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9 09:08 浏览量:28961 来源:中国食品网
出品|中国酒庄团队、中国酒专刊
在中国白酒产业版图中,西北产区一直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甚至尴尬的位置。这里饮酒风俗较盛,但是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酒企品类风格多样化,但难以形成共性表达。随着陕西西凤酒越发龙头化,西北白酒逐渐挖掘和塑造独特的品牌资源,西北产区“出好酒,多酒种”迎来新的机遇。
资源稀贵 酒种丰富但分散
深居中国西北部内陆,西北荒漠广布、生态脆弱、资源稀贵,从东到西自然景观为黄土高原、戈壁沙滩、荒漠草原、戈壁荒漠,生态环境差异明显。西北地域辽阔,地域横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蒙西(内蒙古西部)6个地区,区域间文化风俗差别很大,人口相对分散,可谓地广人稀。
西北白酒产区涵盖多个省份,是一种大产区概念。大产区中又蕴藏着拥有多种自然生态、品类丰富、各具特色的小产区,为优质白酒酿造创造了天然条件。西安市场白酒消费容量超过28亿元,其中浓香型白酒占75%,凤香型占到10%,兼香型约占10%。青海酒年总产量约2万吨,特有的酒品是青稞酒。新疆酒基本都是窖香型,内地多是曲香型酒。甘肃白酒市场潜力约在15个亿以上,以浓香型为主。
但作为中国白酒版图上相对较弱的一极,西北产区整体产业规模500多亿元,新疆、甘肃和陕西尚有部分年销售10亿以上的规模白酒企业,青海和宁夏则更为脆弱。从全国来看,西北白酒产区无论从广义概念还是细分区域,都没有提升到整体战略价值层面,存在着多而散的现象。
百亿西凤扛旗 西北白酒走出去
尽管竞争力较低,西北产区也不乏好酒,陕西西凤、伊力特、互助青稞酒、皇台酒业等熠熠生辉。其中,西凤酒担当领军者,做好西北产区的中流砥柱,它的走出去意味着西北产区含金量的提高和价值的强回归。
2015年亮相,以“喝老陕,天地宽”为口号的一款性价比极高的大众产品“老陕酒”在“西北酒王”天驹集团倾心打造下,成为陕西地方名酒。
陕西在西北地区处于重要位置,西凤酒厂所在的柳林镇,地域辽阔、土层深厚、四季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多重地质及气候优势的共同作用,不仅为酿酒原粮生长提供充足水源和丰富的养分,同时数百年来在这种独特气候生态圈中,形成了独有的微生物体系,这些特质成为西凤酒形成“多类型香气、多层次风味”典型风格的重要保障。
作为中国老牌四大名酒,西凤酒拥有3000年无断代传承的酿酒历史,是中国凤香型白酒创立者和典型代表。西凤酒将以百亿战略为目标,立足大西北核心产区,面向全国讲好西凤故事,做好西凤品质,以不负时代使命坚定前行的姿态赋能西北白酒产区发展。
做好价值表达 多维赋能企业发展
“炫彩新丝路,醉美大西北”。对比川酒产区、黔酒产区等传统白酒产区,西北白酒企业需要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丝绸之路名酒带”,构建核心竞争力,满足时代新消费。
西北产区价值的直接体现就是产区内生态环境与酿造工艺、历史文化、特色品类与独特口感。酿酒的生态环境和原材料的独特性赋予了各白酒产品丰富多彩的口感,不同地域文化给白酒品牌带来了厚重而神秘的历史感,再加上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成就了西北地区的独具特色的白酒圈。
2019年8月,以“聚势谋远,力拓新局”为主题的“2019中国白酒西北产区价值峰会”在陕西西安召开,吹响西北产区价值新表达的集结号。会上提出,在西北白酒产区打造方面,有关媒体和酒类专业研究机构要给西北白酒产区在酿酒产业发展历史、产区自然领域、产区历史领域、产区人文领域和产品整体风格方面做出准确描述和定位,寻找出差异化特色,向社会传递出“大西北有好酒”的信息,增强本地消费者对家乡美酒的热爱。
西北白酒产区的构建和系统完善需要每一个企业的共同努力和付出,重视对生态的保护和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播,更要着眼于未来,集思广益,多维赋能,共同促进西北产区和各优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四川开展为期1个月专项检查
下一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 妨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垄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