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要闻 > 正文

上海大闸蟹良种覆盖率达六成,未来瞄准“绿色蟹”

2019-11-04 08:48   浏览量:21821     来源:上观新闻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大闸蟹上市时节。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教授带队培育的“江海21”新品种在全国推广成效显著,已进入16个省区市的湖泊池塘。其中,上海成蟹养殖的“江海21”良种覆盖率达到六成,崇明“崇螯清水大闸蟹”、松江“黄浦江大闸蟹”凭借良种和生态养殖优势,正在逐步打响品牌。

  “在市农业农村委指导下,上海河蟹产业近年来实施‘三品’战略,抓好品种、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上海海洋大学高级工程师、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优质蟹种组组长王春说,下一步,上海河蟹产业可瞄准“绿色大闸蟹”这个目标,要求养殖全程和生产资料都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率先推出全国首批“绿色大闸蟹”,让消费者吃到更安全、更美味的蟹。

  均价下跌,优质蟹价格依然坚挺

  据王春介绍,上海成蟹养殖面积现有1.5万亩左右,近年来每年养殖成蟹约1500吨、扣蟹(纽扣般大小的蟹苗)8000多吨。成蟹养殖主要分布在崇明、松江、青浦、宝山、金山、浦东、奉贤等7个区,扣蟹苗培育主要在崇明、松江和青浦。其中,崇明养殖面积最大,年产量占全市总产量八成。

  今年,全国河蟹销售市场的一大特点是价格走低,较去年下跌15%—30%。“一些地方三两雄蟹每斤才卖十几元,我估计养殖户的本钱都难收回。”王春分析说,价格大跌的原因之一是今年河蟹总产量有所上升。一方面,近年来河蟹养殖的收益比其他水产种类好,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者进入这个产业;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大力推动河蟹养殖。第二个原因是今年河蟹主产区的天气普遍不错,没有出现大冷大热的极端气候,致使各地河蟹长势很好,产量增加。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年中秋节比较早,一些地方的养殖户提早开捕,想应节销售。但今年中秋前后气温较高,河蟹尚未完全成熟,造成喜欢尝鲜的消费者没有很好体验到美味,影响了他们后续购买的欲望。

  尽管均价下跌,但今年优质大闸蟹的价格依然坚挺。上海大闸蟹开捕的时间普遍较晚,蟹的品质就有保证。这表明,上海以及其他省市要做大做强大闸蟹产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注重品种、品质和品牌。

  上海扣蟹良种覆盖率有待提升

  “三品”之首是品种。2016年2月,由上海海洋大学等7家单位联合申报、王成辉教授制定育种技术路线的“江海21”经农业部审定,成为水产新品种。这个品种使大闸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长江原种特征更为清晰,具有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形态性状好等特点,被誉为河蟹中的“大长腿”。

  王成辉告诉记者,我国河蟹育种起步晚,目前新品种只有5个。其中,长江水系有4个:“长江1号”“长江2号”“诺亚1号”和“江海21”;辽河水系有1个,名为“光合1号”。经过3年多推广,“江海21”蟹苗年产量约为20吨,成品蟹已在全国16个省区市养殖,年养殖面积达30多万亩。

  在长三角,上海海洋大学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把“江海21”带到通州湾、苏州东山、芜湖繁昌等地,提升了当地大闸蟹产业的品质。在云南德宏、四川开江、贵州遵义等地,这一河蟹新品种在上海农业扶贫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今年首次培育出优质的“江海21”扣蟹苗种,打破了“湖北、湖南不能培育扣蟹”的禁忌。这批蟹苗在稻田里长大,成为当地稻蟹共作模式的首选蟹种。

  在上海,成蟹养殖的“江海21”良种覆盖率现为60%左右,而扣蟹的良种覆盖率还比较低,亟待提升。上海的扣蟹养殖主要在崇明,面积约5万亩,品种良莠不齐。

  为建设崇明生态岛,政府部门要求当地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对扣蟹养殖业的影响较大。王春认为这是好事,可借此机会规范崇明的扣蟹产业,提高良种覆盖率。“我们建议政府部门实施‘331工程’,扶持3家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建设3个扣蟹产业园,提升1个优良品种‘江海21’的覆盖率。扣蟹产业园建设有助于规范扣蟹的生产过程,提高扣蟹质量,明晰扣蟹的种质种源,还能确保产业绿色发展。”

  新品种成果转化经历“三部曲”

  在沪研河蟹新品种的推广过程中,技术转移服务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海洋大学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炯华介绍,“江海21”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经历了“三部曲”。

  早在2016年1月,即“江海21”被农业部审定为水产新品种前一个月,上海海洋大学就启动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安排发明团队到上海市农业产权交易所进行项目路演。上海海洋大学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农业产权交易所联合举办成果转化推介会后,走上了挂牌交易之路。2017年1月,“江海21”在市农业产权交易所挂牌,有3家企业摘牌,交易额总计178万元。上海海洋大学授权3家企业各为期5年的使用许可,为江苏水产苗种培育企业指导“江海21”蟹苗繁育,为上海一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江苏一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指导“江海21”扣蟹养殖。

  为打开水产新品种的消费端市场,上海海洋大学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得知苏州西风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打造一个大闸蟹品牌后,与后者对接洽谈,并对其进行了尽职调查。去年3月,上海海洋大学与这家苏州企业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后者获得“江海21”品牌的电商独家销售权。合同金额为1500万元,创下了国内水产品种转让的最高价。

  “随着新品种知名度的提升、资本的进入,我们觉得采取普通许可、成果有多个使用人这种模式,会影响‘江海21’的产业化发展,所以想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吴炯华说。为此,校方提前终止了3家企业的普通许可。经过多次对接洽谈,上海海洋大学今年1月将“‘江海21’种源生产与使用权”许可给上海福岁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份10年排他使用许可合同,有望在“江海21”大规模推广过程中,严格确保种源的质量。

  “绿色养殖”将成为产业主流

  优秀品种与生态养殖相结合,就能提升大闸蟹的品质。在崇明新河镇进化村,王春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发出“景观化河蟹生态养殖模式”。进化村的一隅绿树成荫,水面清澈,倒映出斑驳的树影,岸边还有几栋红瓦白房,风景如画。河蟹池塘为何这么“宜居”?原来,他们在池塘里种了沉水、挺水、漂浮等多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效果很好。那里养出的大闸蟹,腹部洁白,肉鲜、膏肥、黄多,是“崇螯清水大闸蟹”中的佼佼者。

  生态养殖并不是河蟹养殖的终点,如今,上海大闸蟹养殖的绿色化进程已经启动。在市农业农村委指导下,金山枫泾一家企业生产的虾蟹饲料今年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具有河蟹绿色配合饲料生产资格的企业,产品已用于崇明河蟹养殖。王春说,上海河蟹产业正在成蟹养殖、扣蟹培育阶段推广使用绿色配合饲料,从源头到终端的河蟹绿色品质追溯系统预计不久后建成。届时,“绿色养殖”将成为这个产业的主流,进一步提升大闸蟹的食用安全性和品质。

  “在抓好品种、提升品质的基础上,上海需要扩大崇明、松江等地大闸蟹品牌的知名度。”吴炯华说,上海海洋大学发起的全国河蟹大赛每年举办一届,为全国各地打响河蟹品牌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专业、公正的评比,让业内人士和公众了解哪些地方出好蟹、哪家企业养出了优质蟹。
 

分享到:

上一篇:江门集中销毁逾3000公斤问题食品,货值金额约16万元
下一篇:新疆“产购储加销”联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