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2 15:15 浏览量:21195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十三五”期间,我国奶业发展成就显著。奶业产业素质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转型升级明显加快,现代奶业格局初步形成。“这为‘十四五’奶业质的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日前,在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奶业“十四五”战略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编制工作筹备会上,有关人士强调,“十四五”时期,行业应把握发展脉络,加快建设现代化奶业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2020年,全国牛奶产量3440万吨,接近全球牛奶总产量的5%。全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195.6亿元,高于食品工业平均增速。2020年上半年,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抽检合格率为99.8%和99.9%,在食品行业中名列前茅;生鲜乳中的乳蛋白、乳脂肪抽检平均值分别为3.25%和3.82%,规模牧场营养和卫生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一批骨干龙头奶业在世界舞台愈发耀眼,伊利、蒙牛分别跃居全球乳品企业第五位和第八位,亚洲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中国奶业20强企业市场份额达到70%,国产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占有率超过60%,规模奶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聚焦——生产 质量 消费
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介绍,2020年,疫情之下,中国奶业成绩亮眼:牛奶产量3440万吨,同比增长7.5%。“十三五”期间,我国牛奶增长了260万吨,年均增加50多万吨。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500万吨”。按照目标要求,到2025年,我国牛奶产量需要增加约1000万吨,年均增加约200万吨。“十四五”期间,行业任务艰巨。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强调,“十四五”时期,行业应加快现代化建设。一是聚焦生产,提高奶源自给率。落实好国办奶业振兴意见,优化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开拓南方新区。支持奶业大省落实本区域奶业振兴千万吨奶发展规划。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奶牛养殖和优质牧草种植,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依靠科技帮助奶牛养殖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着力破解奶业产销区域不平衡、产品结构不平衡、利益分配不平衡等矛盾,建立稳定的奶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奶类产量有新的跨越,奶源自给率有新的提升。
二是聚焦质量,确保乳品质量安全。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监管,强化对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等重点环节监测。稳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规范购销市场秩序,稳定奶农生产收益预期,筑牢乳品质量安全根基。
三是聚焦消费,提升对国产乳品的信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等多名专家提倡大家多喝奶,对引导消费产生积极效果。要保持乳品在食品行业中的优良率,巩固液态奶的市场优势,开发低温奶的市场潜能,尽快补齐奶酪等优质产品短板。从供给侧、需求端同步推进,以乳品多样化,满足消费多元化。通过满意消费,在消费者中铸就国产品牌,树立国产乳品消费信心。
四是聚焦宣传,凝聚行业发展力量。发挥乳品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把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平台做大,把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做优,把开展小康牛奶公益助学行动做好,树立行业形象,增添行业正能量,凝聚行业发展力量,完成奶业振兴的目标任务,实现奶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实现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行业也具备很多有利条件。高鸿宾分析认为,首先,疫情之后,大家对奶业、对牛奶有了新的认识,消费意识增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奶业的认识加深,奶业消费将不断提升,潜在消费市场将会变成现实的消费需求。其次,加工企业向上游延伸,更注重奶源建设。大型加工企业不断向上游延伸,规模养殖的水平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高鸿宾介绍,我国常年奶牛进口量约10万头,去年进口超过25万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说明,企业有发展奶牛养殖的积极性,有稳定奶源的紧迫性”。另外,以大型规模化养殖、全产业链一体化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奶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定位——谋势借势 稳局布局 借机生机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奶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刘亚清认为,站在新的起点上,《指导意见》应准确把握奶业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明确科学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提出具有可执行性的目标任务和对策建议。
刘亚清分析,我国奶业未来重点在于把握发展脉络:一是推进种养结合,草畜配套,促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效开发利用本土饲草饲料资源,构建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加协调发展模式,推动奶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二是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冷杀菌技术、新型检测技术等同奶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助推奶业向更高层次、更广维度变革与发展,提高奶业综合竞争力。三是构建现代化的奶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供应链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和支持保护体系。推进奶畜良种化、饲草优质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积极争取完善并落实好奶业扶持政策,争取加大财政、金融和保险等方面支持力度。启动实施奶业现代化评价工作,全面提升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现代化水准。四是优化调整养殖加工布局,巩固发展北方主产区,打造我国黄金奶源带,开辟发展南方产区,促进奶源与加工合理布局。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在发展超高温灭菌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等本土优势产品,开发奶酪等高附加值产品,充分挖掘乳成分中有助于人体健康的功能成分,实现乳成分的精细化和最大化利用,为奶业发展释放新活力。五是坚持对外开放,开创发展新局面。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国内供给为主,进口调剂为辅,满足乳品多元化消费需求。
同时要紧扣发展定位:谋势借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奶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开展奶业现代化评价,构建全面、系统、科学和严谨的评价体系。推进奶业基础高级化、奶业链条现代化,持续提高奶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稳局布局,谋划奶业双循环发展格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强产业扶持,增加产业发展动能,降低产业运营成本,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立足国内大循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应用国际先进的经验、一流的设备、创新的成果,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区域贸易协定”“进口博览会”等平台,实现中国奶业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借机生机,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加强科普宣传,引导人们放心消费,提高奶类消费水平。积极优化丰富乳品供给结构,借鉴国际奶业发展经验,充分考虑国内实际情况,既要积极稳妥巩固并壮大原有品类,也要努力开拓创新开发新的品类,有条件、有计划地增加巴氏杀菌乳、奶酪、黄油、奶粉、乳清粉等品类,满足人们对多种乳品的消费需求。
据悉,《指导意见》将在第十二届中国奶业大会暨2021中国奶业展览会开幕式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