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0 11:06 浏览量:14468 来源:农民日报
米连科说,酒同音乐一样,是有温度和生命的,只有哪一款更适合你,没有高低好坏之分。
2019年11月下旬,应克罗地亚农业部、塞尔维亚农林水利部邀请,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一行六人前往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进行“一带一路农业行”系列纪录片拍摄。代表团团长、时任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任赵泽琨记录下此行所见所闻。本报今日予以刊发,以飨读者。——编者
Day1
初识克罗地亚
当地时间21日早晨7点多,飞机缓缓降落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机场。初冬季节,早晨的阳光明亮干净,机场坐落在一片黄红相交的森林之中。
机场工作人员相当热情,不时冒出一两句中文来打招呼。当地接待我们的,是来这里做生意近20年的浙江义乌人小骆。他聪明干练,一边开车一边介绍当地情况和风土人情。
辗转8000公里飞行,终于坐在了克罗地亚首都萨市的餐桌上。因为我国驻克罗地亚大使安排下午与克罗地亚农业部部长座谈,所以我们早餐与午餐合并、尽量简单点。小骆帮我们点了当地很有特色的餐食,五道菜加一个汤。汤清亮白透,满满一大盆,里面有少许牛肉粒,每位用深盘分盛,尝一口直呛口,味道有点像四川饭后喝的榨菜汤,就是过咸。其他几道菜相继上桌:烤牛肉加土豆、烤羊肉加洋葱、鸡肉、奶酪加蘑菇,香气四溢,口感极佳。尤其是上了一盘叫雷皮囊的面食饼,就像我国北方的发面饼一样,松软筋道,粘口滋润。小骆说,当地人无肉不欢,每顿饭不是牛肉就是羊肉鸡肉鱼肉,可以一日无菜,不可一顿无肉。
克罗地亚历史悠久,曾经缔造了日耳曼帝国的辉煌。目前人口有400多万,国土面积不大,属于东欧地中海沿岸国家,处在亚德里亚海东岸,是世界海底珍宝红珊瑚的故乡,虽然工业比不上西欧,但农业很有优势。这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海岸线狭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农业渔业资源丰富,葡萄酒、蜂蜜、奶制品、牛羊肉、金枪鱼在全球市场享有很高声誉。最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的是,全球葡萄酒酿造师大部分出自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农业部与商务部、经济部等共用一栋四层小楼办公,门面上挂了好几个牌子,电梯也很小,我们七八个人太挤,只能一部分爬楼上去。由此,也看到了西方社会的“小政府之小”。
坐在我对面的克罗地亚农业部女部长玛利亚年轻漂亮。她对我们来访表示欢迎,介绍起克罗地亚农业情况,娓娓道来,始终面带微笑,时而翻着手里的材料,时而对旁边的助理询问。她说,前不久她参加了上海进博会,让她大开眼界,看到了中国市场之大,也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感到震撼。
她表示,克中两国农业有互补性,克罗地亚的高端农产品尽管量不大,但能给中国中高端市场提供货源,她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让克罗地亚产品在中国能够尽快打开市场,并对我们的采访表示感谢。
她介绍,克罗地亚有17万农户,每户平均经营15公顷土地,农户收入低于城市人群。问到城乡之间因差距带来的其他问题,比如土地撂荒、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农村男女失衡问题等,她表示,克罗地亚加入欧盟之后,也在加大力度关注解决这些问题。
Day2
克尔克岛上的家庭农庄
由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出发向西南,一路上弯弯曲曲的高速公路直接蓝天,道路两旁的树木密集且种类繁多,金黄的树叶在阳光下分外妖艳。两个多小时后,到达有名的海滨度假胜地克尔克岛,在该岛靠近亚德里亚海湾桥边就是蜡菊种植农庄。
说是农庄,其实只有安特一家三口人。铺展在面前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蜡菊基地,灰色的蜡菊有半尺高,一团团蜡菊成行排列,像一团团趴地虎覆盖了沙石地。还没有凋谢的黄花在阳光下很耀眼,蜡菊的清香带着一点蛔蒿和薄荷掺杂的味道,鼻孔吸一点,在广袤的野外十分舒服。远处,有几只羊在蜡菊地里悠闲地吃草。
安特很热情,听说我们来访,请来了当地新闻媒体同行。他一边说一边比划,详细介绍种植蜡菊到生产蜡菊精油的全流程。
蜡菊地里为啥要养羊?安特笑眯眯地说,养羊不光是为了吃肉,更重要是为了除草。羊对蜡菊的味道没有兴趣,而蜡菊地里的草是羊的天然饲料,通过养羊替代了人工除草。
蜡菊是菊科类的一种,具有消炎、瘦脸、杀菌等多种功能,蜡菊精油是高档化妆品不可或缺的原料。但是,蜡菊精油生产工艺复杂,提取量有限。安特介绍,600公斤蜡菊经过各种工序才能提取一升蜡菊精油。他家租种了400多亩沙石地,蜡菊生产过程严格按照自然生长,不施肥不喷药,靠亚德里亚海独特气候环境天然滋养,年产值20万欧元,精油产品基本不愁销路,每年6月、12月收获季节,远在法国、意大利的客户就上门来了。陪同我们采访的克罗地亚农业部官员安东尼奥介绍,克尔克岛农业之所以附加值高、市场好,得益于该岛独特的资源气候禀赋和特色产业。
克尔克岛是亚德里亚海最大的岛屿,岛屿面积42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两万人。岛上有欧洲少见的各种树种和植物,海水浸泡与树木释放的气味经太阳光照,对皮肤过敏等有辅助疗伤作用。许多野生动物和鱼类在此都可见到,是欧洲人向往的休闲养生天堂。
这里的农庄几乎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对工艺和生产流程有着严格的要求,目的是要保证生产出优质产品,偶尔忙时找几个临时工帮忙,每年经营额也都在一二十万欧元,日子过得滋润。到岛内的奶酪农庄和葡萄酒农庄参观,虽然产品不一样,但生产要求天然、严格、科学。
品尝他们的特色产品,我们更加感悟到,品牌是靠一个个细节严格打磨出来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必须保护好原生态和环境。
Day3
传承千年的国王酒庄
国王酒庄坐北朝南,面对葡萄园。葡萄园修剪得一丝不苟,整齐规范,看不到一片叶子或者一个枝杈横冲直撞,偶尔还能看到未采完的黑粒葡萄挂在树枝上。
葡萄园呈扇形由北向南,高低错落延伸到亚德里亚海边,与蓝色的大海紧紧相连。此时,亚德里亚海看不到一条船,也没有一个人影。酒庄、葡萄园、辽阔的大海、安静的海滩,让人愈发感到这个酒庄不凡,甚至还有些神秘。
车子停在葡萄园与酒庄之间的路边,一个穿着黑色西服、面带微笑、满头白发的老者已经在此等候,他站得笔挺,与我们一一握手,蓝色的深眼睛透出热情。他就是这个酒庄的主人米连科。
米连科介绍,欧洲是葡萄酒的故乡,能够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品种有上千种,法国、意大利最多,克罗地亚有126种,大约占9%。这个酒庄很有历史,公元十一世纪就有了,颇有知名度。当时的国王皮特在位,国力兴盛,修建了这座葡萄酒庄,并把一座教堂和这个葡萄酒庄送给了他的姐妹们,此后,一直都是皇家的后人在此管理经营。直到1936年酒庄荒废,2006年又回归教堂。
2009年,米连科与他的朋友一起花了260万欧元,从教堂买下99年的经营权。当时这个酒庄多年荒废、石头遍地,他们下功夫重整酒庄和葡萄园,石头缝里栽葡萄,到了现在这个模样。充足的光照,海水的浸泡,以及各种营养矿物质,让这里的葡萄特别适合酿造高档葡萄酒。目前一棵葡萄树只产一公斤葡萄,一亩地生产600公斤葡萄,一公斤葡萄产0.6升葡萄酒,已销往西欧各国,以及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中高端市场,年销售额达300多万欧元。
史有记载,东西方文化传播者马可·波罗生于克罗地亚,当年这个酒庄葡萄园里的一种红葡萄,就是被马可·波罗带到了中国。让人不禁感慨,有时世界之大大到天外有天,有时世界之小小到咫尺之间,也许,我们日常吃的那款葡萄的娘家就是这里。
酒庄内,一边是展示产品的酒柜,墙上挂满了证书以及中世纪的酒具,还摆着可以供十多人就餐的长条桌。另一边是点着柴火的大壁炉,炉火正旺,师傅正在为我们烤金枪鱼。长条餐桌上已经摆好了西式餐位,酒庄生产的几款主要特色葡萄酒,有干白、干红,还有新创粉红色葡萄酒。米连科一一开瓶,与我们碰杯品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酒庄引进了德国瓶盖专利,这是一款用新型材料制成的全封闭瓶盖,取代了传统的木塞瓶盖,只要轻轻一拧,就隔绝了瓶子内外空气,让葡萄酒极不易变质。这一改变,是人类葡萄酒历史的一个重大突破。
米连科的职业是保险公司经理,在亚德里亚海还有两条旅游商船。他自己没有孩子,但家族兄弟姐妹多,他们膝下儿女多,他投资酒庄是钟情于酒庄文化,同时也想为家族子嗣留下点念想。
Day4
把大自然的馈赠运往世界
吃过早饭,我们行车十分钟后,来到扎达尔市码头克罗马里斯公司。刚刚还在下雨,即刻天又晴了,这就是典型的亚德里亚海洋气候,即使初冬,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
亚德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由东北到西南呈狭长地带,常年水温在15℃-25℃。沿海国家普遍注重环保,基本没有工业设施,因此特别适合于海洋生物生长。这里生产的鲈鱼、鲷鱼、石斑鱼、金枪鱼四大鱼类在世界渔业界享有很高声誉。
这家企业就在码头旁,海边停靠着几艘渔船,远望能看见货轮帆影点点。刚刚捕捞上来的活鱼,几分钟就被送进冰鲜流水线。我们穿上工作服,看到在加工输送履带上活蹦乱跳的鲈鱼,经过清洗、取头、分拣、铺冰、包装等程序,又一箱箱送到在码头等候的船上。
接受我们采访的是克罗马里公司销售经理马克。马克是个精干帅气的小伙子,短发蓝眼,络腮胡子。他很骄傲地告诉我们,早上送来的活鱼,经过处理,再回船上,两三个小时后,就到了意大利等国家消费者的餐桌上。
克罗马里斯公司是当地最大的民营渔业企业,有7个养殖场,500多名员工,年产值达5亿多库纳。马克说,他们生产的鲈鱼、鲷鱼、石斑鱼80%出口,主要出口国是德意法,在亚洲出口到越南,也希望打开中国市场。
渔业生产对于环境要求高,为了渔业可持续发展,克罗地亚有严格的捕捞和生产标准。马克说,石斑鱼一公斤以上才能销售,其他鱼类必须半斤以上,这里人均年消耗鱼类在20公斤左右。
我们接着来到海边码头的另一家企业,佩拉格斯公司,这是克罗地亚最大的金枪鱼企业之一。因为风太大,我们没能乘船出海去生产基地参观。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佩拉格斯公司企业员工120人,年销售6500万库纳。金枪鱼要长到30公斤才允许上市,生长期需要一年半以上时间,其产品99%出口日本。曾经一段时间,过度捕捞造成了资源下降,这几年金枪鱼的生长环境又在恢复。
两个最大的海水养殖加工企业,收获着亚得里亚海的四种名贵鱼类,又把大自然的馈赠运往世界,分享给各地的消费者。这是典型的资源型国家发展的路子。
Day5
循环农业与“战斗民族”
48岁的达内开朗精干,迎接我们参观他的农庄时一直乐呵呵的。他高鼻梁大眼睛,脸上的皱纹透出一份欧洲农民饱经风霜的坚毅果敢。
达内家六口人,他和妻子上有八十多岁的父亲,下有两儿一女三个孩子。农庄有2300亩土地,主要种植大麦、玉米和大豆,还有140多头牛,“种粮→养牛→积肥→肥田→种粮”,基本形成了循环农业模式。
塞尔维亚地处巴尔干半岛北部,西北部靠近匈牙利,是著名粮食产区,农业畜牧业十分发达,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是阿尔卑斯山余脉。
达内的农庄就坐落在西北部平原上。他的农庄所在地叫沙瓦茨,距首都贝尔格莱德开车一个半小时路程。
达内养牛模式是买小牛,育肥再出售。先是在市场上买140公斤左右的小牛,饲养8到12个月育肥到500公斤以上出栏。小牛200公斤以下喂饲草,之后一直喂养谷物增肥。
达内介绍,畜牧养殖业受市场影响大,时常有风险,价格不大可控。今年肉牛市场价格就不好,比去年降了20%多,每公斤才卖2欧元左右。达内说,他们家祖祖辈辈养牛,他爸爸那时养牛不到十头。2014年,他动用积累新建了眼前这个养牛大棚,可以饲养140多头。本来还想再建一个大棚,扩大养殖规模,但因为市场不好,一直没有开工。好在政府对于养牛产业实施补贴,一头牛补助120欧元,同时金融系统还有优惠贷款支持,对于养殖农民降低了一些风险。
陪同我们采访的塞尔维亚农业部官员说,达内这样的家庭农庄在塞尔维亚很典型,但像他这样规模的不多。
达内邀我们茶歇,并热情请我们BBQ。牛肉、鸡肉和红肠以及饮料啤酒早已摆满餐桌。达内拿出一瓶高度白酒倒进小杯让我们品尝。好家伙,尝一口火烫火烫的,忍不住张嘴滋溜。达内咧嘴大笑,翻译说,达内建议大家大口喝就不会这样了。看来,有战斗民族之称的塞尔维亚人在喝酒上也不含糊。
Day6
塞尔维亚的一“白”一“黑”
辽阔的平原,肥沃的土地,充足的光照和降雨量,成就了塞尔维亚农牧业。其中,畜牧业里一“白”一“黑”就很有特点。白是养羊业和奶酪乳制品产业,黑是生猪产业。
由首都贝尔格莱德向东,驱车经过高速后道路变窄,路况坑坑洼洼,行走缓慢。两边的森林却很茂密,蓝天白云,空气清新,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就到了白河农场。
白河农场坐落在曲曲弯弯的丘陵地带,45人管理着600多公顷土地。这个农场历史悠久,1850年建成,当时主要是养马,一战后开始养羊和种植水果,之后从事乳制品和奶酪加工。二战后这里被另一家公司收购,2015年后被今天的老板买断,养殖种植加工全面推进,目前有山羊1000多只,绵羊1000多只,种植黑莓等水果,制作奶酪等。
站在农场门口,眼前是望不尽的金色大地,还没有枯落完的树林,野草点缀着一些绿色。
牧羊犬跑前跑后,不时到主人身边讨巧。农场主人介绍,绵羊抗寒性强,初冬季节可以在野外圈养,山羊则在羊棚喂养。农场中每天山羊的产奶量可达700升,绵羊可达500升,在这里全部用于奶酪加工。他们与中国有缘,他们农场在上海进博会上与中方一家公司签订了羊肉和奶酪分销合同。
奶酪是欧洲人喜爱的食品。工作人员为我们展示冷却、加热、压缩、搅拌、成型、储藏等多个程序,这一过程有点像中国传统做豆腐,不同的是还要放置6到9个月后,才可以拿来食用。
这里地处山区,空气、水都很好,加之鲜奶不出场直接加工奶酪,质量更加上乘。主人端出白色的羊奶酪,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一点膻味都没有。
塞尔维亚的初冬,天黑得很早,下午4点多太阳落山、暮色降临。我们赶到最大的养猪企业尤业公司时,天彻底黑了。
该公司的第一代创始人米连科维奇,今年74岁,身体壮实稳重,目光炯炯有神。他说三十多年前,他创办养猪场时只有三五人,规模很小,现在已拥有500多人,养猪、饲料加工、屠宰、肉食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年出栏4万多头。共有3个养殖场。除了养猪外,还养鸡、养牛等,年总产值20亿欧元。
当初为啥要办养猪场?米连科维奇说,他开始做农机生意,生意不好就转行了。他看重消费市场的巨大需求。他说,先开店,肉卖完了,再扩大养殖,饲料又有需求,再扩大,企业规模是一步步扩大的。同时,他抓住机会兼并了几家经营不善的小企业,让失业的人有饭吃、有活干,渐渐成为了大企业。他是个农民,上学又不多,就知道养好猪,卖好肉。请他用简单的话总结成功的经验,他说,一个人一辈子就干一件事,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