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郎酒庄园 > 正文

成都高新区:两河环绕 流转千年润沃土

2018-08-02 14:04   浏览量:19111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中国食品四川讯 二千多年前,蜀郡太守李冰在都江堰治水,劈开玉垒山,将岷江一分为二,修筑内江引流灌溉川西平原。自此,从岷江流来的绿水就注入广袤的蜀西大地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河流灌溉网系,大地阡陌纵横,沟渠密布,沃野千里,从此,造就了富庶的“天府之国”。

\

一弯清水河在这片土地流淌千年

  在这些众多的河渠中,清水河和摸底河就在其中。两河流经的地方,成都高新西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区域。

  翻开有关成都的水文地图,高新西区水脉交错,水资源丰富,清水河、摸底河并行,而与流动河水交错的,是一条条从河流引水的渠道,从清水河引水的红光渠从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小区穿过,和摸底河交叉,滋润了这片肥沃的土壤。

  清水河、摸底河的滋润,让这片肥沃的土壤在过去成为万千良田,如今让这里成为“芯”的圣地。

\

清水河畔的成都合院国学公园,一片清幽。

  一河清水

  养育千百年来古今人

  清水河不同于成都的其他河流,它的名字似乎过于普通,因为在不同的省份、城市,大多能寻觅到“清水河”的身影,一条叫“清水”的河流,滋润了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

  然而在这似乎有些普通的名字里,恰似全国南至深圳,北至内蒙古的人民对一汪清水的热烈期盼。

  于水而言,清是至高无上的一种境界,在这境界里,水是透明的,又是五光十色的,它神奇地跟随环境变幻着不同的颜色,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

  据史料记载,这条河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而与之有关的传说,甚至更早,早到与“大禹”有关。相关的传说里,大禹曾路过这一带,并在此凿了七眼古井。

  清乾隆年间所修《郫县志》如是记载清水河:“县南十三里与摸底河俱自两河口分流南过温江界,又南过成都界合流锦江”。清水河系走马河下段,起于郫县两河口,止于成都市西郊龙爪堰,渠长37.4公里。分两支流向成都市区,一支于送仙桥与磨底河相汇,另一支于百花大桥附近开始称锦江。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千百年来,河水资源丰富的土地成了良田美景。清水河的水资源丰富,也让这片土地上的农人们获得丰收。一千多年前,水的流动让我们的祖先动起了小心思,于是,最原始的石碾、石磨诞生了,历史悠久的水碾、水磨文化。

  是水,赐予人们这种智慧。想象着丰收的季节,人们守在水碾旁,等待着粮食盛进箩筐里,丰收的喜悦随着流水的哗啦声跃上眉梢,跳进了心里。

  资料记载,早在汉代沿清水河的人们就开始利用水利资源建造水碾、水磨加工农副产品了。水碾在古代大多以始建业主的姓氏命名,如张家碾、蒋家碾等。水碾一旦易主,按照“卖碾子不卖姓”的老规矩签约,碾名不改。也正因为那不改的碾名,让碾有了生命,也让碾所在的地方有了名字,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了地名。

  水不仅孕育文化,也孕育文人。张紫薇就是清水河畔的那一位文人。张紫薇1899年出生在郫县回龙乡,也就是今天的合作街道。他自幼离家求学,后来在东南亚从事教育工作,1948年回国,创作了多部短篇小说的他,而最令故乡人熟知的是他对故乡的思念。他在《怀乡》系列诗中写道:“故国江山没,他乡白发新。应知游子意,况是乱离人。”而生长在清水河边的他,那故乡的思念里,一定有一汪清澈的河水,有无数在河边嬉戏的日子。

  历史穿越千年,如今的清水河上已经不见历史中的水碾,但丰收依旧继续。只是丰收不再是沉甸甸的稻谷、小麦,而是纤小精巧的芯片。在文化生长的同时,这片碧水流经的地方,正源源不断地注入科技的巨流,改写着历史发展的路径。

\

摸底河缓缓流过,两岸一片青翠。

  一河摸底

  滋润两岸水长流

  查阅文史资料,在清代之前,不见有摸底河的任何记载,《成都历史地名录》称这条河始于清朝,所以有关摸底河的历史,大概也只能在清代以后有关的文史资料中寻找了。

  摸底河原名磨底河。磨底河一名最早见清乾隆八年王来通所著《灌江备考》:走马河分支由子河一分磨底河。一支入成都北门,又一支至土桥、西门北角。磨底河自郫县犀浦而下,进入金牛区境,再入青羊区境。穿过三环路,过同善桥;又穿过二环路,过百寿桥,再过十二桥,于送仙桥汇入浣花溪,后世称为“摸底河”。这条都江堰内江水系中人工开崛出来的河道,总长不足50公里,它的起点位于郫县的两河口。

  清嘉庆十七年所修《郫县志》载:“走马河,县西二十五里。自灌县太平堰流入县界,西分一支为徐堰河;又分一支为油子河;又西分一支为沱水。又西南为两河口,分两支:右为清水河(《通志》作‘双清河’);左为磨底河;南至成都界……。”

  同治十三年的《成都县志》明确记载了梅子堰、天星堰、黄土堰、亲睦堰、杨柳堰、何家堰、鸡公堰、蜈蚣堰、道士堰等都从这里取水,单是梅子堰和天星堰分别浇灌了三千亩和四千亩良田,可见其功劳之大。道士堰后,摸底河在成都西门,青羊区的化成桥以下,又分为两支:“一过送仙桥,一过浣花桥。化成桥上流正河,过同善桥,遇仙桥下,亦合清水河。

  所以,摸底河和清水河自两河口分开,最终又合流在一起了。这是大自然在千百年中形成的神秘力量,它在村庄与地势的作用下,用最大的力量赐予辛劳的人们以丰沛的水,让人们得以在这片土地延续千年,生生不息。

  摸底河一路欢歌,流经高新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靠这条河灌溉、生产。于是,在成片成片的稻田里,人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感受着水的滋润。摸底河的水已经融入到当地人的生命之中,既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岁月,又见证了一年又一年的变迁。

  在“九九”的记忆里,摸底河波清鱼跃,他从小生活在这里。早年间河流的两岸,放眼望去一片良田沃土,长满了庄稼;青翠欲滴的新竹和绿树组成的林盘,散布在沿河两旁,掩映着座座农舍,小桥流水,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这是一条长年用于灌溉农田的河流,也滋润着河流两岸沿线民众的生活和心田。河流灌溉着农田,同时也推动水车水磨,兼及浣衣淘菜的杂活。冬天河水浅浅的、清清的,他和小伙伴就爱挽起裤子赤脚下到河里,沿着河边去搬开那些大石头摸螃蟹。那时的摸底河两岸是茂密的竹林,趟着水沿着河边向上游走,越走竹林、树林越茂密。夏天,他会去河里游泳、到竹林里去捡菌子、潜到对岸去偷黄瓜;冬天下到河里捉螃蟹、探险……这些只能深藏在他的记忆里了。

  今天,摸底河已经和许多河流一样,修筑一新的堤坝,焕发着盎然生机。

  两河相抱

  处处飞花步步景

  清水河和摸底河可谓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巧妙的是,这两个亲兄弟将成都高新西区围在中央。早些年,因为水利灌溉的需要,当地政府修建了红光渠,将清水河的水引入其他区域,这条水渠将清水河和摸底河连在了一起。这条水渠正好流经今天的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

  2005年,电子科技大学经过多方的探究,终于决定将新校区定址于清水河畔,建校之初,学校就将生态校园定为修建的目标。从2006年7月开始,在清水河畔已有为绿色校园修建的苗圃。除绿植外,学校灵活地运用摸底河、清水河、红光右支渠的水流,进行了绿色生态的水系建设。查阅《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建设纪实》,其中记载:在图书馆后,由湿地公园、亭台、小溪、湖面构成了一个幽静的去处,这里清水依依,芦花片片,美丽的水生植物沿小河碗延向前,转个

  弯,一片广阔的水面呈现面前,波光粼粼,漫步湖边水榭,阵阵清风袭来,令人身心舒畅。

  同样,清水河畔的成都合院国学公园也是一派盛景。行走在青砖、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一边是潺潺流水的声音,一边是鸟儿欢乐的呼叫,大自然赐予的美妙就在其间,令人神往。密布的树木、浓厚的树荫,还有精心设计的门洞,都传递着一种沁人心脾的美。走在其间,总让人流连忘返。呼吸着清水润过的清新空气,吐出一天的疲乏,一呼一吸之间,舒坦自然而然涌上心头,进入身体的每个细胞。

  这种好去处,在未来,将在两河流经之处越来越多。

  去年仲春时节,有关清水河的河段改造规划已经制定完成,清水河成都高新段将打造成为生态河道体验区、海绵河道实验区、宜居水岸示范区。目前,清水河沿岸正在打造。相关资料表明,清水河两侧将修建宽度为80~100米的滨河绿带,河道沿线呈现生态保护林盘、林下露营、植物净水塘、雨水花园、趣味绿地、荷塘月色、碧湖绿堤、观景木栈道、阳光草坪、眺望平台、有氧骑行道、亲水平台、印记雕塑、科普环廊等多个景观节点。

  最令人欣喜的是河道两岸将会种上各种花,随着四季的更迭,这些花儿将相继吐艳绽放。闭目遐想,春天,木兰的香气沁人心脾,樱花的繁复浪漫多情;夏天,紫薇盛开,如红霞片片;秋天,木芙蓉绚丽多姿,柔情细语;冬天,红梅、腊梅暗香浮动,灵气雅致……

  清水河沿岸已经在悄悄改变模样了,摸底河的改变还会远吗?未来,走在两条河的沿岸,你一定可以听到河水轻快地欢呼,闻到两岸的花香阵阵袭来,看到空中的水鸟自由自在地飞翔。(记者 黄静 摄影 许少峰)  (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

分享到:

上一篇:成都高新区企业拟与印尼一家公司组建合资公司
下一篇:成都高新区企业拟与印尼一家公司组建合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