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2 08:41 浏览量:16550 来源:中国农村网
农村电商再次迎来系列重磅政策利好。今年8月份,全国215个县入围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今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首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河南省光山县扶贫工作时强调,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紧接着,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支持推进网络扶贫项目的通知》,明确提出了要扎实推进农村电商,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支持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的要求和指示。
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电子商务行业分院副院长、商务部研究院电商专家李建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我国农村电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走过一些弯路,陷入一些误区。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对农村电商近五年的发展做阶段性总结,找出农村电商应避免的误区和突破的难关,推动农村电商再上一层楼,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夯实“数字乡村”发展的基础。
农村电商应避免五大误区
中国经济时报:综合近五年发展现状来看,你认为,我国农村电商应避免哪些发展误区?
李建华:第一个应该避免的误区是“对电子商务认识不清,认识不透,等同于网购”。部分地方领导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甚至把电子商务等同于“淘宝”和“京东”。实际上,电商已不局限于“基于网络交易”的范畴,而是成为以信息、知识、技术为主导要素,优化重组生产、消费、流通全过程,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的新型经济活动,俨然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第二个应该避免的误区是“以传统招商引资的理念去发展电子商务”。部分地方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往往沿袭工业时代“招商引资”的理念和思路去发展电子商务,认为电商像传统的装备制造业一样属于“重资产”运营模式,结果引进电商企业后,发现电子商务企业除物流部分外,大部分属于“轻资产”运营模式,除了短期增加电商销售额外,不可能带来税收的大幅度增加,与当初的想法适得其反。
第三个应该避免的误区是“不扶持本土企业发展,以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有的地方政府发展电子商务,不重视和培育本地电商企业的发展,以为引进电子商务企业就能构建一个生态圈,短期内会给区域经济“输血”和“造血”。而忽略了大部分电商平台在电商寡头的挤压下,盈利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即使企业去地方发展,也是要地方政府的资金补贴和优惠政策来“补血”,增加市场竞争力,短期内不可能为地方政府“输血”,更不要谈为地方经济“造血”。建议地方政府一定要擦亮双眼,要剖析引进电商企业的商业模式,再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否则,就容易造成补贴一结束,合作期限一到,企业就“人去楼空”。
第四个应该避免的误区是“不尊重电商规律”。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至少用3年时间来营造电商发展的氛围,构建电商生态,第4-5年出成绩和成效。目前,全国的电子商务园区至少有过半的园区没有有效地整合当地电商资源,形成产业集聚。也没有形成电子商务发展的体系和生态圈,加上电商的服务功能不完善,空心化现象较严重。
第五个应该避免的误区是“以‘消费电商’而不是‘产业电商’的理念发展电子商务,造成业务失衡”。电子商务从城市发端,延伸到县域,故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大部分借鉴“城市电商”发展的思路,这就容易对当地的商业生态形成冲击。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应该坚持“产业电商”的发展思路,从产业端切入电子商务,推动电商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地方优势和特色产业的有机融合,夯实电商发展的基础,坚持品牌为要的发展思路。
农村电商须提质增效、系统推进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农村电商要想高质量发展,应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发展农村电商?
李建华:首先是从扩大覆盖到提质增效。经过5年多的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支持了1231个示范县,其中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已经全部覆盖,建设了1000多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村服务站点8万多个。但也有个别县急功近利地提出村级站点全覆盖的要求,没有整合已有的站点,重复建设,造成部分没有市场基础的村级站点生命力不强,逐步成为“僵尸网点”;有的县域存在着不同部门支持建设的电商园区或公共服务中心,各自发展且公共服务不到位,沦为面子工程。
这就亟须地方政府转变发展思路,从“数量”的覆盖转到“质量”的提升上面来,加强顶层设计规划,找准疼点。开拓乡村服务站点盈利新模式,统一集采和配送,极大降低服务站点单独采购的成本,释放乡村消费潜力。公共服务中心可以利用企业集聚的优势,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统一与快递公司议价,降低上行成本价格;统一与加工企业进行对接,降低产品加工成本。实现抱团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其次是从能力建设到拓展应用。由于中央财政资金的性质,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中央财政资金必须用于项目建设支出,所以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是示范县建设的重点。靠政府的主导推动,来进行能力建设,包括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培训体系、物流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营销体系和村级服务站体系等在内的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但是设施和体系建设后,要通过市场机制来检验建设的成果,根据市场主体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最大程度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同时,要用实际业务来支撑设施的运营,更要用好、用活这些设施和站点,用出效益,避免能力闲置。
再次是从分散建设到系统推进。有的地方项目建设由不同的运营主体分别推进,造成了农村电商的发展缺乏统筹推进,有的公共服务中心缺乏对乡村服务站点的统筹,造成乡村服务站点缺乏有效的业务支撑,生命力不强;快递物流的分散配送,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所以,地方政府和运营企业完成项目建设后,要探索利益联接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同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资金、物流、产品、培训、服务、品牌等资源,构建电商生态系统,推进本地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
然后是从外部输血到内生造血。地方政府投入资金和力量,进行了资源的整合,确定了工作机制,制定了电商发展的目标、路径和线路图,进行了能力建设,做了农民和企业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情,给本地企业输送了能量。但是政府力量代替不了企业的市场经营,这就需要政府尊重市场规律和电商规律,将“接力棒”交还给市场主体,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电商发展和实现优胜劣汰。
最后是从阶段任务到长效发展。农村电商不应该单纯地靠行政力量推进,政府主导推进只是阶段性任务,要想农村电商可持续长期发展,就需要市场驱动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优势互补、互相支撑和共同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从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际情况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夯实电商发展的基础,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协调各类主体形成合力,挖掘农村电商潜力,加强农村产品的品牌、品质控制和标准体系的建设,探索数据驱动,尊重市场规律。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让农村电商踏上新征程,更好地发挥农村电商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