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4 10:36 浏览量:25957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当前,我国南北方各黑木耳产区正值开足马力恢复生产的关键时期,从业者在菌种研发、菌需物资选择、菌包制备、病虫害防治、出耳管理、自动化设备应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而很多产区因疫情管控,专家难于到现场指导。为打破这种困局,满足从业者在技术和信息交流上的需求,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日前举办了黑木耳生产模式创新和关键技术交流会网络直播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了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栽培岗位专家张介驰,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专家马林,黑龙江省东宁市黑木耳技术推广站站长徐连堂,浙江省丽水市农林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应国华,淄博隆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连用等多位行业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围绕当前我国黑木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之策、黑木耳虫害识别与防控、南方黑木耳主栽模式与生产技术、黑木耳生产自动化设备应用和智能化提升等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还连线了营口正大实业有限公司、山西腾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南东宝集团等黑木耳设备制造企业、菌包生产基地和出耳管理现场,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帮助从业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客观认识当前我国黑木耳产业模式和关键生产技术创新,推动黑木耳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提高技术水平实现工厂化出耳
早期,黑木耳生产只在东北以及山西、河南等地,随着菌包技术、栽培技术、工厂化的发展和“南菇北移”“北耳南扩”工程的推进,黑木耳在全国实现无禁区栽培,促使黑木耳从食用菌珍品走向大众消费者的餐桌。
张介驰表示,随着科研技术的投入以及从业者经验的积累,黑木耳栽培成功率越来越高、生物学转化率越来越高、产品质量越来越高、产业综合效益越来越高。以黑龙江黑木耳产业为例,2000年黑龙江黑木耳产量为12万吨,2019年产量达到300万吨,19年的时间增长了近30倍。
黑木耳加工基地,工人进行出耳管理
“当前,黑木耳产业正由规模数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栽培区域日渐扩大、栽培规模增长放缓;栽培技术创新势头不减;菌种生产向集约化发展;液体种生产技术日趋成熟;棚室出耳的栽培实践方兴未艾;生产配套设施研发应用十分踊跃;工厂化栽培尝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而食用菌产量和栽培种类的增加与科技进步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新型基质栽培技术,为黑木耳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王连用说,以菌棒标准化生产技术为例,当前,黑木耳加工企业可根据黑木耳菌棒的高度以及重量要求,自动进行调节,实现标准化生产;同时,可根据电气控制系统,随时调整菌棒标准的适用范围,使菌棒的均匀性更强。
同样,目前以棚室立体吊袋出耳为代表的出耳模式更加完善。棚室立体出耳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通过棚室遮阴、防雨、保温和控湿等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然气候优势,消减异常气候的不利影响,实现出耳时段、周期和季节的调整,最终达到提高单袋产量、产品质量和栽培效益。
结合黑木耳“遮阴栽培”和“全光栽培”的成功经验及研究成果,目前黑木耳棚室栽培管理技术越来越规范和有效。虽然与杏鲍菇等室内周年出菇相比尚有差距,但目前棚室设施的给水、遮阴、防雨、通风和晾晒等调控功能更适用于黑木耳出耳,是实现黑木耳生产栽培全过程工厂化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王连用表示,黑木耳工厂化出耳发展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经济效益,工厂化出耳成本高,产品竞争力不突出,综合效益上升不显著。二是设施调控能力,黑木耳棚室需光照充足,通风好,“干湿交替”管理,出耳室调控能力不足影响菌包抗性、出耳质量和产量。他表示,发展工厂化出耳还需进一步提升棚室环境调控的智能化水平。
推动黑木耳产业差异化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黑木耳产业实现更好发展,张介驰建议,黑木耳产业从业者要注重产品品质安全。“产品安全影响到整个行业发展,黑木耳产业一旦因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影响,损失的将是每个从业者。只有整个产业实现良性发展,产业链上的所有从业者,包括消费者才能从中受益。”
推动黑木耳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同样重要,不同的气候、工艺生产出不同地域品质的木耳。“随着棚室环境调控技术及设施智能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创造最适差异化环境以调整出耳周期、精准优化产品品质和提高单位产量,可进一步发挥技术创新对产业的助推作用。”张介驰如是说。
此外,连线专家也表示,建立液体菌种质量标准和检测评价方法、完善黑木耳菌包质量标准、选育工厂化出耳的专用品种及创新配套技术对提高黑木耳设施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样重要。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食用菌产业分会会长李玉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黑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作为行业协会组织,食用菌产业分会及时成立了专项课题调研组,组织10多名市场专员和采编人员,对湖北、黑龙江、河南、山东、四川等疫情较重的食用菌产区展开调研。通过40多天的深入调研,共收集各方面反馈的问题420多项,分别进行了归纳汇总,特别针对反应较集中的生产技术难题,及时协调有关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采取网络视频、电话回访等手段及时进行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本报记者 王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