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1 15:50 浏览量:13018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评论员 刘彤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在受疫情冲击,外部需求发生逆转、内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加快培育和壮大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
食品产业的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要及时把握发展大势、市场趋势,主动应变求变,在危机中挖掘新动能,寻找增长点,拿出更多硬招实招,占领新的发展制高点。目前,新基建将带来更多新消费,支撑更多民生应用,带动新业态大发展。加快推进新基建、发展新消费、打造新业态是推动食品产业在行业快速变革中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更好地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和主要抓手。同时,只有紧紧抓住新基建、新消费、新业态的契机,食品产业才能在行业急速变革的当下,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转型升级之路。
推进新基建培育食品产业新动能。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中国食品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不断壮大产业实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必然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强力支撑。“新基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为食品产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提供载体。疫情发生以来,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在推进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食品行业复工复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新基建不但激活了食品企业的数字化改革需求,也为食品产业的数字化创新带来新机遇。上海市嘉定区特种水产养殖场近年来人力紧张,疫情发生后复工复产压力陡增,养殖场的工作人员与水产技术单位开展合作,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养殖生产中,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鱼塘的水体温度、浊度、水循环量等实时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技术微调,不仅节约了成本、减少了人力投入,还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刀鱼存活率。让一度被认为无法人工养殖的长江刀鱼,在科技支撑下走向市民餐桌。新基建代表了新动能发展的方向,新动能发挥着新效应,创造出高效益。当前,在“新基建”的风口下,物联网、人工智能、5G网络等在内的“新基建”按下快进键,为食品产业释放数字经济潜能。通过数字“新基建”的基础支撑作用,可更好地推动食品产业全要素、全产业链等的融合应用,加速产业数字转型,实现转型升级,更好地提升食品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为中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发展新消费培育食品产业新动能。消费已经连续5年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整个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中国消费领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消费主力军年轻化、消费场景多元化转型、线下模式不断向线上转型、消费理念全新升级,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不断突破与探索。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的大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委于3月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给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19项举措。在疫情防控出现积极向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的背景下,意见释放了鼓励和促进消费的积极信号,有利于为尽快恢复“生产—流通—消费”的社会大生产循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培育“智能+”等新型消费和消费新增长点。新消费带来新动能,在新消费强劲浪潮之下,食品产业要抓住消费变革机会,开启一场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深刻变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刚性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下,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打造新业态培育食品产业新动能。今年1—2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12.2%,而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1%和0.7%。线上消费恢复快于线下;社区电商、生鲜电商消费新模式得到快速发展;线上经济和云上服务更加火热,传统行业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和加速,不仅是我国经济具有巨大发展韧性、发展潜力和回旋余地的有力证明,更激发出了蓬勃的创新活力,为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打开了广阔空间。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长期目标,食品产业要把眼光放在激活创新动能,激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上来,让新业态、新模式成为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支撑。要抓住食品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窗口期,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洞察大变局,方成大格局。窗口期不等人,我们看到了机遇,更要有时不我待的意识,更要发扬创新的精神,更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面临的“时”与“势”,充分挖掘和释放新基建新消费新业态的潜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培育食品产业的新动能,打造食品产业增长点增长极,从而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开创食品产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