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4 08:56 浏览量:29075 来源:中国新闻网
题:商都上海:夜间经济丰富多元开启消费“新引擎”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有两个高楼下的“夜市”,不到300米的长度却汇集了花市、休闲区、市集、演艺舞台、绿动活动区等丰富的活动及消费空间。
不同于过去的夜市,新天地湖滨路活力街区主打“新潮文化”夜经济,而另一条安义夜巷则引入时装秀、文创集市、艺术表演、健身休闲等项目,希望打造成为城市文化展示地。
“原以为分时段步行街只会吸引一些周边的本地市民参与,但是在实际开放过程中我们发现参观人数远远大于预期,不仅有很多附近游玩的市民,也有很多外国游客的加入。”负责活力街区项目的瑞安房产与中国新天地执行董事张斌说道。
随着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十条政策”,围绕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上海积极推动“晚7点至次日6点”的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过去因为卫生、扰民等问题而退出历史舞台的上海小吃街,经过整改后也重新回到人们身边。“以前这里街道太乱了,吃个饭要挤来挤去挤半天,现在街道明亮了,吃的也放心”,亲历了昌里路美食街整改的居民黄振辉告诉记者。
锦江乐园夜市今年引进了78家摊位200余种美食,推出了“让食客足不出沪,吃遍全国各地小吃”的口号。锦江乐园夜市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上海第一个严格意义上规范管理的夜市”,锦江乐园夜市统一办理小餐饮备案,设立专门的粗加工区,配备冷库和储藏室,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除了饮食,文化也在逐渐融入上海夜间经济。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上海借鉴伦敦、纽约等城市的夜间市长制度,建立了各区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两者合作统筹协调夜间经济发展。据了解,目前上海市共任命15位夜间区长、85位夜生活首席执行官。
上海市首位夜间区长、黄浦区副区长陈卓夫表示:“夜间经济本身最终是一个市场经济。最明白的是企业而不是政府,要搞活夜间经济,企业是主体,而政府要做的是包容审慎的监管和服务。做好放开发展和规范引导管理并重,政府要打造的是适当的夜经济环境。”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让上海的夜间经济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作为首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中国新天地太平桥项目总经理李振辉表示,希望能创造一个夜晚版的“文化及社交目的地”,让新天地的夜晚更加有趣、丰富和多元。据介绍,上海新天地每年会举办超过190场的国际高层次文化艺术活动,其中近一半是为夜经济量身打造的。
24小时影院也在夜间经济中大放异彩。前不久上映的《双子杀手》在零点场表现抢眼,上座率超过了40%,远高于全国影院的平均上座率12.5%。大光明电影值班经理席时勇表示,在开设跨零点场次初期,大光明实行了19.9元的价格促销策略,吸引了一定人气;促销期过后,又赶上《哪吒之魔童降世》《烈火英雄》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上映,激发了一部分观众的观影热情。
此外,24小时书店、博物馆夜游、夜跑滨江、夜间野生动物园、24小时公园、灯光秀、烟花节等丰富的夜间文化娱乐活动,大大地促进了上海夜间经济的发展。
夜间公共服务和管理是保障夜间消费最重要的一环。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显示,限制游客夜间体验的因素中,受访者担心安全问题占比49.4%,夜间交通不便占比25.8%。为此上海市公安局出台相应政策,扩容停车资源、推行智慧安保、强化夜间治安,充分保障夜间安全;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申通集团也积极推动13号线在周五及周六实施区段延时运营。
在新政策支持下,上海饮食文化、艺术文化、社交文化等内容相互叠加,让这座不夜城在繁华的国际范背后,展现了独有的文化沉积和温暖的烟火气。对于许多超负荷工作的白领们来说,下班后的时间作为他们唯一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上海丰富的夜间活动保障了他们的社交、消费和精神需求。
目前的夜间经济,还只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华源表示,“下一步上海将继续以发展夜间经济为契机,加强夜间经济整体规划布局、打造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模式。” (作者 周卓傲)
上一篇:安徽将培育壮大7大乡村产业
下一篇:网络谣言“老三样”呈现视觉化传播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