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6 16:07 浏览量:1819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日前,在“2019中国中药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中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鸿茅药业、鸿茅药业副总裁分别荣获“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和“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年度人物奖”荣誉称号。有媒体联系奖项主办方中国中药协会,询问鸿茅药酒获得该奖项是否有标准可循。中国中药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回应称,肯定有标准,也有评的依据,但不方便透露。同时该工作人员强调,“这是我们行业内的事,过去是过去,我们评的是当下和公司的将来。不要盯着人家的过去不放”。
鸿茅药业获奖是黑色幽默?
在发布会上,据鸿茅药业副总裁鲍东奇介绍,近年来,公司以“用最好的中药,做最好的药酒”为宗旨,以“药酒现代化、标准化”为目标,参照欧盟标准,建立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从道地药材和基酒源头开始到终端,出厂的每一瓶鸿茅药酒,质检项目指标达到621项,企业内控标准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达到200多项;在国家以及全国各省的历年飞行检查、产品抽验中,鸿茅药酒始终保持着完全合格的记录。去年以来,鸿茅药业发起实施了健康扶贫筑爱行动、教育扶贫圆梦行动、环卫工人关爱行动、药酒文化节、家庭关爱“微孝行动”等一系列公益项目,在全国各地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详细】
受“跨省追捕”、多次违法和涉嫌夸大宣传等事件的影响,2018年鸿茅药业的社会评价可谓是跌入了谷底。但恰恰是在这一年,鸿茅药业却荣获“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奖”。名与实之间反差如此之大,不禁让人怀疑,该奖项的评委是否在故意展现其黑色幽默?“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奖”意味着,获此殊荣的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可以堪称楷模。既然属于社会责任方面的奖项,那么社会反应理应成为重要衡量指标,否则就会名不符实。假如一家企业的社会反应很差,评委仍然向这家企业颁发该奖项,则说明评选方式要么过于主观武断,要么另有隐情。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此前鸿茅药业所获得的负面评价要远远大于其获得的正面评价。【详细】
鸿茅药业获奖的依据为何不能透露?
假如仅看部分指标,鸿茅药业当然存在值得肯定的地方。从鸿茅药业副总裁鲍某当天的获奖发言来看,2018年该企业在标准化建设、质量与创新、精准扶贫、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确有所建树,履行了一定的社会责任。然而,衡量一家企业不能仅看好的一面,无视不好的另一面。假如用这种方式衡量企业,即使声誉再差的企业,也可能因为存在一些长处而得到相应奖项;假如评奖可以偏听一面之词,不加全面衡量,任何奖项都可能被随意操控。【详细】
2018年鸿茅药业一度因跨省抓人而陷入舆论漩涡,将其评为“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依据在哪里,标准是什么?到底有什么不便透露?面对全社会关注的一起重大事件,中药协必须拿出扎扎实实的依据和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方能化解舆论质疑。尤其是要明白,一家企业是否履行了社会责任,是否有资格被评为社会责任明星企业,从来不是“行业内的事”。【详细】
企业口碑翻身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有报道显示,过去10年间,鸿茅药酒曾被通报违法2630次,相当于每个月收到22次通报,其中被暂停销售数十次。而鸿茅药业副总裁鲍东奇却在获奖发布会上称,“在国家以及全国各省的历年飞行检查、产品抽验中,鸿茅药酒始终保持着完全合格的记录”。面对这样一家企业,中药协想跳过其污点而“展望其未来”,令人费解。当然我们理解中药协的“护犊子”之心,但如此公然刺激公众情绪的做法,其实是一种“高级黑”。不但不会挽回鸿茅药酒在公众心中的信誉度和企业形象,反而加深了公众对其的厌恶感。【详细】
鸿茅药业想扭转社会声誉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重塑形象要一蹴而就并不容易,或许需要经历艰苦努力的过程。重塑口碑较为合理的步骤恐怕应是,先斩断不良做法的尾巴,再壮实诚信经营的身体,然后才有资格去争取更大荣誉,这样的治理思路,或许才是鸿茅药业翻身仗的正确打法。【详细】
微言大义:
@叶檀财金微博:鸿茅药酒得奖了,还是社会责任奖,膜拜一下先。
@cruise-海谷:自娱自乐,玩得挺嗨。
@司徒斓曦:你们高兴就好……
@一江花辞树:跨省抓捕真公益,责任药企好良心。
@叶落风寻丶:不要盯着过去看,要向QIAN看。
@王才亮律师:凡是评奖标准不敢公开的评奖活动都是暗箱操作,耍流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鸿茅药业获奖的消息不出意料地引发了轩然大波,在网络上受到几乎一边倒的质疑。对于给鸿茅药业评奖的中药协来说,躲是躲不过去了,不妨站出来老老实实地给公众一个交代,这是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一个澄清事实的好机会。如果评奖标准过硬、评奖过程公正,又有什么不好公开的呢?这样与公众直面交流的宝贵机会,理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