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5 09:48 浏览量:21470 来源:人民网
十月粮丰产,酒香飘四方。随着印江自治县首届酒业博览会在古镇开幕,以木黄酒业为代表的印江白酒产业走向规模化发展。新整合的多家酒企,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白酒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产业百花齐放。
印江小云工业园区,厂房林立,机械轰鸣。在冯台酒厂生产车间的白酒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们次第排开,洗瓶、装酒、压盖、包装.....各环节生产忙而有序。
“以前在外面打工,离家远,不方便。现在小云工业园区酒厂办起了,我在包装车间上班,每月工资五千元多元,一年下来有六万多,很满意。”今年61岁的王志学家有7口人,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7年开始就在冯台酒厂上班,稳定的收入让他摘掉了头上的“贫困帽”。
印江酒企业的发展不仅惠及了贫困户,也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增收。家住在县城的田晨曦每天坐公交车到冯台酒厂上班。她说,上班工资按计件算,比较自由,一个月有4000多元,拿工资的同时还能兼顾家庭,这让她很有成就感。
木黄酒业旗下的冯台酒,占地1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酱香瓶装白酒,年产量600吨,酿酒的原材料主要取材于当地,而产品销售渠道已走上订单方式。
“我们木黄酒有千多年的历史,红二六军团在这里会师后,知名度得到提升。”印江木黄酒业冯台分公司总经理介绍,目前木黄酒已打入全国市场,去年木黄酒冯台分公司产值突破千万元,近期合同已签到五千多万元。下一步,将把这个高粱、麦子基地扩大,带动全县种粮户增收致富。
“我们木黄酒,当年红军会师的时候喝过。这个酒经过蒸、煮、发酵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我们用心用情酿造,让这个酒走出印江,飘香全国。”印江木黄酒业梵台酿酒师黄家林,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酿好每一个滴酒,对木黄酒业酒品充满自信。
史料记载,1934年夏,贺龙、夏曦、关向应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入黔东,建立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同年10月,由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抵达木黄镇,与红三军(会师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胜利会师。木黄会师是红二、六军团两军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转折点和里程碑,也为木黄酒业发展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内涵。
“发扬红军精神,不忘初心三十年如一日坚持酿好木黄酒。”印江木黄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成华说,将红军长征精神融入到木黄酒业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酿造环节,红色文化助推木黄酒业的崛起,为印江白酒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在“红军酒”名片的感召下,各酒企纷纷抱团发展,品牌越做越响,知名度越做越高,不断吸引外地客商前来考察洽谈。
“我们团队这次特别从广东过来考察梵鼎,考察木黄酒业这个品牌,好山好水酿好酒。我们有信心和决心与他们达成合作,将这样的好酒销往全国。”酒博会期间,广州星梦工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在梵鼎酒厂考察时说道。
文化为酒之魂。印江以红色文化、书法文化和长寿文化为载体,用好梵净山生态资源,做大做强白酒产业。自2017年以来,印江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围绕“基地品牌化、企业品牌化、产品品牌化”战略,出台了《印江自治县白酒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方案》,启动白酒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品类繁多酒企业整合,像梵台、冯台、梵鼎等20多家酒企并入木黄酒业旗下,统一“木黄酒”品牌,走上抱团发展之路,不断推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促酒飘香省内外。
据了解,印江注重木黄酒业品牌生命力,花150万元重新注册贵州木黄酒商标,重塑地方品牌,着力培育建设年产上万吨的“基地+工厂+再生资源利用”的白酒全产业链,打造铜仁中高端白酒生产基地,带动群众增收,巩固脱贫成果。目前,木黄酒年产白酒1300吨,产值1.3亿元,带动1000多人就业。(王忠波 谢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