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09:37 浏览量:18829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记者 罗 晨
随着《国民营养计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不断深入落实,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体系,公众越来越意识到合理膳食、营养健康的重要性。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提升免疫力”成为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提高公众营养素养水平,帮助大众养成科学膳食和营养均衡的行为习惯,国家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日前举办主题为“加强营养膳食抗击新冠肺炎”的新冠肺炎防治视频直播经验交流会,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检测司副司长张志强主持会议。
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明确指出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有助新冠肺炎防控与救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王陇德说,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率先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但全球形势依然严峻。在全球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只有全民继续支持配合政府决策,疫情防控从我做起,才能巩固前一阶段取得的成果,保障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应抓住当下民众普遍重视生活方式调整的契机,加大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拓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普及合理膳食知识,提高全体国民的营养素养,使营养健康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介绍,免疫力是抗击疫情的关键因素,如何让自己的免疫力变得强大,是疫情延续、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出现时的关键。同时,强大的免疫力也将提高新冠肺炎患者自愈率,让患者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状态。
人体具有极强的免疫力,除了通过皮肤、菌群等开启“免疫屏障”以外,还通过巨噬细胞等进行非特异性免疫并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抗体来消除“入侵者”,帮助人体保持健康。对人体来说,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与充足睡眠是人体的五大健康基石,也是保证强大免疫力的基本保障。张文宏介绍,就营养而言,“均衡饮食”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人体每天应摄入10种以上、每周摄入25种以上不同的食物,在食物种类丰富、摄入量充足的前提下,身体才能拥有良好的营养基础与能量储备,在免疫系统运行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应对。
除了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可以让摄入的能量不过量,这也很重要。保持合理的BMI指数不超标,是提升免疫力、预防肿瘤乃至长寿的秘诀。张文宏提醒,心理压力对免疫力的损害也不可忽视。过大的压力将过度刺激人体,使免疫系统“超出承受范围”而“崩溃”。
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张俊华介绍,科学研究显示,一个人的健康程度,15%是由父母的遗传因素决定,17%是由社会环境因素决定,还有8%是由医疗条件决定,剩下的60%则全部由自己的生活方式决定,这充分说明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大影响。据分析,营养膳食风险因素是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提升国民营养素养迫在眉睫。
“合理的膳食是拯救生命的根本。”中国营养学会会长杨月欣解释,人体新陈代谢,“摄入”与“消耗”同时进行,因此通过均衡的营养来“喂养”自己的免疫功能重在平日积累。疾病状态下,任何药物或者化学品都无法起到刺激免疫系统、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杨月欣建议,平时多通过权威渠道学习、了解基本的营养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日常饮食,合理选择、搭配一日三餐,做到营养充足、尽量新鲜且减少浪费。她呼吁要更加重视医院营养科,以便其能够在平时与特殊时期更好地服务居民,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营养指导。
张俊华则表示,我国人群营养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但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未来应开展更多居民营养监测、临床营养干预、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建设等项目。此外,注册营养师、营养指导员培训与考核工作将不断完善,不断加强营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营养人才队伍服务水平。
上一篇:海底捞:加快线上线下融合 科技助力复工复产
下一篇:学生餐须保安全更须重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