回服务小分队,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与群众共商发展大计,激活内生动力,落实产业项目,形成“满树开花”的良好局面。
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依托中省集体经济扶持资金,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全力壮大集体经济,拉动产业提质增效。目前,已在方井村建成100亩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和100亩茉莉花种植基地。其中:茶叶基地投资31万元,投产后每年可实现产值40万元,集体经济稳定增收5万元。茉莉花基地投资40万元,投产后每年可实现产值80万元,集体经济稳定增收10万元。
据定文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党建+产业+集体经济”的模式探索,一幅“万顷茶浪 幸福花香”的乡村新画卷正在定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