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4 14:57 浏览量:14140 来源: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讯 2020年2月17日,由食品伙伴网发起的“2019年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评选活动结束。投票结果显示,“猪肉价格飞涨”高居“2019年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榜首,“食安法实施条例”、“垃圾分类”分别列第二位、第三位。
据了解,《食品人看食品事--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评选活动,由食品伙伴网网友GIGI提议发起,自2005年开始,在食品伙伴网食品论坛网友及行业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已成功举办了14届。活动秉承“汇聚行业热点,把握行业方向”的主旨,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督促行业不断前行。
按照以往的惯例,“2019年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评选活动分为“网友推荐、网络投票、专家点评、揭晓总结”4个阶段。2019年12月10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为活动第一阶段,由食品论坛的热心网友针对2019年热门事件概括成一个关键词提交,通过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共提出80多个词汇,根据提名次数和在食品资讯频道出现的热度,经过整理筛选出20个候选词汇,并于2020年1月13日-2月16日在食品论坛投票。期间共有494位经过审核认证的注册网友参与投票,最终选出“猪肉价格飞涨”、“食安法实施条例”、“垃圾分类”等十大热门词汇。2020年2月20日~2020年3月1日,邀请食品行业内专家及资深网友对入选的十大热门词汇进行了点评,3月初推出了本次活动的总结。
猪肉价格飞涨
2019年,猪肉价格飞涨是全民讨论和关注的话题。2019年以来,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地方环保限养等因素叠加影响,中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出现较大程度下滑, 2019年3月份开始,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7月份涨幅扩大。
面对节节攀升的猪肉价格,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紧密部署,各部门已采取一系列行动,政策组合拳集中发力。2019年8月31日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出台17条政策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在财政、金融、用地、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绿色通道,生猪生产的补奖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政策。
2019年12月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在密集出台措施恢复生猪产能,压实百姓“菜篮子”。随着国家和地方一系列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落地,到2019年12月,养殖场户增养补栏信心増强,全国生猪生产止降回升,市场预期趋稳,猪肉价格有所回落后保持总体稳定。
食安法实施条例
2019年10月31日,国务院发布第721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简称“《食安法实施条例》”)。期盼已久的修订版《食安法实施条例》终于落地。
2019年11月12日,中国司法部政府网发布了《食安法实施条例》的相关政策解读,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的负责人就《食安法实施条例》的修订背景、修订过程、总体思路、法律责任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019年12月1日,时隔十年之后重新修订的《食安法实施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延续了2015年食品安全法修订时所创下的“史上最严”精神,在细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等一系列变化之外,更是加大了食品安全处罚力度。尤其是其中确立的“处罚到人”制度,成为这次修订的最大亮点之一。
另外,最严谨标准也是首次被正式写进法律条款。该修订条例在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补短板、强弱项,以良法善治,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2019年国人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率先在上海实施的垃圾分类多次登上微博热门话题。关于外卖环保的问题随之被关注,随着国人外卖消费越来越频繁,有关外卖垃圾激增所引发的一系列关于环保问题的讨论不绝于耳。从外卖平台被诉未向用户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选项至今,外卖餐具滥用的问题并未真正得到缓解,真正实现外卖环保还需政策规范、消费者自觉、环保技术推动等多方共同努力。
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条例》 7月1日起正式实施。自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餐饮服务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目录内的一次性餐具,包括一次性筷子、调羹、叉子、刀。违者,将由相应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而在2019年12月18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改决定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从2020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为了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条例》规定餐饮经营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和旅馆经营单位不得向消费者主动提供筷子、勺子、洗漱用品等一次性用品,如违反规定,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整改,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权健被查
2019年1月3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媒体通气会上披露“权健事件”调查过程。总局已要求权健公司开展直销经营的北京、河北等9个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同步加强对有关问题的调查。
2019年12月16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单位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辉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一案。庭审中,束昱辉等被告人进行了最后陈述,均当庭表示认罪悔罪。庭审结束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2020年1月8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对被告单位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辉等12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一案依法公开宣判,认定被告单位权健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辉等12人均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依法判处被告单位权健公司罚金人民币一亿元,判处被告人束昱辉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万元;对其他11名被告人分别判处三年至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违法所得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至此,号称“百亿保健帝国”的权健事件尘埃落定。另外,此次的权健事件将保健食品行业的市场乱象暴露在公众面前,进而直接引发了国家层面的大规模整顿。
食安考试
2019年7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期督促指导企业更好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该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已经开始实施。
公告中提到,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编写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知识考试题库》并开发了“食安员抽考APP”。
公告中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开展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和监督检查时,统一使用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食安员抽考APP”对食品生产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随机进行监督抽查考核,公布考核情况。抽考不合格的,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并及时安排补考合格。2019年监督抽查考核的企业覆盖率应当不低于90%。随后,安徽、江西、山东、浙江、河南等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
网红食品
近年来,一些“颜值高、口味新奇”的食品凭借吸引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让大家争相抢购。网红食品大行其道。为了买到一杯奶茶、一块蛋糕,人们愿意花上几个小时排队,甚至出高价从“黄牛”手中拿货,拿到美食后,再拍照上传到社交平台“打卡”……这些网红食品有的被商家加足噱头,有的被明星转发分享,在各种社交平台迅速走红后,掀起一股热潮。但是,网红食品的表面繁华,遮挡不住其背后存在的各种问题。
网红食品背后的问题不仅仅是食品安全,更存在产业链不完整、商标纠纷、山寨加盟店泛滥以及消费者维权艰难等乱象,希望以后有关部门对网红食品加大检查和打击力度,电商平台及食品经营者也能切实履行职责。
人造肉
2019年,“人造肉”概念一直受到舆论较多关注。4月,雀巢宣布在欧洲和美国相继推出“人造肉汉堡”。5月,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人造肉第一股,引起舆论对于人造肉即将上市、“人造肉”将取代传统肉类的热议。“人造肉”的概念被热炒,“人造肉”的潜力以及给行业带来的影响也获得较多关注。9月4日,双塔食品表示,公司研发出了豌豆蛋白素肉月饼、豌豆蛋白素肉馅料部分产品,该类产品主要以豌豆组织蛋白、豌豆拉丝蛋白为原料,并称“填补了国内豌豆蛋白素肉领域的空白”。9 月中秋节前夕国内首批人造肉月饼上市,6 颗 88 元,仅仅 6 天 3000 份就全部售罄,再次掀起舆论热潮。10月,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杜邦公司技术合作生产的人造肉产品在电商平台上正式预售。11月18日上午,中国第一块人造培养肉在南京农业大学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诞生。
2019年猪价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上涨较快,2018年四季度以来,生猪和能繁母猪的产能持续下降,猪肉市场供给偏紧的效应近期开始集中显现。目前来说,我国“人造肉”只处于导入的阶段,但依托消费升级以及大健康人群的刚需,其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辣条监管
2019年3月16日,针对央视“3·15”晚会报道的“辣条”生产经营问题,市场监管总局要求河南省、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严厉查处涉事企业,并部署各地进一步加强“辣条”生产经营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随后各级政府针对“辣条”问题采取了相应的监管行动。虽然加强了对辣条问题的监管,但在产品标准上一直有“地方差异”。
为解决这一行业分歧,2019年12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文件,公告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并首次统一了辣条类食品分类及添加剂使用标准。随着国家标准的落地,一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势必会退出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规范和净化行业,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纲领性的指导和法律法规的支撑。
保健食品整治
长期以来,保健品一直是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重点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行业乱象不断,过度营销、假冒伪劣、非法传销等问题频发,既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危害其人身、财产安全,也不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而在“权健”事件的发生后,国家对保健品市场监管力度逐步加大。
在集中整治的同时,相关法律的完善工作也在进行。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并会同卫生健康委制定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2019年8月20日在网站正式发布。《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涉及产品市场准入,于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在总结以往我国食品原料管理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做法,通过设立一整套严密的程序,保证目录制定的科学性,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2019年12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保健食品方面,《办法》明确,广告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并且应当显著标明“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并显著标明保健食品标志、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
职业打假之争
近年来,职业打假人的队伍不断壮大,由从前的“孤军奋战”走向团伙化、年轻化、行业化等趋势,甚至出现了以“打假、维权”为名,行敲诈之实的恶意索赔现象,给市场监管部门及司法机关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019年12月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其中备受关注的是第十五条第(三)项:“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而发起的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
2019年1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19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提交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对有地方用立法限制职业索赔的尝试,报告表示允许和鼓励。该报告以深圳经济特区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督条例》(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举例,该条例被称为全国首例限制食品职业投诉、职业索赔的地方性条例,经审查认为,该规定属于在不违背上位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作出的规定,属于经济特区法规的权限范围,应当允许探索;同时,建议制定机关立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及时总结相关规定实施情况,适时研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