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09:42 浏览量:25214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12月15—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分别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相关负责人表示,11月份,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态势持续显现,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市场、部分服务业行业正在稳步复苏,四季度经济运行增速有望超过三季度。
市场销售持续回暖
消费仍是主要支撑引擎
“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生产和需求继续回升,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市场发展活力在增强,民生保障也得到加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 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比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3%。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服务业进一步恢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11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比10月份上升0.6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6.5%、3.6%,均比10月份上升1.8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持续回暖,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14亿元,同比增长5.0%,比10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31%。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415亿元,同比下降4.8%,降幅比1—10月份收窄1.1个百分点。11月份,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072亿元,同比增长4.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442亿元,增长5.6%。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4980亿元,同比下降0.6%;商品零售34534亿元,增长5.8%,连续5个月正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网上零售持续增加。1—11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05374亿元,同比增长11.5%,比1—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回升,民间投资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6%,比1—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11月份环比增长2.8%。
货物进出口增长较快,贸易结构不断改善 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0919亿元,同比增长7.8%。1—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90439亿元,同比增长1.8%。贸易结构调整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9%,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4%,比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
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下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11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1%。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10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收窄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10月份为上涨0.5%;环比下降0.6%。1—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1—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11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7%。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下降12.5%,粮食上涨1.4%,鲜果上涨3.6%,鲜菜上涨8.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5%,涨幅与10月份持平。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降幅比10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
付凌晖认为,从11月的主要数据来看,我国四季度经济运行的增长有望比三季度继续加快,中国有望成为今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生产的恢复面在扩展,平衡性在改善;需求的回暖态势在巩固,而且内生性的增长在持续提升。”付凌晖说,从消费来看,11月,升级类的商品销售增长速度比较快,这说明消费带动的作用从前期以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长支撑逐步恢复到正常的以升级类消费带动为主。从下一阶段来看,消费持续稳定增长依然有很多有利条件。随着经济的恢复,就业扩大,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此外,企业效益在改善与近期促消费增长政策的出台,都将积极推动消费回升。“近些年消费贡献对于经济增长占主导作用,内需当中消费的贡献是比较突出的。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到常态化的增长,消费仍然会成为经济的主要支撑引擎。”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则表示,11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双双上升,显示出经济稳定恢复势头延续、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与市场信心不断改善。“在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的有机结合下,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市场、部分服务业行业正在稳步复苏。”孟玮说,各种数据均表明,无论是制造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多数企业对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
消费旺季来临
物价将总体保持平稳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猪肉价格上升、CPI由负转正等热点,付凌晖回应,随着“元旦、春节两节临近,季节性的需求在增加。但是总的来看,国内生猪产能的恢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条件和基础是不具备的,价格保持稳定是有支撑和条件的。”
孟玮也表示,近期我国CPI涨幅有所回落,主要是前期推动物价上涨的食品价格高位下跌所致,“1—11月份,CPI累计上涨2.7%,处于合理运行区间,也符合预期。”谈及对未来尤其是元旦、春节等消费旺季的价格走势,孟玮认为,当前,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供应充裕,物价保持总体稳定运行的基础较为坚实,受前期高基数效应影响,预计短期内物价涨幅仍将处于较低水平,总体上将保持平稳运行。为此,国家发改委从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加强储备调节、开展市场巡查、兜住民生底线四方面,持续密切监测粮、油、肉、蛋等重要民生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情况,精准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指导地方加大猪肉、冬春蔬菜等储备投放力度,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同时指导各地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旅游餐饮等重要民生领域市场的巡查和倡议告诫,坚决制止乱涨价、乱收费等行为。指导和督促各地落实好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经济运行向市场内生增长转变
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
付凌晖介绍,今年以来,在投资的恢复当中,制造业恢复比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相对缓慢,主要原因是疫情严重冲击给很多制造业企业带来了困难。“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市场需求逐步回升,下阶段制造业回升的态势有望延续。”一是制造业企业的效益在改善,前10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已经首次转正;二是出口需求对工业和制造业生产的带动也在增强。在当前的环境下,随着中国产业的升级发展,制造业的投资空间潜力是巨大的,特别是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融合,从未来看前景是广阔的。但是也要看到,目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资源要素的约束在增强,投资的成本在增加,也会影响投资的回报和收益。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11月份,我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对此,付凌晖认为,这说明随着经济的恢复,市场性的投资不断增加,经济运行逐步由政策的带动向市场内生增长在转变。
“要建立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积极建立完备的内需体系,这些实际上离不开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只有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推动需求侧改革,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才能形成需求牵引供给,创造需求与供给的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才有利于形成新的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付凌晖在谈及自己对民间投资由负转正的看法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消费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带动在逐步增强,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消费的水平和品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我们看到新型消费发展态势良好,但在扩大新型消费中间仍有不少的堵点和难点,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解决。同时,扩大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完善消费环境这些方面还有不少制约因素,也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常态运行,相信全年保持一个较好的增长水平是值得期待的。明年我们经济运行有不少有利因素,经济逐步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可能性较大。此外,由于今年的基数较低,从速度上来看,增长可能会比较快,但是并不说明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付凌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