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农牧 > 正文

“秸”尽所能打通百亿产业链 ——湖北省荆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写真

2020-10-09 09:40   浏览量:12874     来源:农民日报

  “闻不到一点儿异味,都是禾木的香味儿。”走进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万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产业园加工车间,热火朝天的全自动化生产场景映入眼帘。堆成小山的稻麦秸秆等农林剩余物,经过干燥、粉碎、筛选、拌胶、热压、砂光等10多道工序变废为宝,成为一张张将广泛用于家装等领域的禾香板材,源源不断地从传输带上送了出来。

  农业大市荆门,农作物年播种面积980多万亩,年产秸秆354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等“三农”工作走在湖北省前列。“作为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的龙头企业,我们投资10多亿元落户荆门。”荆门万华板业公司总经理党鹏向记者介绍,该项目于2018年底投产,为全国单体产能最大的秸秆“禾香板”生产线。以东宝为中心,已与荆门市的沙洋、钟祥、京山、屈家岭及周边等地联合建立了区域性秸秆收储,原料不愁。更重要的是,吸引许多家居配套企业进驻绿色建材产业园,打通了“秸秆—板材—定制家居”的全产业链,整个产值可达100亿元。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对湖北发展尤为重要,湖北要引进培育更多有终端产品的头部企业,带动要素聚集发展,促进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9月16日,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在荆门调研时强调,湖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支持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通回收、分类、综合利用各个环节,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要着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荆门市委书记王祺扬表示,荆门东宝的绿色生态家居产业集群,为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荆门将大力弘扬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推进特色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

  

 

  政策扶持,培育秸秆“经纪人”进行区域收储,稳定供应链

 

  “前几年,农民露天烧秸秆。现在好了,有了秸秆收储点,弯下身子搂起来的一捆秸秆就是两元钱啊。”在钟祥市文集镇湖北亿隆公司的秸秆收储点,几十辆装满玉米秸秆的手扶拖拉机从过磅房一直排到了公路边,这些都是一大早赶来卖秸秆的周边村民。正在排队的73岁文集镇翰林村农民周远智告诉记者,天气太热,他每天早晨5时不到就出门,头一天晚上把秸秆准备好。到了收储点,工作人员会给他们发馒头和水。

  “成本主要是自己的劳力和少量油钱。”体力尚好的周远智说,他是一名秸秆贩运“经纪人”,在附近几个村零星收些秸秆来卖,收秸秆时与种田农民之间互相不用给钱,每天可收2000多斤,多的时候收5000多斤,收入200元至400元。

  “目前荆门的水稻秸秆收储旺季还没到,但得提前准备,跟几个村把秸秆收储包销协议签好,今年计划签4000多亩。”在东宝区牌楼镇,36岁的杨池村农民宋小川牵头成立了一个秸秆收储合作社,区里补贴了一台秸秆打捆机,他自己又购置了两台,手底下有好几个农机手自带各类农机,“收秸秆风险相对较小,只要天气好,秸秆收回来就有得赚,年收入10多万元。”

  “收秸秆与收粮食一样,也有标准,早晚含水量超标,需要晾晒,才能压缩入库。”宋小川的秸秆主要是销售给东宝区的荆农秸秆收储公司,该公司专门为万华板业服务,收储公司负责人马有强介绍,秸秆收储季节性较强,有农机、场地等进入门槛,东宝区有近200名农机手成为公司较为稳定的兼职秸秆贩运“经纪人”,在提供耕、种、收、植保服务之余,开展秸秆收储等套餐服务。

  “培养以合作社为主、农户为辅的秸秆‘经纪人’队伍,是稳定秸秆原料化利用供应链的关键一环,有效解决了单个农户秸秆收集、打包、运输难题,提高了秸秆收集效率。”东宝区农业农村局农机发展中心主任曹勇向记者介绍,东宝区在发挥奖补政策引导农户自行购买秸秆离田机械的同时,区级财政拿出230万元集中采购52台秸秆打捆机,免费配给辖区内的合作社、种田大户或秸秆收储市场主体使用,基本实现了秸秆“收、储、运”全程机械化,现已形成了村有秸秆收储点、镇有中心、区有收储公司的供应链。依托万华板业,东宝区全年秸秆“收、储、运”能力达到30万吨。

  

 

  从“还田作业”到“离田回收”,以“五化”为抓手补齐加工链

 

  秸秆添加饲料、秸秆生物质燃料、秸秆有机肥料……在钟祥市文集镇的湖北亿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记者看到玻璃瓶内展示着各种各样由秸秆加工而成的产品。

  “近几年,每到粮食收获季节,干部怕点火冒烟,农民烦秸秆不好处理,除了烧就只有粉碎还田。现在把秸秆送到公司来,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的‘五化’秸秆加工产品,公司全都能做。”亿隆公司董事长李友志认为,秸秆产品的市场价格与国家环保政策落实密切相关,公司非常看好秸秆综合利用产品的前景。目前,公司几个车间的生产线都是满负荷生产,今年秸秆总收购量有望突破10万吨。

  近年来,钟祥市秸秆资源化利用渐成趋势,以“还田作业”为主的秸秆利用模式,正在向“离田回收”多元利用方向发展。钟祥市农村能源办主任张顺繁介绍,当地2019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达306万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达105万吨。通过推进秸秆“五化”利用方式,采取农艺、农机和生物、工业等多种措施,有效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裁切、封边、开孔、开槽……在东宝区家居产业园区,离万华板业不远的荆门亚丹家居公司,在250米长的生产线上,全程电脑智能化控制的高精密设备飞速运转,一张张个性化定制家具所需实用板材销往全国。“目前环保家具产品的市场订单供不应求,企业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争取把因疫情停工的损失补回来。”亚丹公司总经理章登俊说。

  “自万华板业入驻东宝以来,我们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企业调研两三次,协调解决公司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及全产业链发展等情况。”东宝区委副书记李荆龙说。目前,东宝区全力打造的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已成东宝主导产业之一,并连续3年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荆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已建立起‘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主动、农民发动’的秸秆综合利用机制,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环保抓禁烧、农业抓利用、其他部门依责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荆门市市长孙兵介绍,近年来,荆门市大力拓宽秸秆利用渠道,以城区周边及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区域,建立了近30个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基地,形成了水稻秸秆以原料化和基料化为主,小麦、油菜秸秆以肥料化为主,玉米、大豆、花生秸秆以饲料化为主的较佳利用途径。全市78家秸秆“五化”利用企业,达产后,年可消耗秸秆128万吨,占秸秆量的43%。

  

 

  生态循环,从种养结合到绿色电力,不断拓展价值链

 

  “钱场镇是湖北笼养蛋鸡大镇,公司只要停工收储一周,全镇养殖业的环保工作可能就要亮红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一直未停工。”8月6日,趁秸秆收储的高峰期还没到来,位于京山市钱场镇的湖北农谷地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抓紧开展厂区技术改造,公司总经理陈勇向记者介绍,企业的定位是成为“种养结合”的贯穿枢纽,集中处理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进行沼气发电和生物有机肥生产,项目设计年可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农作物秸秆3万吨。

  “公司投入400多万元帮助上游养殖业进行鸡舍改造,又流转了300亩农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进行试验示范,通过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不断加大对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科技研发。”陈勇说,企业在种养结合过程中,将畜禽粪污和秸秆厌氧发酵副产物——沼液进行肥料化利用,与灌溉水一起科学配比,通过管道系统均匀准确地输送至田间作物根部,从而完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完整循环。该项目建成后可为京山周边县市25万亩农田提供绿色液体肥料。

  “受前期持续降雨影响,养殖饲料可能会有所短缺,公司除了放开收购基地及周边秸秆,同时正在积极外调秸秆作为饲料补充。”在沙洋县马良镇,汉江牛业负责人刘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牛羊养殖,饲料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70%左右,秸秆饲料又占饲料总消耗的70%左右,饲料用量较多,且具有体积大、运输成本高等特点,宜依靠本地解决。

  刘波认为,若没有牛羊养殖场使用饲料作物,秸秆饲料化不能落地,也就没有后续的良好收益。养殖场通过流转土地与农机合作社合作,可以组织规模化生产、提高机械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效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沙洋县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便利的机械化耕作条件,是湖北省肉牛养殖的优势区域。沙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周洪华介绍,沙洋依托养殖、饲料等龙头企业,带动周边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的参与,对玉米、水稻秸秆开展田间打捆、青贮、黄贮等饲料化综合利用,既可以采用“种养结合”的养殖方式来保障养殖、饲料企业的自给自足和对外销售,又积极参与产业精准扶贫,引导和帮助贫困户打捆销售秸秆,通过以帮带扶、以工带扶、以售带扶的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公司从夏收开始收购秸秆,计划全年可消耗秸秆10万吨,每吨秸秆可发电850千瓦。”据钟祥市光大城乡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燃料供应部负责人琚建平介绍,该公司是钟祥市2018年引进的一家农林生物质发电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体化项目,今年5月16日起,该公司正式利用生物质进行发电。

  “公司项目设计的年发电量为2300万度,属典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环保项目,2019年沼气发电上网电量才522多万度,希望公司能享受国家农林废弃物发电政策。”陈勇说。

  荆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利润普遍不高,经测算,建一个万吨级收储点,需投入资金约200万元,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资金利息、人工及运费等,毛利润仅为45元/吨,如考虑秸秆水分损失、储存损耗,利润更低。如东宝的荆农秸秆公司,2018年秸秆收储每吨利润不到20元,利润微薄,影响了企业和合作社的积极性。目前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秸秆综合利用给予一定支持,但覆盖面、强度还达不到市场主体期望。

  预计未来3年,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湖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及全量化利用县建设。湖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肖伏清表示,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湖北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下一步,湖北将结合“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各市州、县区完善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规划,形成分工明确、精细经营、规模适度的秸秆利用产业体系,推广适宜湖北地方特色的秸秆利用新模式。

分享到:

上一篇:贵州黎平县17个民兵排成立抢收队助秋收
下一篇:云南细化八方面措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