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 09:17 浏览量:24083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1、多部门出台措施支持生猪生产发展
近期,猪肉供给和价格问题受到社会关注。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要从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加强生猪产销监测、完善市场调控机制等方面稳定当前生猪生产;从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带动中小养猪场(户)发展、推动生猪生产科技进步等方面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从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从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变革传统生猪调运方式等方面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通过以上措施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增强猪肉供应保障能力。
9月8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出台17条政策措施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目前各项政策措施正在落实,多数已经落地。
点评:猪肉市场供应有望稳定和恢复
养猪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主要的肉食品之一。如何保障居民吃得起猪肉,成为去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家相关部门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关意见及措施的出台将极大促进生猪生产,进一步保障猪肉供给。随着各项政策措施和扶持政策的落地生效,生猪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开始恢复,猪肉市场供应有望逐步稳定和恢复。专家预计,今年四季度我国生猪产能下降的局面将会得到改善,但短期内猪肉市场供给依然偏紧,预计元旦、春节前猪肉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走势,但随着库存冻肉逐步出库、禽肉等畜产品供应增加,畜产品供应总体有保障。
2、全国政协召开“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
9月6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围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协商交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
60多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大家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部门工作机制不完善、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升等问题。
点评:让农产品质量安全真正落地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和2016年《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的相继出台,推动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全国政协此次的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作为协商交流重点,体现了社会各方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
委员们提出的各项意见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建设性。比如,“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智慧监管能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共享,早日搭建起统一开放、共享共用、通查通识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更是站在了食品科技的前沿,实现从产品生产源头到上市的有效管控。
3、14个部门联合开展2019年全国“质量月”活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4个部门,以“共创中国质量 建设质量强国”为主题,于9月共同部署开展2019年全国“质量月”活动。
今年“质量月”活动回顾了新中国质量发展的辉煌成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广泛动员各部门、各行业、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进一步激发质量创新动力,释放质量提升活力,共同推动质量强国建设事业。
点评:“质量第一”意识永不过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把质量发展摆在战略位置来抓,采取一系列推动质量提升的重大政策措施,使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一项重要的群众性活动,我国“质量月”活动持续开展多年,已经形成了相关政府部门统一部署、以企业为主力军、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月”活动模式。“质量月”活动在促进全社会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推动我国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4、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五次年会举办
8月30日—9月1日,主题为“中国:世界的乳业”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五次年会暨2019年中国(国际)乳业技术博览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来自国内外乳制品生产企业、相关服务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的企业家、专家、管理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来自世界乳业发达国家的行业代表、企业家、科学家等近500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乳业人向世界传递来自中国的力量和强音。此次年会的议题既突出了延伸全产业链,又体现了科技创新;既关注行业热点,又聚焦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话题。同时,在全球乳业一体化的形势下,大会更加突出国际化。
作为年会的重要内容,2019年中国(国际)乳业技术博览会同期在河北石家庄正定举办。此次博览会规模创新高,展示内容更丰富,展商来自10余个国家,更加国际化。
点评:乳业用实力迎来全面振兴
70年来,我国乳品产量实现连续跨越三个千万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跨越,国内大型龙头企业的奶源指标、工艺技术、产品品质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实现了跨越和反超,国产奶粉迎来全面振兴时代。奶畜饲养、乳制品加工、乳制品产量、品种结构、质量标准、消费市场等方面,都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乳制品工业已成为食品行业中国际融合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逐步实现了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市场的战略目标。
目前,我国乳业进入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应尽快进行转型升级,改变发展模式,优化产品结构,发展纵向与横向联合,加强国际合作,走出一条中国乳业持续稳定发展之路。包括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号召,支持乳品企业走出国门,大力发展线上销售等。
5、第十九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京召开
9月11—12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北京召开。今年大会收到的企业报送的创新产品总数较去年增长了8.4%,显示出整个方便食品行业创新的加速与多元化发展。
数据显示,2018年,方便食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940亿元,较上年增长5.2%,比全国食品制造业7.26%的增速低2.06个百分点;方便食品制造业利润总额214亿元,利润增速14.4%,比全国食品制造业6.07%的增速高8.33个百分点。
点评:坚定地走健康转型与价值提升之路
植根于传统中华文化且具有深厚地方气息的方便食品,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正凸显出更加实惠、贴近家庭、地方风味特色浓郁等特征。部分产品已经向餐饮业进军,走进高铁餐厅。产业产值增速的“低”与利润增速的“高”,清晰地勾勒出方便食品在健康转型与价值提升之路上的阶段性成果及某种程度的行业共识。
会议认为,在经历了2018—2019年企业对未来竞争模式与发展路径的探索与“试错”期后,各大方便食品企业将在2020年做出相对清晰的定位选择,方便食品将迎来更加美味、健康的明天。
6、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指导意见
为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含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按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防止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9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对生产加工的食品应当制定产品标准或者确定产品配方,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规定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
点评:有序、规范发展才是硬道理
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在内的20余个类别的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发展,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但也要看到,多种类的食品添加剂由于领域广、功能多等因素,在应用中也存在着违规超量、超范围使用等问题。
《意见》的出台将使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更加规范、有序。当然,公众也应该更科学地认知食品添加剂,而不是一味地听信谣言。
7、第14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11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举办
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导全国及亚太地区营养科学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9月20—22日,由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健委食品司指导的第14届全国营养大会暨第11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会议提出,随着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推进,着眼长远,关注国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营养健康,正在将营养融入所有领域,“医生—食品科学与食品产业—消费者”的营养健康食品消费指导模式也愈发受到关注。
论坛上,来自全国31个省市营养学会的代表联合发起“合理膳食 我行动”的倡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代表中国营养界全体营养科技工作者宣读了《聚营养科学之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倡议书》,表达了全国营养界众志成城、落实合理膳食行动的决心和信心。2019健康中国行动营养行业领袖峰会同期召开。
点评:营养将更深入地渗透到食品全产业链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障食品供应、满足食物生产自给自足方面做出巨大努力,也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果。人们已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迈进。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我国居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呈高发态势。堪忧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由此,也倒逼食品产业向营养健康转型,激发食品企业生产出营养健康的产品。
未来,随着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推进,国家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营养将更深入地渗透到食品全产业链中。
8、盒马鲜生销毁临期食品引热议
9月初,盒马鲜生销毁临期食品的新闻引发热议,其中持“浪费”论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理由是国内许多地方仍然不富裕,即便是都市也有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压力,东西还能吃却扔掉确实很可惜,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也有不少人表示理解商家的做法,站在企业的立场,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销毁是最安全、成本最低的做法;反之,如果不及时处理,还会出现许多不可预估的后果。
盒马也给出了“左右为难”的回复。据报道,盒马鲜生曾因为被查到更换某些水果蔬菜的标签而被投诉。而后盒马鲜生痛定思痛,对临期食品的管理越来越严格。
点评:减少食物浪费要用上新思维
如何处理临期食品是个难题。据统计,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价值达上万亿美元,重量超过13亿吨,而临期食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背后,是对临期食品处置方式、处置时间节点的争议与“论战”。这就需要有关方面出台相应的免责措施,厘清风险责任和食品安全界限,鼓励商家让临期食品有更好的归宿,做出更有价值的安排。
同时,商超企业应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各类食品的潜在消费群体预先分析研判,力争实现供销两旺、产销平衡,减少和力避食品滞销情况发生。此外,企业还应多利用现代保鲜技术手段延长食品保质期。对于临期食品的处置,应在保障食品安全和减少浪费之间达到有效平衡。
9、中盐股份增资加速提升市场竞争力
9月19日,中国盐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盐股份)增资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举行。此次会议上公布,中盐股份目前已完成混改项目的资产重组工作和产权交易所挂牌、摘牌、遴选、投资者二次报价、增资协议谈判工作,引入投资者13家,总投资额30.6亿元。
自2017年1月1日起,盐业体制改革正式实施,放开食盐价格,放开了食盐生产批发区域限制,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食盐行业进入竞争时代。
点评:混改增资重塑盐业新生态
自古以来,盐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商品。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盐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盐的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但盐资源无序开采、盐产能相对过剩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盐业发展。
“破”与“立”,是盐企在改革之路上苦苦求索的,此次混改增资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通过此次混改,中盐股份引入了民营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各类资本优势聚集必将激发中盐股份活力,这对传统国有盐业企业深化改革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也会进一步加快释放盐业市场活力,加快推动盐业形成新格局,重塑新生态。
10、多部委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
9月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的通知》,明确了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及分工、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以及组织协调机制、专项整治方案、督导检查方案、新闻宣传方案等具体安排。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14个部门组成的联合行动工作组。
这次联合行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重点整治4方面突出问题。一是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二是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严肃查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和违规销售问题。三是解决学校及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和食品安全问题。四是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点解决蔬菜、禽蛋、猪肉、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药、兽药添加禁用成分问题。
点评: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需“真刀真枪”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今年以来,随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等文件的落地,我国食品安全向纵深落实。而此次国家多部委联动,开展食品安全整治行动,打出组合拳,既可以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又可以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及时把行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化下来,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的矛盾。有了政府站台,真刀真枪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相信食品安全的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
中国食品报社新闻采编中心、传播推广中心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