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农牧 > 正文

打造中国小麦良种仓库 ——山东宁津县良种产业发展一瞥

2019-10-10 09:20   浏览量:18779     来源:农民日报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种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019年8月初,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印发《关于切实抓好政策项目落实落地加快推进国家种子基地建设的通知》,作为农业大省,山东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名单中占据12个席位,约占总数的1/10。

  其中,作为小麦类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山东宁津县光热条件充足,日照时间长,淡水资源丰富,发展良种产业自然优势明显。“全县常年繁育‘济麦22’‘鲁原502’‘良星99’等优质小麦品种,年产小麦良种可供400万亩大田用种。”据宁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荣兴介绍,全县耕地面积84万亩,有良种繁育公司8家、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审及省审小麦品种7个,繁育的小麦良种销往河北、天津、河南、山西、江苏、安徽、陕西等7省市。

  据了解,宁津县种子生产和经营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一直以来,宁津县把良种繁育作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宁津良种产业迅猛发展,“中华麦·宁津种”产业品牌影响力日渐提升。

  一个地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带动,种子企业在宁津良种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升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小麦育种工作,谈到那时的种子市场,他感慨颇深:“没有自己的品种,就没有话语权,市场恶性竞争就难以避免。”

  意识到品种的重要性,刘俊升和他的研发团队开始在各地搜集育种材料,搞起了育种,先后有6个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通过审定。其中,“良星66”因广适性强成为横跨3个生态区的重点推广小麦品种;“良星99”被选为国家小麦新品种审定标准对照品种。良星系列小麦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已达3亿余亩。2010年,全省首家民营农科院——山东良星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成立更为企业的育种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不仅给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鼓起了当地种植户的钱袋子。在保店镇哱罗寨村,64岁制种户刘福生家里的8亩地已经全部用作小麦制种。“以前种普通小麦玉米,每亩收益800元,现在搞小麦制种,每亩收益能达到1200余元。”刘福生告诉记者,以前商品小麦的地头收购价每公斤只有2.3元,公司收购良种小麦每公斤通常在2.8元。自从开始从事小麦制种,一茬种植收益达到1万多元。

  山东德发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东元介绍,哱罗寨村的400亩育种基地作为公司的开放式试验基地,另外1000亩作为公司的制种基地。“小麦制种不同于一般的粮食生产,为了保持小麦收获的纯度、净度、水分等指标,在生长期间对于病虫害防控、除杂等田间管理技术要求格外严格。”

  村里年迈的制种户比比皆是,技术服务给“老年村”的制种产业免去了后顾之忧。每年的病虫害防治和收获时期,公司会统一组织专业合作社进行一喷三防和统一收种,既为年迈的制种户免去了收割装袋和购置仓储设备的麻烦,又解决了农户自行收获带来的混杂问题。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订单制种、加价收购……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和高效化的产业发展模式让小麦制种成为了当地的富民产业。

  收获后的种子,干燥和加工环节是保障制种质量的关键。在宁津,不断完善的机械化设施和农机装备保障了制种“最后一公里”的安全。目前,全县建有种子加工车间4700多平方米,种子晒场1.2万多平方米,仓库8000多平方米,年种子加工能力4万吨以上。

  目前,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公司实行整村推进的订单收购制种模式已在全县覆盖16个村。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围绕小农户有效对接现代农业,通过生产基地带动、合作组织聚合、共建共享等多种方式,全县3万小农户搭上了产业富民的“顺风车”。

  近年来,宁津农业产业规模正在加速扩容。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家,农民合作社404家,家庭农场121家,这些日益壮大的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当地良种繁育产业发展的生力军,辐射带动了良种繁育产业的发展。其中,中大型面粉加工企业13家,日处理小麦4700吨,日产面粉3470吨,年可消化全县及周边县市100多万亩小麦。

  宁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荣兴表示,下一步,宁津县将对种子龙头企业在政策、信贷、科研、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探索种子生产经营政策性保险和风险基金制度,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参与到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中来,推动当地良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宁津已经成为我国小麦良种供应地和集散地,制种产业已惠及当地100多个制种村的1万余种植户,年繁育小麦良种达到4000多万公斤,实现了良种科研、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三方共赢。

分享到:

上一篇:大连将“明厨亮灶”延伸到外卖平台
下一篇:当好粮食“保管员”——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综述