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综合 > 正文

掌控好自己的“猪坚强”

2019-11-13 15:00   浏览量:17241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最近,涨势稍显消停的猪肉价格又开始继续扬,成为了公众热议的话题。今年初以来,非洲猪瘟等诸多因素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的不良影响逐渐显现。业内专家认为,导致近期猪肉价格上涨的关键,还是生猪存栏的大幅下降,目前非洲猪瘟对消费影响逐渐减弱,但天气转凉,又导致了猪肉消费需求的回暖,加深了生猪的供需矛盾,猪肉价格上涨也就不足为奇。由此,如何应对产业的“周期病”,掌控好自己的“猪坚强”,也成为中国肉类产业乃至整个农畜产品产业都需要面对的拷问。

  非洲猪瘟带来了行业的“视角差”。非洲猪瘟传入我国是今年初的事情。但是,从监管部门到养殖户把心思都放到了猪瘟对于猪肉产品安全的影响上,而对猪肉供应的影响缺少足够关注。与此同时,非洲猪瘟从境外到国内,从传闻到新闻,从小疫到大害,都有一个延迟传递的过程,这个过程加剧了行业“视角差”的倾斜。

  这个“视角差”带来了养殖户的“错研判”。面临非洲猪瘟疫情的困扰,众多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状态的养殖户对于未来养殖数量的控制非常严格,怕出现疫情后竹篮打水,所以没有及时补栏。再加上去年猪肉行情不是很好,很多养殖户养殖场都主动减产,就导致了今年生猪供应量周期性减产,导致猪肉供应量偏少。

  应该说,生猪供需的“视角差”和“错研判”的背后是中国农牧业“小、散、乱”的短板。只要这个短板存在,中国农牧产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就有所欠缺。要补上这个短板,需要从政府到农牧民多方面的努力。而修补短板的时间肯定要长于市场风险发生的周期。认识到这个现实,行业就不应该以过于“居高临下”的态度和“一蹴而就”的方式,来寻求解决猪肉供需失衡的问题。而是应该面对现实,以贴近产业和市场的手段,缓解猪肉异常涨价带给市场的负面影响。

  起码对于猪肉价格异动这件事,行业可以做以下三件事:

  一是要建立良性的市场研判机制。在农畜产品的供应上,要有正确的市场研判。作为掌握优质专业资源的农畜产品监管部门,可以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与价格部门对接,对市场价格异动及时监测,及早研究,尽快发现影响市场正确的原因,出台有效的对策。其实,在现有体制下,只要这个团队运行起来,监管部门做出准确的决策并不难。

  二是要打通良性的信息传导路径。作为养殖户,正确的信息研判的前提是良好的信息传导。把真实的信息和有效的决策从办公室传递到养殖场,这个距离很远也很近,这个时间很短也很长。而这个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市场的变化。在已经进入5G的信息时代,只要最前端的监管者上了心,让养殖户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应时而动并不难。

  三是要维护良性的公众舆论环境。深究近期猪肉涨价的原因,炒作是其中之一。在舆情不断炒作的状态下,猪肉涨价变得理直气壮。而现在网络上、舆情中,对于猪肉涨价的过度渲染和不靠谱评论依然存在。把舆情管起来,传递正确真实的市场信息,切断炒作的源头,只要运行好政府部门的联动机制,打造猪肉市场的好环境并不难。

  农业农村部近日表示,生猪养殖需要一定周期,短期内恢复产能不大现实,同时,消费市场即将迎来年底沉痛消费旺季,居民消费需求有所上升。明年元旦、春节前,猪肉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走势。针对此次猪肉价格上涨,政府部门在采取多项补救措施的同时,也把真实的市场走势公之于众。让养殖户有了谱,让消费者定了心。需要提示的是,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养殖户也要准确解读。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稳定猪肉价格、保障猪肉供给事关民生大计,相信在从监管者到养殖户齐心协力的作为下,中国一定会掌控好自己的“猪坚强”。

分享到:

上一篇:食事微评
下一篇:蔬菜颜色不同 营养价值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