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要闻 > 正文

我国制备稀少糖技术取得新进展

2019-11-19 09:08   浏览量:25437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讯  日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在构建食品安全蛋白表达系统制备稀少糖方面取得进展。这一研究为D-阿洛酮糖食品安全的低成本制备奠定了基础。

  D-阿洛酮糖是一种接近零热量的稀少糖,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几乎无影响,但具有蔗糖的口感,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定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最近,美国甜味剂供应商推出的一款新产品,由阿洛酮糖、甜菊糖苷以及罗汉果苷复配而成,新品仅有0.2千卡/克的热量,符合清洁标签及减糖理念。然而,D-阿洛酮糖转化合成关键酶,主要采用大肠杆菌(E. coli)作为表达宿主,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迫切需要开发高效食品级安全表达系统制备糖酶。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媛霞带领的功能糖与天然活性物质研究团队,以食品级谷氨酸棒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同工酶串联组合表达策略构建生产菌株,所获得的糖酶酶活力提高了约20倍。同时设计和构建了基于双酶偶联转化蔗糖制备阿洛酮糖的绿色工艺,酶固定循环转化重复使用30次,酶活仍保持80%以上,为D-阿洛酮糖食品安全的低成本制备奠定了基础。

  这一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促会基金资助,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相关成果已发表。(来源:中国科学院)

分享到:

上一篇:生产中如何选择甜味剂?
下一篇:植物来源的增稠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