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09:51 浏览量:23454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讯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市场监管局将食品安全放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以人民幸福为使命,以社会和谐为根本,坚决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实施全业态规范提升,努力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成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市中打造成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奏响了一曲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保障水平的“食安市中”之歌。
加强源头监管,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机制 该局联合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快农产品质量认证步伐。全区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7处,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6处,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8.9万亩,其中“三品”认证面积4.6万亩,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产品质量认证,全区“三品一标”有效用标产品54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1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5个。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健全农药经营准入和经营备案制度。对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进行了资质审查和清理整顿,对全区内16家农资经营商户提交备案的21个小麦品种、34个玉米品种的审定情况、适宜区域、包装标识等进行了严格审查,审查各类农药1600余个,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食品追溯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提升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追溯平台部分硬件设备,新建农产品生产基地追溯点12处,农业投入品门店追溯点16处,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各环节可追溯。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市中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监管职能,稳步推进食用农产品从流通环节溯源制度。在监管执法中严格检查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情况,对不能提供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的入场销售者,不能提供证明材料的肉类产品、进口食用农产品,不得进入市场。对不能提供上述证明材料之一(产地证明、检测报告、追溯标签和合格证中的任意一项)的蔬菜、食用菌、果品、水产品,由市场开办者开展入市登记,并进行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合格的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严格规范,扎紧食品安全“铁篱笆” 结合“省级食品安全区”创建有关要求,依照《山东省食品安全市、县(市、区)评价细则》对食品商超经营行为进行规范,为食品商超经营业户统一配备了食品安全公示信息牌、食品安全信息资料档案盒、工作衣帽、“三防设施”,对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一律整改。为确保措施落实到位,该局从8月份开始,对全区所有商场、超市等大小门店开展了地毯式摸底排查和网格化巡查,依法依规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单位。目前,按照规范要求,已有2880余家商超完成规范改造。
同时,严格抽检,将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食品监督抽检和快检工作,严控食品经营者以及广大群众采购食物源头风险的有效举措。为提高食品检测能力,该局在日常监管上扎牢“铁篱笆”的同时,不断强化食品监督抽检和快检力度,积极构建起以区级机构为骨干、镇街机构为辅助、第三方机构为补充、企业为基础、快检广覆盖,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资源共享的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全面开展“你点我检”以及食品快检进商超、进市场、进学校、进农村等活动,在全区11个基层市场监管所、集贸市场、大型商超建立食品快检室19个,提升了快速检测能力。今年前三季度,组织区级食品监督抽检1530批次,认真做好不合格食品药品抽检后处理工作,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处理结果,抽验处置率100%,为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明厨亮灶,让后厨在监督下阳光操作 “明厨亮灶”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使餐饮服务单位后厨管理更规范、更严格,增强了餐饮行业自律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对形成良好的餐饮经营秩序起到了积极的监督与促进推动作用。市中区市场监管局为推动餐饮经营单位的进一步规范,在全区范围内分批次稳步推进“明厨亮灶”建设。目前,全区88家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全部实施了明厨亮灶,明厨亮灶率已达100%。
市中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坚持日常监管与量化分级管理相结合,动态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全面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规范餐饮经营档案1580余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A级17家,B级110家,C级14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